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孙卫星,

孙卫星

(南京市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目的:评价在肺结核患者的日常管理中采用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江宁医院门诊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70例肺结核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3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管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的日常管理中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更高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和管理满意度评分,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肺结核;生活质量

肺结核是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疾病,是呼吸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我国是该疾病的主要传染地区,肺结核在我国发生率占世界的百分之十四以上。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1]。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低热、咳嗽、消瘦、乏力以及食欲差等,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健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2]。疾病的日常管理对于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研究纳入江宁医院门诊接诊的70例患者展开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宁医院门诊接诊的70例肺结核患者,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35例)行健康教育。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8岁至60岁,平均年龄是(40.23±4.29)岁;病程时间在1年至8年,平均病程时间在(4.49±2.11)年;男性20例、女性15例。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9岁至62岁,平均年龄是(40.55±4.79)岁;病程时间在1年至8年,平均病程时间在(4.73±2.66)年;男性22例、女性13例。

2组肺结核患者资料(年龄、病程时间、性别)相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涂片检查为阳性;(3)患者的年龄均>18岁。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差的患者;(2)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3)合并精神类疾病的患者;(4)血液疾病患者;(5)癌症患者;(6)抗结核化疗不耐受患者;(7)合并酒精和药物依赖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包括入院介绍,胸片、痰检、肝功能等项目体检,指导正规服药程序等。

观察组行健康教育,(1)建立健康教育管理小组,该小组成员既包括日常管理人员及随访管理人员,同时也需包括相关医师、营养师等人员,构建能够涵盖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的全部医务指导人员。小组对肺结核患者加以分析,根据其临床症状、用药情况、身体素质等等,形成专业的、全面的、覆盖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方案[3]。(2)疾病知识教育,结合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宣教方式,可以通过视频和讲座方式对疾病进行结核病知识教育,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4]。告知患者注意休息,不可过度运动。告知患者不要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告知患者禁酒,酒损伤肝脏,会由发咯血。告知患者在咳嗽和喷嚏中需要使用手帕捂住口鼻。(3)心理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尊重、理解患者,减少歧视,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依从性,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对于患者不良情绪的出现及时发现,结合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协助患者自我进行心理调节,保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之间的交流,增强治疗的信心。

1.3 评价标准

(1)观察2组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评分、管理满意度评分。

(2)观察2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活力评分。包括8个项目维度,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70例肺结核患者数据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版本为20.0)处理,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活力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性采用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观察2组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评分、管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和管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评分、管理满意度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性显著,(见表1)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核病的患者通常是由于感染结核杆菌之后引起的,因此这种疾病的预防方面,建议患者平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出门戴口罩,也要尽量远离有烟尘、粉尘的环境[5]。男性结核病患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主要原因是男性患者的社交活动多于女性患者,工作职业和工作环境不如女性患者[6]。此外,老年患者结核发病率较高,因为他们的身体功能下降,导致功能低下和结核发病率较高[7]。常规护理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患者整体预后效果不佳。

根据研究显示,文化程度越高,患者自我保护程度更高,且教育水平往往与患者的收入水平成正比,文化程度较高者,且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更好,所以文化程度越高患者的疾病患病率更低。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掌握度,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通过健康教育,可以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拉近医患距离,及时发现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予以管理和治疗,通过心理教育可以更高地帮助患者积极迎接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成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本次数据显示: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管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肺结核患者的日常管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可以提升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管理满意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参考文献:

[1] 罗少霞,伍小英,宋涛, 等.探讨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4):118-121.

[2] 肖琴.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6):169-170.

[3] 陈金,张莉.肺结核合并药物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J].系统医学,2018,3(21):178-180,183.

[4] 郑学红.加强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咯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4):103-104.

[5] 李兵.微信教育管理对尘肺并稳定期肺结核患者 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2018,(23):271.

[6] 张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结果及心理治疗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2):1781-1785.

[7] 王娜.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5):113-115.

论文作者:孙卫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孙卫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