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业研究——现状述评与未来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现状论文,趋势论文,未来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社会创业在调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矛盾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有学者视其为市场经济的有力补充[1],甚至是后资本主义时代真正的增长力量[2]。自1988年首篇文献出现,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大公司丑闻缠身等问题突显,推动社会创业成为新的热点议题。然而现有研究仍处于现象驱动的累积性碎片阶段[3-4],值得深究的是,作为新热点的社会创业研究有哪些理论进展、独特属性和研究机会?相应的解答不仅有助于理清其发展脉络,而且有利于识别重点问题,把握研究机会。 因此,本文以SSCI(1988-2013年)期刊文献为样本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理论背景确定文献选择依据;其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创业所处研究阶段;第三,剖析理论与实证进展,提炼理论贡献;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机会。研究发现,社会创业得到主流创业和管理学研究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实证研究已占据较高比例,尽管理论驱动的实证研究刚刚出现,但表明社会创业已进入理论构建的初级阶段。研究进展上,既有研究对创业者特质、创业机会、制度逻辑、企业成长以及资源基础等理论提出新的观点和挑战。 1 理论背景 社会创业最初并非市场自发形成,而是政府主导的慈善活动[5]。随着社会经济与体制的不断变化,福利国家体制陷入僵局,社会创业在打破福利僵局,满足公众利益诉求过程中作用显著,有效地解决了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从而迅速成为社会创新的热点问题[6]。 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最初针对现象进行描述归纳,聚焦于什么是社会创业、社会创业者特征等问题,基于不同情境展开。由于社会创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嵌入性[7],因而环境异质性决定了社会创业概念,特别是社会创业者特征的多元化。尽管学者们引入不同学科进行探讨,但概念之间同义重复、特征之间难以整合,使相关研究成为累积性碎片。 理论是情境依赖、现象驱动的,是针对特定现象不断抽象与归纳,提出新的研究问题、视角和方法基础上产生的普适性结论[8]。在2006年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社会企业作为新型社会创业实践愈发得到关注,在提供公共服务、开发满足新增社会需求的策略方面,发挥着市场经济难以替代的作用[9],由此引发社会创业新的研究热潮。学界以社会企业为对象迅速展开研究,旨在探究其生成与成长的独特规律,从而真正将社会创业定位于创业研究领域之中。 创业是嵌入在环境中的但并非所有创业都是社会性的[10]。社会创业包含创业和社会两个层面,尽管其使命是创造社会价值,但社会价值是以经济收益为基础和前提的。在创业层面,社会创业基于未得到满足的社会需求,通过商业化的手段,整合创业者自身及外部资源,创造社会价值。因而,社会创业是创业的一种新形式,只不过是对社会价值的创造更为直接有效,即社会层面是其鲜明特征。基于过程视角,社会创业可看作是由经济到社会的新手段目的关系,与传统创业的异同如表1所示: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社会问题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社会创业在应对由于市场失灵、福利国家体制作用减弱而无力应对的社会问题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实践层面,以格莱珉银行和绿带运动为代表的社会创业活动,在应对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问题中表现出积极的长效作用,我国的残友集团、工友之家等社会组织,在相对弱势群体就业、生活、家庭、社交等问题上,对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理论层面,尽管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其始终以经济收益为核心,社会责任只是手段之一,而社会创业正在改变人们原本将社会与经济截然分开的观念,学者们正基于不同学科背景与理论视角,探讨其基本规律和社会、经济和谐统一的内在机制。 