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都要大力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但是市政道路建设与普通的道路建设工程不同,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是从城市道路的红线范围内存在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的同步施工,但是城市交通建设的工期又不允许过长,这就导致了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复杂性非常大,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问题。本文就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特点
1.1地下管线错综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势必会遇到电力、供热、煤气、电信及给水等地下管线,若在不能明确其排布走向及确切位置的前提下进行道路工程施工,则极易挖断地下管线,导致人们日常生活紊乱,延误道路工程施工进程。
1.2工程竣工时间只能提前,不可延后
众所周知,政府出资是市政道路工程得以顺利建设的前提,而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建设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又是社会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加上施工单位所签署的施工合同中,常常明确了工程竣工日期及投人使用日期,因此,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周期普遍存在在严格保证施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只许提前竣工,不许推后竣工的现象。
1.3原材料投资大
市政道路工程的规模越大,其所使用的工程材料也就越繁多。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工程造价中,工程材料约占总工程费用的一半,这就意味合理选材是控制工程耗资的关键。
1.4旧房拆迁量大,且施工场地狭窄
市政道路工程不仅涉及的房屋拆迁量大,遍布大街小巷,而且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其施工场地普遍以狭窄为主。此种施工环境,除了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外,还给施工单位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线型布置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特点,因此,其平面控制点的设计方式往往选取复合导线的布置方式。因为地下管线与地面建筑物的分布错综复杂,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道路工程的定位,所以必须对道路工程测量质量进行严加控制,以规避施工过程中出现地下管线断裂或地面建筑物下沉等问题,并充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市政道路工程的高程控制环节中,线路布置方式及水准点应分别以复合水准线路方式和临时性或永久性水准点为主,例如:对于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多、线路较长且需要进行长时间观察的公路工程,除了应考虑为其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外,还应做好相应标记,为日后的正常使用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况下,高程测量必须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测算、复测以及签证等,且清准度应大于或等于三等才算符合公路工程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严格根据二级复核程序进行规范化测量与测量保护。
2.2原材料质量控制
因为原材料质量是决定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想有效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就不得不重视对工程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一方面,进行原材料采购前,应充分掌握市场信行情,包括;材料类型、质量与价格,材料供应商信誉、供货情况等,然后通过综合比较后方可进行材料选定与采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采购的原材料在进人施工现场或投人使用前,应指派有关检测部门人员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倘若检测结果达不到相关标准,则应放弃使用,另行选购。
2.3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t)使用的混凝土需达到28d,且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应分别达到30MPa--35MPa与4.OMPa-5.OMPa;(2)为了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腐性、耐久性及强韧性等,则须使用标号不低于425号,且使用量大于300kg的单位水泥进行混凝土配比。(3)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对水灰与混凝土落坍度的配比进行实时调整,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骨料类型、级配以及所掺人外加剂的剂量等。(4)选用专业的平板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为了实现振捣均匀且到位的目的,就必须保证振捣时,振动棒与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东西没有丝毫碰触。
2.4路基施工前质重控制
路基是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工作难点,因此,施工单位开展路基施工工作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最大限度提高路基施工质量,以确保道路工程路基的稳固性及耐久性等。
挖除、清理、表层翻松及平整压实路堤原地表是路基填方施工前的重要工作,一般情况下,原填土高度不足80cm的路堤原地表填筑前应以大于或等于95%的压实度进行压实,反之,则以大于或等于85%的压实度进行压实。此外,应对包括填作区、平整区、震压区及检测区在内的基填方工作环节进行流水施工,即:首先,根据松铺系数将每层松铺与路床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分别控制小于30cm和大于8cm的范畴,且填土厚度应高于路基宽度(至少5Ocm);其次,按照相关压实度要求,使用振动压路机(20t)以两边到中间或内测到外侧的顺序进行由慢速到快速的碾压,并将轮迹重叠控制在0.4m-O.5m的范围内;最后,当路基质量满足工程要求及符合相关规章制度,且落实好各项施工记录、验收及签认等工作后,即可实施下一环节的施工计划。
2.5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控制
由于施工人员(包括工程管理者)的质量意识直接与道路工程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要想有效控制或提高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则必须提高或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要求其在实际工作中,时刻将工程质量问题放在首位;同时,工程管理者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管理者的作用,以人文温暖感化工作人员,以调动工作人员工作自觉性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其工作责任感。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份系统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以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实时掌控各施工环节进度。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应重点对以上所提到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外,还应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有效管理施工设备、重点防治过路管沟处周边路面裂缝及加强下管线及排水设施位置处理等。
3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其使用寿命。施工过程中任一环节的疏漏都可能会造成质量隐患。因此,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参与者应该始终要明确其质量责任,规范质量行为,科学合理的进行决策、精心设计与施工,从而保证施工质量,进而最终保障其施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韦世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1.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45-46.
[2]段东阳,李光磊.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市政z程,2015(19):51-52.
[3]王晋强,余少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fJl.交通工程,2015(20):6-66.
论文作者:张清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路基论文; 管线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