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_逆向思维论文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中对论文,数学教学论文,思维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逆向思维是发现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它与创造性发明和发现的思考方法紧密相关,科学上的许多发明和创造都离不开逆向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会运用逆向思维的学生很难学好数学,而善于交替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学数学,则是学生思维成熟的标志。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正向思维的训练,从而导致了正向思维的习惯抑制了逆向思维的发展。为了促使学生学好数学,进而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才,数学教师切不可忽视逆向思维的训练。我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颇有成效,以下仅从几个侧面,举例说明对学生强化逆向思维训练的方法。

一、新授知识,要对学生提出逆向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项思维

在教学中,新授知识一般是从正面引入的,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新知识后,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应用的灵活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有大量如右图示,我注意引

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说明其含义。3可以分成2和1,2和1组成3。以有意识地沟通数的组成与分解的内在联系。

再如,学习了“9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精心设计如下练习:

9+2=11 9+5=14

11-9=□14-9=□

11-2=□14-5=□

这些,都是对学生强化逆向思维训练的好材料。

二、利用错例,让学生在纠正过程中进行多向思维

为了训练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不仅要用正例,而且可以采用错例,使学生采用正反两方面的判断,来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

刚学习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法则”,为了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和“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有意设计如下判断正误的题目,让学生在进行正反两方面比较的同时加深对法则的正确理解。

三、转换角度,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在应用题教学中,图解法是帮助学生分析、推理、寻找解题途径的一个好策略。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用常规性的思路画图分析外,还要教给学生学会逆向思维的思路画图分析。

例如:红花有10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黄花有几朵?许多学生一看到“多”马上画出如下线段图。

很显然,这是一个错题。问题就出在学生只运用了正向思维,以为“多”就是“加”。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红花比黄花多3朵”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3朵”。我们先画出红花的朵数,再从右往左倒着画,黄花的朵数便一目了然,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教育家贝斯特说过:“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我们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不是阶段性的任务,需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包括逆向思维在内的思维训练,相信学生能真正步入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轨道。

标签:;  ;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_逆向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