在《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0年刊出专刊后,学者们在进一步运用技术方法探究社会创业概念性问题的同时[11],开始针对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社会企业生成与成长等过程规律问题展开研究,并出现理论方法的实证研究[11]。理论方法在成熟领域中进行理论思考和假设检验[12],作为热点议题,尽管理论方法的实证研究刚刚出现且数量较少,但已表明社会创业研究出现理论建构萌芽。然而,社会创业研究具有哪些属性,能否向理论建构阶段过渡,是否能成为可持续研究领域等问题,有待于对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2 样本文献选择 2.1 文献搜索条件 第一,以Ebsco、Proquest、Scopus、Wiley、Sage等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读秀、Google平台进行检索。 第二,选择1988-2013年作为搜索区间。Short等指出,社会创业首篇文献是发表于1991年的“Social entrepreneurs and catalytic change”一文[13]。本研究发现,Bailey在1988年发表“The rapids of change-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turbulent times”一文是社会创业首篇文献。另外,本研究开始于2014年,数据库信息滞后于文献发表,因此搜索截至2013年。 第三,社会创业理论研究兴起时间不长且成果较少,因此本文对标题、摘要、关键词进行搜索。基于理论背景和Short等的研究[13],选择social entrepreneurship、social entrepreneur、social enterprise、social venture、social business为搜索词。所选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至少包含其中之一,以确保相关性。 最后,由于期刊数据库并非完全智能系统,搜索结果中会出现某些不符合搜索条件的文献,本文将其做舍弃处理。 2.2 文献筛选标准 第一,为把握研究的典型性与前沿性,以SSCI标准进行筛选。SSCI对文章质量及理论前瞻性要求较高,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认可。由于搜索截至2013年,因此以2013年SSCI目录为标准。 第二,对比不同搜索词下的文献,剔除重复。若同一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同时包含两个及以上搜索词,则按搜索词与文献内容的相关程度,选较高者计入文献数量。 第三,通过摘要及全文阅读,删去书评、访谈、新闻等理论价值较低的文章。 第四,社会创业涉及众多学科[13],但从过程视角看,创业活动之间具有相似性,都始于机会,通过创业者个人/团队获取资源而创造价值。因此,本文仅从创业视角选择文献,忽略政治学、人类学、医疗卫生等学科。 最后,根据参考文献共引原则,确定剩余文献的引文是否与典型社会创业文献的引文有较大程度类似[14],确保研究主题与内容相关。 为避免个人偏见,本文作者先各自搜索,再集中比对,最终得到文献197篇。从文献百分比中可看出,超过8成文献来自非SSCI期刊,原因在于其中包含大量新闻、评论等实践文献,而理论研究比例相对较低(见表2)。 3 样本文献的统计分析 3.1 发表年份 发表年份可分为:1988-2002年萌芽阶段;2003-2009年稳步增长阶段;2010-2013年快速增长阶段(见图1)。萌芽阶段仅8篇文献,占4.06%,表明此时社会创业研究尚未被认可。稳步增长阶段共73篇文献,占37.06%,研究呈平稳持续增长态势,逐渐为学界所认可。快速增长阶段共116篇文献,占58.88%,其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0年刊出专刊后,研究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文献数量有所下降,一是由于2010年ETP专刊使文献数量迅速增加,二是2011年文献基本以归纳梳理为主,这与创业研究循环往复趋势是一致的。而且在2012-2013年,文献数量呈现井喷态势,因此在总体趋势上社会创业是具备潜力的新兴领域。 图1 论文年份分布图 3.2 发表期刊及引用 本文将发表期刊分为顶级、一般两类。顶级期刊仅占18.27%,集中分布在7类中,尽管比例相对较低,但时间上自2006年起每年均有分布。值得注意的是,顶级期刊以创业研究期刊为主,说明社会创业已经成为主流创业研究新的关注点,然而管理学期刊数量稀少表明,社会创业仍然未得到主流管理学研究的足够关注(见表3)。 