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公路是当地人民重要的交通路网,是公路沿线经济发展有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农村公路主要包括县道和乡(村)道等。文章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农村公路工程施工时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农村公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前言
农村公路路面结构目前主要采用沥青混合料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形成,主要供机动车辆行驶和行人通行。农村公路中县道、乡道一般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标准,重要县道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公路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能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施工单位要深入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并采用有效控制措施,提升公路工程质量,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一、农村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公路在施工同期长、投入资金多,施工过程中,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制约条件比较多
农村公路的施工质量管理经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项目最
初的立项、施工图纸设计、施工人员、机械配备、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采用以及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都会给公路工程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施工质量具有不稳定性
施工工艺的熟练性性以及施工作业环境多变性,加上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土质、资源不一样,施工用的原材料进料途径、规格又不统一,因而会直接促使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具有不稳定性。
3、施工质量变化性比较大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拌合设备没有精确的计量系统、配合比控制达不到设计要求、运输设备出现故障、摊铺设备行走速度及振捣频率、基层施工质量不均匀、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少、技术不全面等,这些因素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而促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发生了变化,一旦工程施工期间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便会促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4、质量检测局限性比较大
农村公路工程的项目数量多,施工周期比较长,县级又多数没有专门的检测机构或交通质量监督机构,加上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水平的差异,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又经常会和村、镇等多方交接工作,这时便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控制和检测一些隐蔽工程,对于交接时的上一道工序施工质量,更要做好阶段性检测工作,否则,工程一旦交工,在开展公路工程质量终检工作时,如果采用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很难保证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合格。
二、加强农村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在农村公路工程的基础结构设计里面,土基回弹模量会给结构层造成很大的影响,因而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特别是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控制,确保路基土在具有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路面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及试验规程进行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沥青路面的稳定度、空隙率、沥青用量、温度,混凝土路面的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等关键性指标,才能使得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施工质量有所保障。
(2)采取有效措施扼制水破坏的影响
水是影响公路工程使用性能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水的渗透,会严重降低路基路面的强度,如雨季,一旦遇到降雨(特别是雨水无法及时排走)便会有雨水透过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的涨缝等,渗透到路面基层、路基里面,使其形成饱和水,冬季饱和水易发生冻胀,春季饱和水融化,上述情况如受到路面行车荷载的影响,路基承载力急剧下降,便会使路面承受超限荷载,部分薄弱环节便会有碎石剥落下来,加上行车作用促使坑洞、唧泥等病害形成。只有将沥青路面基层表面作防水层进行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纵横缝及时灌封,才能防止水流到结构层的内部,也才能避免水破坏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采取合理措施科学防止裂缝
农村公路施工时经常会采用原路加宽或直接老路铺筑,而这种路床常见裂缝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属于路基、路面基层开裂、下沉所生成的反射裂缝以及面层自身形成的温缩裂缝,这被看作第一类裂缝,又被归纳于非荷载裂缝中;另一类裂缝是受行车荷载影响所产生的裂缝,当路面基层所承受的拉应力比它本身抗弯强度大时,就会形成网状不规则裂缝,这一点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一定要纳入设计施工重点考虑范围内。
2、加强质量通病的治理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属于整个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永恒主题。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工程质量管理方针,加强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促进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才是整个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通常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常见通病表现为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以,路面平整度变差及桥头涵顶跳车现象等。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必须将质量通病的处理作为突破口,重点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软弱路基进行彻底处理,以保证路基整体的稳定性
公路工程的路基一旦出现不均匀沉降便会促使路面出现开裂现象,路基也因此会失稳,进而威胁到整个道路上的行车安全。造成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为公路路基的含水量不均匀、压实工作没有做到位。因而在公路路基施工时一定要做好地表的清淤以及路基分层的填筑和压实工作。
(2)加强路线线型以及标高的控制
伴随着农村公路修建等级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整个施工过程中路线的线型以及标高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纵横坡出现不适以及平整差现象时便会给公路外观质量以及使用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的舒适度,给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也造成相应的影响。所以有关公路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把关,做好工程施工线型及高程控制,使用专业测量人员,从路基施工开始严格控制,如果达不到施工规范标准就要及时返工,只有下部结构控制好,路面才能真正顺适平整,不会出现积重难返工的现象。
(3)控制好结构物内在以及外观质量及跳车现象
公路工程属于暴露在外面的线形构造物,桥涵等结构物一般为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因而必须做好其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协调统一。若想达到公路结构物内在质量要求,就必须从关键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工序的施工以及施工工艺的选择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若想满足结构物外观质量要求,就要确保施工工艺的精细、线条的明晰以及线型的顺适和层次清晰。为防止涵顶沉降及桥头下沉,设计时必须确保回填材料的强度和压实度,并采用土工材料加筋处理,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监管单位加强关键部位管理,才能最终减缓跳车的出现和发展。
3、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
进度计划是建设、施工单位保证整个工程项目按期实施、完成的重要依据,该进度计划主要呈现了工程项目从设计、施工准备到竣工的全部时间安排。如果建设单位不早谋划,从设计招标、审批,施工招标、批复,到施工单位中标进驻施工现场,少则3个月,多则4、5个月时间,就错过了当年前半年的施工季节。施工单位进度计划必须按照要求的进度计划,合理配置机械设备等资源,清晰的表现出施工过程中每个分部工程与各工序彼此之间的关系,它是施工管理者统筹全局、对施工资源合理调配并能正确指导整个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一旦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因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受到影响时,建设、施工的现场管理者合理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以确保公路工程项目可以如期竣工,其施工质量也能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
三、结束语
总之,农村公路的施工现场管理非常复杂而且综合性也很强,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并且每个项目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施工结构,施工人员要根据特定的结构,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农村公路施工现场的管理者一定要不断开拓创新,在工程实践中汲取有用的施工经验,打开管理思路,促使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效益得以提高。这也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上升的最有利途径。随着公路建设市场发展变化,高等级公路的技术管理经验也将被逐步推广应用到农村公路项目的施工管理中,而施工人员以及质保人员素质也将大幅度提高。农村公路管理体系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一定会得到更快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秀敏,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职业技术,2012年12期.
[2]董莉莉,试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如何控制公路工程造价[J].华章,2012年14期.
论文作者:吴超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农村公路论文; 公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