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理论特征与建立科学自我实现观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我论文,人本主义论文,特征论文,理论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这在实践中有以下表现:一方面,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竞争意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加充分,同时更加重视自身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人们更加自觉地思考自我发展问题,并努力付诸实践。因此,自我实现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追求的目标。然而,近年来在对外思想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人本主义思潮的自我实现观却实际上成了不少人心中“自我实现的”基本模式。因此,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作一科学的分析,对于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自我实现观,正确地思考和实现自身发展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观,是指关于人为自己的成长设定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达到个人发展的学说。这是人本主义思潮中论述最多、影响很大的基本观点之一。在人本主义思潮中,萨特、弗罗姆、莫里斯、马斯洛等人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很有代表性。
出发点:抽象、孤立的“个人”
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基本理论特征是什么呢?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道主义相比,人本主义思潮中理论形态的“个人”,更加抽象、孤立,人本主义思潮正是从这样的“个人”出发来阐发自我实现理论的。
在萨特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说中,人是“自为的存在”;人的“超越性”决定了“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时才取得存在”,人是“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1]; 人“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自己)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理想)的目标,人才能体现自己真正是人”[2];人是“在创造一种我希望人人都如此的人的形象”, “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3]萨特的这些论述, 集中体现了他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思想逻辑:存在(人)→超越→设定目标→(自我设计)→实现自我(自我创造)。
在萨特那里,这个作为“自我实现”的出发点的“人”是怎样的人呢?“自为的存在”的特点是绝对的“自我性”,即作为主体的自我与他人不同的“个别性”,因此自我的主体性与人的普遍性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由于“自为的存在”的绝对的“自我性”,必然会导致个别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而在萨特看来,个人必然是“孤独的”、“无依无靠的”。而社会或他人对于个人来说则是一种异己的力量,甚至可以极端地说,“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认为人们正是从这样的“个人”出发来自我实现的,任何人的本质实际上正是他个人自我实现活动的结果或“轨迹”。
弗罗姆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就在于实现了人们从“消极意义的自由”(仅仅是摆脱了外在束缚)向“积极意义的自由”(以“自发活动”为特征,即主动地、自由地去从事各种活动)的过渡,使理智和情感得到协调发展,使人的聪明才智和全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真正具备了“生产性的性格”(即创造性、爱心等),等等[4]。
那么,作为人们自我实现出发点的人性又是怎样的呢?在论及人性的特点时,弗罗姆指出:“人性中存在着某种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因素:必须被满足的生理条件的驱使,必须躲避的与世隔绝和精神上的孤独。”[5]在他看来, 人性的基础或核心的部分是上述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人性在发展中展现出的其他特点,无非是这些因素在人们适应外部社会、文化条件时在表现形态上的改变和起作用的强度上的变化。在弗罗姆的“人”中,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并不是作为人的内在的本质特征植根于人性之中的。因此,虽然他也常常提及人的社会生活,提及经济、政治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但这些也无法从逻辑上改变弗罗姆的抽象、孤立的“人”的观点和先验人性论的性质,在分析人的问题时,他总是最终从人的生物的和心理的因素中去找根据。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莫里斯认为,“人是不断重新创造自己的东西,是自我创造者,是把自己作为他的创造材料的工匠。”[6] 人在创造自我时,“自然环境、体格和社会”以及他个人的历史都会对他的成长发生作用。但是,由于人可以改变环境,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发生某些适应主体需要的变化,同时人还可以建立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自己的活动方式,这就表明“人是培养自己的一种起主要作用的东西”[7]。
对于人的自我创造来说,人与人之间在体格上的差别其意义是“极其重要”的,“自我的出路深刻地、不断地、必然地要受到自我身体的影响。在体格方面最最微小的区别日积月累地持续下去也可能成为重大差异”[8]。 莫里斯根据谢尔顿的研究成果论述了人的体格类型与气质和人的基本需要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9], 并强调指出对于自我创造者来说,“了解这些差别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10]。这表明莫里斯的自我创造论最终或本质上还是从以体格和气质方面的差异为基本特征的“人”出发的,而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对人的自我创造的影响相对于人的体格和气质来说是一些非本质的、外在的因素,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人本主义思潮中,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是社会影响相当大的观点。他认为,“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等”;“意味着基本满足再加上起码的天才、能力或者(人性的)丰富”;“自我实现者是一些已经走到,或者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11]。马斯洛的上述观点以及他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动力论”等理论都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对于马斯洛赖以建立其自我实现观的理论基石——他的哲学人性观,人们则注意得不够。