文献引用统计印证了上述观点。发表在《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的文献被引率较高,而管理学顶级期刊文献被引率并未上榜(见表4)。 3.3 文献类型 本文将文献分为理论和实证两类:理论文献分概念型和文献型,前者提出并解释概念的关键维度,后者对文献进行综述、评论与延伸[12];实证文献分实证检验和现象描述,前者基于特定理论提出假设并检验,后者对现象进行归纳与提炼[11]。具体而言,理论文献中概念型居多、文献型较少,实证文献中现象描述居多,而且随时间推移实证文献已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社会创业研究已经开始侧重实证积累,挖掘现象的独特规律。基于理论驱动的实证检验开始出现,尽管数量仍然较少,但也已表明社会创业已经突破现象驱动的瓶颈,进入理论建构的初始阶段(见图2): 3.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文献中具有明确理论基础的共94篇,占47.72%,具体如表5所示。质性与描述性研究占绝大多数,而文献研究与量化研究数量较少。基于表5可以看出:首先,现有研究并未产生独特、崭新的社会创业理论,只是基于既有理论的深化与发展,而且仍以管理学和创业研究既有理论为基础,这也说明学者们普遍将其视为管理现象与创业活动,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运动等;其次,现有研究仍偏重对具体现象的描述与归纳,尽管可以得出有趣的观点与结论,但量化研究不足又表明,那些有趣的观点与结论其外部效度有限,普适性仍待检验,而这也是社会创业在顶级期刊中数量偏少的原因之一。 4 理论与实证进展 基于统计分析发现,社会创业是创业研究的新热点,文献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在研究设计上已出现理论驱动的实证检验。这说明,社会创业已经成为具有潜力的新兴领域,值得深究其已有的理论贡献,以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本文主要以文献的问题明确性、理论深度、经验研究充分性等标准进行分类阐述,引入部分2014年文献进行补充,以求更为客观的严谨。 理论来源于有价值、有意义、有趣的研究问题,而能否回答问题,则依赖于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数量相对偏少的量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创业者特质研究中,学者们得到了有趣的发现,对发展缓慢的创业者特质理论产生了积极效应。针对概念与现象开展的描述性研究中,通过案例进行提炼的质性研究占绝大多数,尽管结论和观点仍有待验证,但是对创业机会、制度逻辑、企业成长、资源基础等理论,同样提出了有趣的观点,呈现出对既有理论深化与发展的态势。基于此,本文从理论视角进行论述。 图2 文献类型分布 4.1 对创业者特质理论的蝴蝶效应 Gartner认为识别创业者人格特征的研究没有出路,创业是少数人天赋使然的观点也早已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认知理论视角下的过程研究[15]。然而,社会创业者特征也许能够带来星星之火。 首先,有研究基于理论建构式定性分析,指出社会创业者在心理、情感方面具有利他性。比如Miller等提出同情是根本动机,并指出同情通过整合思维、利他效益分析和利他承诺影响社会创业过程[16];而Arend和Renko则认为同情的独特性不足,主张关注社会创业者情感变化[17-18]。再者,有研究尝试验证社会创业者共性特质。比如Nga和Shamuganathan基于五大性格特征的研究指出社会创业者更具亲和力[19];Wood证明移情有助于创造社会价值,经验开放性有利于获取经济收益[20];Yiu等指出社会创业者早年困苦经历有利于催生利他情感,是推动社会创业的情感因素[21]。这些研究很好地回应了创业者特质理论关于创业者群体共性特征不足,创业者特质间相互矛盾与冲突的缺陷与瓶颈[14],因此聚焦于社会创业者进行特质研究,不失为一条新路径。 4.2 对创业机会理论的新挑战 机会将创业从商业研究中分离出来[22],成为创业研究的核心问题。以Kirzner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秉承机会发现观,认为竞争是机会出现的驱动力,现有市场模式的缺陷为创业者提供了营利机会,而创业者不断自由进出市场就对在位者形成挑战[23]。根据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创业者会基于自我视角解读环境并以独特方式与环境互动[24],因而创业机会本质是异质的。Eckhardt和Shane基于经济学视角,认为创业过程并非经济学均衡状态,正是价格体系并不完全传递经济决策信息,从而为潜在创业者提供机会[25]。 