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潮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了解新情况、观察新问题,认识新规律,解放思想,转换观念,打破禁区,探索新办法,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实,做好。
一、在市场经济实践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
有人认为,实行市场经济,只要有钱就行,思想工作不灵了,过时了,可有可无了。这种看法和认识有一定的迷惑力和影响力。在“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年代里,政治工作被看成是第一位的,万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感到物质利益是最实在的,所以有的人利用“权”在捞钱,拜金主义复活了,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象死灰复燃,不正之风屡禁不止……我认为这些恰恰是思想政治工作没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客观上被削弱了的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讲经济效益不行,没有个人物质利益也不行。但是,物质和金钱解决不了人生观和思想道德问题,而人生观和思想道德问题是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的。四项基本原则能否坚持,改革开放能否顺利进行,党的优良传统能否继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都必须思想政治工作作保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思想和行动跟上和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就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所在。
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的体现,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改革上、落实到发展经济上,对于银行来说就是要落实到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和全方位搞好优质服务上。改革必然触及和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打破被人们习惯和认可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旧的规章制度和老套套、老做法,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在日常业务、经营、管理、分配、服务等工作环节中的许多新的认识问题和新的思想问题会越来越多,需要做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观念、制度和经济经验已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形势,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必须深入改革实践中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在当前金融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去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保证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党员领导干部应首先实现自身观念的转换
党的十四大的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升华到一个新高度,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解决思想,从原有的习惯的传统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转换过来。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政干部的共同职责和任务
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章中规定的基层任务之一。可见党务工作者做好思想工作是本职职责,责无旁贷的任务。继党的一元化领导之后,实行行长(主任)负责制,行政管理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将惩权等行政管理权转归行长(主任),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也成为行长的职责、科长的职责。即行政、业务干部的职责。银行的任何思想政治工作脱离改革实践,业务实践、工作实践是毫无意义的。把思想政治工作单纯看成是党务工作者的职责,而否认行政业务干部的职责或不愿承担这项职责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其结果只能是削弱思想政策工作,造成一手软、一手硬。我们常说的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其核心是党、政齐抓共管。目前的关键是“政”要真抓、真管,这个观念是首先要转换的。
(二)振奋精神、实事求是,找准位置
市场经济大潮涌来,人们缺乏足够的心里准备和经验,难免使人不知所措,思想政治工作难做了,政工干部产生了失落感,这些不说明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要了,而是用以往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思维方式和老做法考虑和处理现实问题,显然不是适应的和滞后的。我们党的工作的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 纲”转换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全方位的中心转换,人们的思想、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也都面临着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三项制度的改革对端惯了的铁饭碗,吃惯了大的锅饭、坐惯了的铁交椅的人们们的冲击是巨大的,市场经济的实践使人们感到世界变了样,于是看不惯,不适应,想入非非等,人们各种心态千奇百怪,人们更看重实惠,看重切身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显得软弱无力,思想政治工作难做了,这也是事实,但政工干部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在研究改革和市场经济引起人们思想的变化,积极投身改革之中,置于群众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同时要振奋精神,打准自己的位置,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对于农行来说,就是要落实到支持经济的发展上。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变的更实际
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习惯于开会、学习、讨论、搞名目繁多的竞赛、活动月、活动周等,这些也确实发挥了作用,但也显露出不少弊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必要的形式是不可少。那些以往的成功经验,今后还是要借鉴的,而对那些形式与内容脱节的表面文章和只图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做法是应该拼弃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变化的更实际了,这是个进步。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变的更实际,才能切实体现其本身的价值。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经常的、具体的、活生生的渗透于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管理之中,比那种一般化的,长篇大论的空口说教更实际而被人们接受,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现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和文化特征,要形成新的机制,单纯的精神鼓励显得苍白无力了。要形成集精神鼓励、物质鼓励,满足心里、文化需求,肯定个人价值为特征的新机制,要学会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肯定人们的工作成就,给予超额完成工作任务,优质服务以物质奖励,做出突出贡献或拨尖人才给予重奖。这就是对个人劳动价值的肯定,也是精神奖励和对其自我实现的肯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人们在劳动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国家也给予一定的报酬。这里面奉献和供给是一致的。要求人们只讲奉献,不讲个人利益是不实际的,也是不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我们既要提倡无私奉献精神,也要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特点就是求实、关心人、尊重人、富有浓厚的人情味,要做的活、做的实,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要尊重、理解、关心他们,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培养职工在工作中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极大的调动他们参与改革和努力工作的积极。
三、建立健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模式
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实事求是,克服形式主义,要实,要有效。
近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已被纳入目标管理之中。总结前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的情况,我认为在某些环节上,还没有打破旧观念,老习惯的束缚。一是目标的制定急于求成,脱离现实,最后变成口号式的弹性目标,这样的目标只能流于形式;二是目标责任落的不实。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党政干部,行长和书记都要负责,而上级与基层单位签定目标责任书时只是行长的事,没有书记事,实际上淡化了书记的作用,而工作都要书记承担,促进了党务工作者心里失衡和失落感产生,从目标管理本身的要求看,落实目标责任制,行长和书记不能互相取代;三是目标考核不科学。第一在考核标准上不能靠传统的开了几次会,学了什么文章,搞了什么活动,各种记录写的怎样等去评价一个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劣。而应该通过对职工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调动,特别是银行本身业务的发展等情况来评价。如果一个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及行风建设搞的有声有色,轰轰烈烈,被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可就是经济效益上不去,甚至亏损,各项经济目标完不成,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摆样子给人看之外,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是包括管理、经营、业务等工作的全面考核。第二在考核方法上要采取定期抽查和平时考核相结合。不搞一锤定优劣;要采取重调查研究,重实绩,不只听单位汇报。同时要防止弄虚作假。在调查研究中,要防止以偏概全。在考核评价标准中,不能因为意义多就否定了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就,要全面分析、正确评价。四是政工干部不被重视,尽升职称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认为有钱就有一切,钱是最实惠的,政治思想工作可有可无,特别是尽升职称更难,所以当前政工干部人心不稳,队伍萎宿,后继乏人。首先是政策问题,政策不配套很难改变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