在论及人性或人的本质时,马斯洛是把他所理解的人性作为人的自我实现的出发点和内在依据来加以论述的。人性和人的自我实现的关系,以其著名的比喻来说,就象一粒橡树籽规定了它必定要成长为一棵橡树一样,人性也作为“种子”规定了人发展的趋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与环节。马斯洛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来说,其意义虽然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它毕竟不能与“种子”同日而语,它仅仅是“种子”成长的外部条件,好比“阳光、食物和水”。
马斯洛认为“人性或人的本质”包括人的“解剖构造”、“最基本的需要、欲望以及心理能力”[12]等内容。在他看来,由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完全脱离遗传的影响,因为人也是一个生物族类。……而这人类成员的身份是一个基因问题。”[13]由此可见,在马斯洛那里作为自我实现出发点的“人”,其实质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与社会、历史文化并无本质联系的抽象、孤立的人。
在人本主义思潮各家关于人的理论中,我们所见到的基本上都是这种抽象的、孤立的人。从抽象、孤立的“人”出发去阐发自我实现理论,在理论上必然会逻辑地导出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抽象地把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设定为自我实现的方法。因此,要求人们完全根据对自己“存在”的体验,对自己“本性”或“人性的最深层”的认识去设定自我实现的目标,是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显著特征。显然,这种观点由于撇开了人的社会关系、历史条件和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的本质影响和对人们设定自我实现目标的制约性,因而成为一种十分抽象、并无现实指导意义的空洞理论。此外,从抽象、孤立的“人”出发去谈论自我实现,还必然会在自我实现活动的价值取向、自我实现的精神动力机制、自我实现的方式或途径等问题上得出一系列非科学的理论结论。
精神动力机制:非理性的“体验”、“直觉”
关于自我实现的精神动力机制问题,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基本上都持一种明显的非理性主义观点或具有非理性主义倾向。
在萨特那里,人作为“自为的存在”其核心是非理性的心理活动,包括意志和恶心、烦恼、绝望等等神秘的心理体验或“自我意识”。具有“主观性”、“超越性”特点的“自为的存在”是一种“拥有主观生命的规划”,它在创造自身时是以绝对自由的,是不受任何必然性、理念、或上帝等等束缚的。作为自我价值实现过程的自我实现活动,完全是以非理性的对“自为的存在”的体验或“直觉”为精神动力机制的。萨特认为“价值只是由于被挑选上了”[14],而任何选择活动只能是“依仗本能”[15]去直接进行的“自由的”、“自主的”选择。他主张,“情感真正把我推向哪个方向,那就是我应做出选择的道路。”[16]
马斯洛虽然对弗洛伊德的非理性主义本能论持鲜明的批判态度,但他在论及自我实现的精神动力机制时,却又将其归于非理性的因素。马斯洛称自我实现是“在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17]所规定的。这种内部压力的存在及其性质是由“不受个人影响的(甚至超越人类)的”、“种族所特有的人性特征”所决定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识自我的这种“人性特征”,使人们做到真正认识自我,并按照自我本性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自我实现者”[18]。至于认识自我的方法,马斯洛主张通过创造良好的、适合人性要求的外部条件,使人们充分做到“自发释放、自然自我选择、自我认可、冲动意识、基本需要的满足”[19],来使“深层的”、“人性特性”表露出来。
莫里斯要求人们在“自我创造”时要做到“个人都必须始终忠于他自己。他一定要拒不接受对他的基本动机(即由人的先天的体格、气质类型所决定的动机——引者)所给予的挫折。”[20]如何做到“忠于他自己”呢?莫里斯一方面强调要重视理性和科学的作用,而同时却又声称:“要使理性成为形形色色、多方面、错综复杂的人的自我的最终和完整的目标,这就是非理性”[21];“科学知识不是决定论而是紧紧抓住自由的一种手段。”[22]其结果实质上又将非理性的因素置于科学和理性之上,把后者仅仅看作是达到了解自身体格、气质及其所决定的“基本动机”等非理性因素的手段。
总之,不同程度地把自我实现的精神动力机制归结为非理性的精神活动过程是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又一重要特性。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与社会进步与科学和理性进步背道而驰的。贬低甚至排斥理性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实质上将人的自我实现活动已降低为动物的本能的生存活动。然而,虽然我们不应忽视非理性因素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但是,毕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在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在科技进步中锤炼出来的理性,才是自我实现的最主要的精神动力机制。
价值取向:个人价值本位
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实践使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为自我实现设定的价值目标是不同的。个人价值本位是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
萨特认为,人们在自我实现中设定价值目标时,只能“听任”自我非理性地进行选择:“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这就是说,去发明吧。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你应该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天降的标志。”[23]在他看来,只要是以“自由的名义”为自己作出的价值选择,就可以被认为是符合道德的价值选择[24]。