社会创业学者认为,传统创业机会以寻租和利润最大化为前提,而社会创业以社会价值为使命,以商业化运营为手段,这种手段—目的关系使其机会属性有所差异。首先,Pless认为,尽管社会创业活动在资金、政府补助、志愿者等方面存在竞争,但并非是对抗性的[26]。为有效创造社会价值,同时应对经济层面造血功能的不足[9],社会创业对与外部伙伴进行长期、稳定合作有较强的依赖[27],这决定了社会创业过程中合作多于对抗。其次,Dees指出,社会创业的受众来自于被市场和政府所忽略的金字塔底层需求[28],这与商业创业追求突破性、创新性需求不同,表现为基础、长期、普遍、可及等特征[29-30],因而社会创业机会本质上是同质的。Bradley等进一步指出,社会创业机会的多样性与异质性并不源自机会本身,而在于利用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开发过程之中[31]。第三,Peredo和Chrisman指出,尽管社会创业也有需求差异,比如饥饿、环保、教育等,但只是结构性差异[32]。另外,来自于金字塔底层的需求,决定了社会创业受众往往难以足额支付所获产品和服务[28],因此社会创业难以根据Eckhardt和Shane的价格体系观点来分析其机会。因此,社会创业机会具有同质性,而且竞争并非是其驱动力,价格体系信息局限性并不能对社会创业机会产生影响,这无疑对创业机会研究的理论基础产生了冲击。 4.3 对制度逻辑理论的思维火花 新制度理论解释了组织结构及行为在合法化压力下出现同构的原因,然而并未解释合法化压力下出现的组织异质性[33]。制度逻辑研究很好地解释了这一问题,建立了宏观层次制度安排与微观层次行为活动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认识制度演化与制度变迁的微观基础提供了分析角度[34]。 Mair和Marti认为,社会创业者具有推动社会变革的能力,表现为激发和整合其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社会价值,解决现有制度、市场、政府无法满足的社会需求,引起社会结构变化[3]。Dorado和Ventresca进一步指出,社会创业的双重身份决定其始终要受到商业利益与社会价值两种张力的共同影响[35],能否实现可持续取决于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动的密切程度,而利益相关者数量与地理范围的分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创业推动社会变革的能力[25]。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制度逻辑观点,但Dorado和Ventresca的观点表明,社会创业处于商业与社会双重逻辑影响下,对既有制度产生潜在影响。Santos最先基于行为逻辑视角,将社会创业与其他组织及活动进行对[1](见表6)。Lumpkin等的观点更具代表性,认为商业创业与商业企业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后,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制度规制、规范及社会认知,而社会创业与社会企业的出现对其产生冲击[36]。然而遗憾的是,Santos和Lumpkin等学者仅就社会创业过程中关键因素进行了提炼与比较,并未真正解释推动社会创业出现的制度前因,这也为后续研究留下了缺口。 4.4 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新观点 组织生成过程是创业研究热点议题[12],社会企业由于在经济系统中日益突显的积极作用而备受关注。学者们对双重身份影响社会企业生成与成长的具体机制问题的关注日益升温,并迅速形成两类研究重点。 第一类研究对推动社会企业生成的关键因素进行提炼。Nicholls基于新制度理论提出的社会企业不受先动优势与新进入缺陷的约束是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社会使命使社会企业更易于获得来自政府、基金会、合作伙伴等的支持[37]。尽管相互之间存在竞争[26],但由于社会市场并不遵循优胜劣汰的机制[29],正如Ruebottom所指出的,社会企业之间合作本身就传递出崇尚社会价值的理念,因而在位者通常选择与新进入者合作而非竞争[38]。这一观点得到了Vickers和Lyon、Linton、Park和Mark等的认可。然而,现有研究尚未从现象分析中提炼出共识规律。 第二类研究对社会企业成长规律展开分析。一方面,Austin等认为,社会企业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29],受众往往难以足额支付所获产品和服务[19,28],加之社会企业经营所得用于社会价值再创造,因而社会企业往往规模较小且获利能力较低;另一方面,学者们开始基于理论提出并检验具体假设,Desa和Estrin等学者是其中的鲜明代表。