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临床作用分析论文_陈川

关于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临床作用分析论文_陈川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心血管病二科 天津武清 3017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的临床作用。方法:此次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参与收治的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涉及的所有数据信息,均实行心电图相关检查和彩超检查,分析引发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的原因。结果: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伴发冠心病室间隔略增厚以及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53.33%;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老年瓣膜病伴发室间隔略厚、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扩张性心肌病占据比例是6.67%;肥厚性心肌病伴发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陈旧性心肌梗塞占据比例是10.00%;急性前壁心梗占据比例是6.67%;肺心病伴发双室大占据比例是13.33%。结论: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一般是因多种脏器生理性改变或者器质胸心疾病导致的,需要和临床情况进行结合开展有效诊断。

关键词: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临床作用

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心电图改变主要呈现出胸导联R波从开始的V1-V5(V6)不能逐渐进行增高,并且发生逐渐降低的现象。也就是基于正常下胸前导联自V1-6R波开始升高,S波开始变浅,临床上存在很多种诱发原因,所以需要对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进行准确判断以及识别,以便于为临床检查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提供依据。此次分析目标是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参与收治的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报道以及评估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共30例的心电图具体表现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文数据分析对象是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参与收治的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都呈现出R波,其中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23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35岁,中位年龄数值(60.21±3.33)岁。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以及家属在充分了解以及知晓此次调查内容以后表示自愿参加,同时上报医院有关伦理委员会以后获得准许。

1.2 方法

对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均通过日本研发且提供的光电 6511 同步 12 导心电图机实施处理,对于所有患者均开展标准的2 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在超过30s的检测时间之后对图样进行采集,同时对所有患者开展心脏彩超检查,选择惠普公司研发且提供的HP5500心脏彩超仪器进行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此次分析研究的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中,16例高血压心脏病伴发冠心病室间隔略增厚以及左心室增大患者,占据比例是53.33%;1例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增大患者,占据比例是3.33%;1例老年瓣膜病伴发室间隔略厚、左心室增大患者,占据比例是3.33%,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占据比例是6.67%;1例肥厚性心肌病伴发左心室增大患者,占据比例是3.33%;3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占据比例是10.00%;2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占据比例是6.67%;4例肺心病伴发双室大患者,占据比例是13.33%。

3 讨论

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显现在病理情况中出现比较多,但是也可能出现在正常变异中,正常人仅仅只有7%的发生概率[1]。经临床研究显示,胸导联R波一般都是发生于不典型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是由于无Q波型前间壁发生心肌梗死,导致降低R波电压或者QRS产生的变化不明显,最终诱发R波产生递增不良图形;如果可以及时治疗急性前壁梗死V1至V3的QS型患者,构建合理的侧肢循环,有利于逆转梗死位置的心肌细胞[2],同时促使梗死心肌细胞存活,并且亚急性期间、陈旧性期间变为rS型,此外,如果梗死厚度不能形成一半的左室壁或者出现较小的心肌梗死面积,此时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现象十分容易出现。依据胸前导联ST段抬高且T波倒置情况,结合心前区疼痛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判断。M1是诱发R波递增不良的一大影响因素,容易形成多种疾病。Ml实际上就是梗死组织产生电压全部消失,导致异常改变QRS波群起始向量[3],所以,相较于心肌梗死,心肌纤维的心电学结果和心肌病心电学结果比较一致,,促使V1至V3呈现出QS型或者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在对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临床检查和诊断过程中,如果ST-T动态改变不产生变化,不但需要将前间壁心肌梗死排除,还应该进一步进行判断以及鉴别[4]。心肌病患者显示QRS波群呈现出rs型或者QS 型的导联具有T波直立,T波以及Q波与方向分离,并且缺少心肌梗塞疾病特有的ST-T 动态改变情况。左心室肥大患者可能产生R波递增不良,也有一些可能形成r波消失[5]。

此次数据显示,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伴发冠心病室间隔略增厚以及左心室增大占据53.33%、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增大占据比3.33%、老年瓣膜病伴发室间隔略厚和左心室增大占据3.33%、肥厚性心肌病伴发左心室增大占据3.33%、扩张性心肌病占据6.67%、陈旧性心肌梗塞占据10.00%、肺心病伴发双室大占据13.33%、急性前壁心梗占据6.67%。

综合以上结论,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多发生在病变严重、病程较长,伴发心室增大或者心肌改变等患者中,但也可能发生在不典型心肌梗塞患者中,所以,需要临床结合患者基本情况、病史慎重进行心电图诊断,避免发生误诊或者漏诊。

参考文献:

[1]杨晓玲.关于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32例临床意义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4(4):101-101.

[2]王玉燕,任秀娟,郑兴锋.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对前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6):695-696.

[3]王荣,曹坤跃.动态监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6,25(6):413-415.

[4]魏莹,王明,王倩,等.借助向量图解读体表心电图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6,25(1):55-62.

[5]贾卫滨,肖印武. r波递增不良新概念:“掉头”现象———通过心电图诊断心力衰竭探讨(1)[J].心电与循环,2017,36(1):44-49.

论文作者:陈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关于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临床作用分析论文_陈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