莫里斯提倡人们用一种叫作“客观相对主义”的实用主义原则来指导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以便为自我创造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这种观点主张以个人为出发点去考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行为、好的生活方式或好的事物。莫里斯以赞赏的态度引用一美国青年讲的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欢迎各种型式论(指各种型式的生活方式——引者),那么我们为了具体的东西就必须以同样的热情放弃它们。在多的宇宙中没有独占。”[25]这就是说,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只要我此时此刻认为某种生活方式对我有利,那就是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坚持和提倡;如果彼时彼刻感到另一种生活方式对我更合适,就应毫不犹豫的以后者取而代之。在莫里斯看来,实用主义人生哲学的奥秘就在于“沿着你自己最深刻的倾向和最强烈的特性的路线前进,并且仍然忠实于自己的人性的可能性,就是这个智慧的核心。”[26]至于个人的选择是否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什么不利后果,莫里斯认为对这一点不必担心,因为“客观相对主义”原则意味着“它容许相应于人的类似性的共同的善;它也容许相应于人的独特性的个别的善。它证明我们寻求一种社会统一的形式是正确的,而这种形式会包含和容纳我们特殊的多样性。”[27]也就是说,“客观相对主义”能够将那些从个人出发所进行的选择活动中的部分的客观性或真理性,在社会的更大的客观性或真理性之下统一起来。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称为是“人类的终极价值”[28]。应如何促使人们去自我实现呢?他写道:“从促进自我实现或者促进健康的角度来看,(理论上的)良好环境应该是这样:提供所有必须的原则,然后退至一边,让机体自己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自己进行选拔。”[29]那么,这样的选择是否会引起个人与他人、社会的矛盾冲突呢?马斯洛认为,因为“人性是善的,至少是中性的”[30],所以“切莫忘记,有机体经常选择自我克制和延误,以有利于他人,等等;而他人也有要求和愿望。”[31]在这里,马斯洛把从个人出发的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建立在抽象的先验人性的基础之上了。
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这种个人价值本位的立场,实际上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利己主义性质所决定的。这里的问题在于:每个人都仅仅从个人出发去实现自我,如何保证在人们充分实现自我后,社会的异己性质不是更大而是更小呢?这却是人本主义思想家都在努力解决而又不得其解的难题。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这种个人价值本位的价值取向,曾使我国不少青年在寻求自身发展时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这一教训是十分沉重的。
途径:抽象、封闭的“自我完善”
什么是人们自我实现的途径呢?
萨特主张本能式地凭“直觉”对情感、冲动、欲望等等心理活动进行“体验”,从而把握“自为的存在”的“指向性”,然后依据这种体验去进行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创造,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本质,描绘出最适合自己本性要求的人生轨迹。但是,这种纯主观的自我创造过程,难免会成为一种类似于冒险或碰运气的活动。因此萨特告诫人们应遵循这一古训而行动:“从事一项工作,但不必存在什么希望。”[32]
弗罗姆主张人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去认识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本性和潜能,然后通过“自发的活动”去展现自己的潜能,如发挥创造性、艺术天赋和爱心等等,就可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他还指出,“如果人能百折不挠地实现他的自我”[33],通过“自我实现和个性的发扬”去实现“积极意义的自由”,那么,当人人都达到自我实现状态时,社会也将变成没异化的、和谐美满的“人道化社会”了。
马斯洛则主张自我实现的关键是努力认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促使自己的“似本能”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以满足,从而使自己成为“自我实现者”。人本主义者的任务就是一方面要根据人性的要求改善社会环境,使人的深层本性所决定的各种需要能更好地表现出来,以便于人们真正认识自我;另一方面还要由“心理学家、宗教家们”通过语言唤起人们的深层的良好品格和良知,并“宏扬到普遍性的程度”来引导人们走向自我实现[34]。总之,“改善人文的意义就在于给人们内在生物倾向以一个更好的实现自身的机会”[35]。
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这种从自我出发,通过自我体验或自我认识了解或把握自我的先验本性,然后再依此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创造或发挥自我的潜能来达到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的方法,实际上是根本行不通的。其实,人们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认识自我;脱离了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才干,也不可能展示和发展自己的才干;同样,人们脱离了社会实践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这种通过“自我实现”或“自我完善”去实现自我的观点,是毫无现实意义的同义语反复。难怪哲学家赫勒在她的著作《人的本能》一书中不无嘲讽意味地指出,这是一种企图“通过牵拽自己的头发将自己从沼泽中解救出来”的童话式的想法。
关于建立科学自我实现观的问题
科学的自我实现观能否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占有一席之地?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当然,“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哲学家们首先提出并进行了阐发的概念。这是一种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在个人发展问题上所面临的困惑和矛盾,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理论见解。但是,我们可以在批判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基础上,借鉴其中某些合理因素,给予自我实现这个概念以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自我实现观。笔者认为,科学的自我实现观至少应包括以下一些观点和内容:
第一,科学自我实现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这样一种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6]。所谓实现共产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为人类的全体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关于人的发展问题,历史唯物是从两个角度加以探讨的:其一,从把人作为认识客体的角度去研究。例如,揭示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制约人的发展的客观因素、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等等。这里揭示的是制约人的发展的客观真理尺度。其二,从人作为自身发展的主体角度去研究。例如,揭示人的发展的主体精神动力机制、主体的特点和需要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体的价值观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主体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主体自我发展的方式与途径,等等。这里揭示的是制约人的发展的主体尺度或价值尺度。其实,自我实现理论正是从人的发展的主体角度,从人的价值实现应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去探讨人的发展的价值尺度以及规律和机制的。