Desa将制度理论与资源基础观引入社会企业成长研究中,验证了外部资源拼凑是社会企业影响政治制度、技术规范和社会认知,从而实现成长的内在机制[39],进而解释并证明社会创业者具备社会变革能力的观点[3,35,40]。Desa的观点与Penrose的企业成长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观点相悖[42],这是一个有趣但有待解决的悖论。Estrin等引入制度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利用全球创业观察2009年的社会创业者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企业成长过程可视为自创业者个体层面到国家层面的社会资本建构过程,而且受到正式制度的影响[41]。这一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将社会创业作为情境证明社会资本是建构而非天生的,表明社会资本是社会创业面临的非正式制度的核心问题。 4.5 对资源基础理论的再审视 社会创业区别于商业创业的属性在于关注价值创造而非捕捉[1,3],基于战略与过程视角解决了以往定义存在的同义重复和主观性等弊端。Austin等基于理论演绎指出,社会创业过程中的资源外向流动性较低,他们发现尽管社会创业所需资源更具稀缺性,然而却并不表现出商业创业中资源的趋利性特征[29]。Meyskens等证明了上述观点,研究结果表明价值创造使社会创业更易于建立稳定的外部网络,吸引外部资源与关注,加之关注价值创造本身具有社会性与利他性,因此一旦建立起外部网络,其利益相关者通常会出于规避社会性风险考虑,选择与社会创业组织长期合作[43-44]。Desa和Basu研究指出,社会创业为应对资源稀缺,通常会摒弃最优资源配置,通过资源拼凑支撑可持续性,形成相互之间的持久合作而非竞争[45]。 Barney和Clark指出,资源基础观强调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46],然而社会创业始终致力于开发与利用内外部资源,不断探索可持续的创造社会价值的具体方式,鼓励授权与相互合作而非试图建立竞争优势[47]。这一观点与资源基础观大相径庭。 5 结论与展望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创业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为解决当前时期的社会问题开辟新途径,然而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实践。因此,本文对既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社会创业得到主流创业和管理学研究的关注日益提升,实证研究已占据较高比例,理论驱动的实证研究的出现表明社会创业已进入理论构建的初级阶段。研究进展中对创业者特质、创业机会、制度逻辑、企业成长、资源基础等理论提出了新观点和挑战。 然而,有关社会创业理论驱动的实证研究刚刚起步,其所承担的理论解释与建构的使命依然繁重,进展中也存在不足。首先,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创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嵌入性[7],然而却热衷于在单一情境下开展研究,比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而使现有研究体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其次,研究进展集中关注社会创业的前置驱动因素,对其发展结果关注不足,仍未建立社会创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逻辑链条;第三,现有研究过于依赖描述性、质性研究,其观点和结论的外部效度有待验证。为此,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开展比较研究。基于跨案例、跨情境比较研究对比审视不同情境下的社会创业规律,从而不断去糟取精,梳理与明确社会创业研究的边界条件。第二,关注社会创业绩效评价。加快客观指标体系的开发、测量量表的构建,从而为进一步考察社会创业前置因素对其过程与绩效的作用机理。第三,进一步开展理论驱动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现有进展取得的初步观点、命题和结论,在理论交叉融合中逐步明确理论边界,提升解释力度,推动理论建构向纵深发展。 当然,本文仍存在不足。一是,尽管利用多个数据库进行搜索但难免会有遗漏;二是,笔者仅基于自己对创业研究的兴趣进行述评,后续研究可从学科交叉视角进行探讨。标签:创业论文; 创业机会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创业资源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