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展给农村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论文_苏永强

网络发展给农村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论文_苏永强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柏塘镇柏塘中学 516148

摘 要:网络进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迅速渗透和蔓延到农村区域,给农村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关注对青年一代的德育教育,尤其要重视广大的农村区域的德育教育工作,全面把握农村学生接触网络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更好地推进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 德育 机遇

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到社会各个角落,给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对农村学生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工作,成为了当前教育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的特点,抓住网络带来的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农村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和成效。

一、农村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分析

1.网络环境下的农村德育教育工作更为宽泛和开放。在网络环境之下,农村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借助于迅捷、便利的网络环境进行传播,人们可以通过突破时空限制的网络,获取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掌握更多的德育教育方面的技术,从而扩大农村德育教育工作的范畴,使农村德育教育更为宽泛和开放。

2.网络环境下的农村德育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在网络环境之下,农村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由于网络环境特有的虚拟化的特点,人们在网络之中无等级差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平等、自由、自主的,为此,也使农村德育教育内容增添了新的内容,人们需要拥有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素养,学会网络环境中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且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和提升。

3.网络环境下的农村德育教育形式更为多元化。在网络环境之下,农村德育教育的形式也更为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网络数字化的直观、形象的文字、图片、动画、音像视频等资源,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直观性,呈现出声、光、影于一体的德育教育形态,可以极大地激活师生的德育学习热情,在网络营造的绚丽多姿的氛围和环境之下,更好地开拓德育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4.网络环境下的农村德育教育更为人性化。在网络环境之下,农村德育教育也更加人性化,使师生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和对话,在网络的开放性环境之下更加深入,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可以使教师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情感缺失,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给予学生更多的人间温情和关怀。

二、网络发展环境下农村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1.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网络使用现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网络普及社会各个角落的背景之下,农村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网络社会之中,许多农村学生鉴于家庭经济情况所限,心理上非常渴望接触网络,他们通常会在网吧上网,在网络上进行游戏、娱乐、情感交流、闲聊等,有的也在网络上进行疑难问题的咨询。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网络环境之中,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网络生活里,并充分运用电子教室的交流板块,更好地获悉学生的疑难与困惑,及时交流和对话,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更为和谐、友好师生关系。

2.构建和完善学校的网络农村德育教育体系。在网络发展的形势之下,农村学校要建构网络德育教育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完善网络德育组织机构。要成立专门的网络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德育教育职能部门,包括德育处、年级组、团委及团支部、业余党校、学生社团等,实现对农村网络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2)创建学校德育网站。为了占领农村德育教育的制高点,学校要创建德育网站,净化农村学生的网络环境,开设一定主题的德育教育网站,使学生能够通过绿色上网通道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领略和感受先进的健康文化。(3)创建校园网络德育论坛。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网络即时交互工具,创办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教师要注重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贴近的德育教育主题,如:我热爱的农村热土;亲情体验;强国之策等,让学生在校园网络德育论坛之中各抒己见,树立正确的“三观”观念和意识。鉴于农村经济条件所限,电脑并没有进入到农村每一个家庭之中,为此,无法实现电脑链接之下的家校沟通,然而,手机的快速普及则替代了农村网络德育教育的不足,学校可以利用手机组建QQ群、QQ邮箱,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避免农村学生道德的失落和精神上的危机。

3.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的农村德育教育模式。在网络发展环境之下,农村德育教育还要建构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的农村德育教育模式,要注重对农村学生成才的教育,要基于农村学生的不同个性、兴趣和情感,展开德育教育和评价。在对农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要注重传统美德对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潜在影响,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思想,理解诚实正直、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提升学生的基础文明修养。

参考文献

[1]董国强 运用德育弦论解读“德育为先”理念的本质内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04)。

[2]陈才兵 陈燕萍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江西化工,2010,(01)。

论文作者:苏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网络发展给农村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论文_苏永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