关于从主体角度去研究人的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明确的论述。恩格斯曾把人的需要的对象物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这表明,自我发展是人的客观的、必然的要求,问题仅仅在于人们应怎样去促使个人发展?人们应怎样为自己的发展确立目标和途径?恩格斯说过:“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37]这就是说,把握社会或个人自身在发展中的主体尺度,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是人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成功、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在实现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时,将会有一个无限美好的社会环境:“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8]。总之,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其本质是社会制约性与主体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所以包括人的自我发展在内的人的任何活动都必须真正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时,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此,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只有包含了上述两个方面,才是全面的,合乎逻辑的。科学自我实现观应该得到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入的阐发。
第二,科学自我实现观的理论前提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科学学说。从社会性的、具体历史的、实践着的人出发,还是从抽象、孤立的、具有某种先验人性的“人”出发,是科学自我实现观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根本区别之一。这也是两种理论在自我实现的其他问题上出现种种区别和对立的关键因素。
第三,科学自我实现观强调真理尺度对自我实现的制约和指导作用。它主张只有把握了真理的理性才能引导人们处理好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主客观、主客体、认识和实践、自由和必然、真理和价值、自我和社会的辩证关系,走上科学的自我实现道路。而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贬斥科学和理性,诉诸非理性的精神活动,其结果必然会将人的自我实现活动变成一种凭本能冲动支配的、盲目的活动。
第四,科学自我实现观同时也强调主体尺度或价值尺度对自我实现的制约作用。在掌握了真理尺度的前提下,人们应该在实践中深入了解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己的才干和天赋,从而确立起自我发展的具体价值目标,选择最适合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正确方式和途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自己全面发展,这是一种以真理为依据的、全面完整的、具有现实性的价值尺度,因而是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主观性的、反科学的和非理性的价值追求明显对立的。
第五,科学自我实现观从人的社会本质和具体历史条件出发,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坚持自我实现要把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个人主义的个人价值本位的价值取向形成鲜明对照。
第六,科学自我实现观不仅主张以把握了真理的理性为自我实现的精神动力机制,而且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自我实现的现实的客观动力机制,主张把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看作是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因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把握好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真正了解自己的才干、天赋与真实需要,才能在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使自己实现全面发展。而那种把自我实现看作是个人孤立、封闭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自我完善过程的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当然,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科学自我实现观还需要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理论探讨。
注释:
[1][2][3][14][15][16][23][24][32] 〔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等译,8、30、9、11、15、15、16,参见28、1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5][33]〔美〕弗罗姆:《对自由的恐惧》,许合平等译,参见182~183、14、191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6][7][8][9][10][20][21][22][25][26][27]〔美〕莫里斯:《开放的自我》,定扬译,2、6、27、28~32、6、124、13、16、74、82、1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11][12][13][18][19][29][30][31][34][35]〔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176、324、93、参见111、332、329、320、329、303、120页,华夏出版社,1987。
[17][28]〔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75、73页,华夏出版社,1987。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649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651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94页,1995。
标签:自我实现论文; 人本主义论文; 马斯洛论文; 人性观论文; 个人价值论文; 科学论文; 人性本质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人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