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教育:逼近“教育的可能性边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效途径论文,可能性论文,边缘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从表象上看,目前困扰高等学校的有三大难题:一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投资强度极低,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匮乏,而且流失极为严重,各类高等学校存在潜伏的危机;三是专业老化,课程体系相对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但从实质上看,前两类问题反映的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规律,即“教育资源”是稀缺的,根本不可能自由取用。后一类问题说明,高等学校在解决教育组织面临的三个基本的且相互关联的教育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和如何培养上是缺乏效率的。换句话说,如果把高等教育视为一种广义的生产活动的话,那么,目前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处在“教育的可能性边缘”之上,难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
所谓“教育的可能性边缘”就是表示可以被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的各种组合的外部界限。之所以引入“教育的可能性边缘”这一概念,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学科、专业和层次存在差别,而且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同一层次及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即使同一学校、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的毕业生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通过各级各类人才合理组合的深入研究,是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向“教育的可能性边缘”逼近的前提条件。
要使高等教育处在“教育的可能性边缘”之上,就必须使高等学校培养的各层次、各种类的人才的数量有恰当的比例,使各种结构在宏观上具有最优组合。笔者曾对这一问题作过一些探讨(参见《中国教育报》,1995年3月22日第3版,拙文“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本文将从宏观上讨论使高等教育向“教育的可能性边缘”逼近的可能性、有效途径及其经济意义。
二
高等学校面临的经费短缺,人才匮乏及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存在的盲目性问题,在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唯有通过发展“规模教育”而得到缓解。由于“规模教育”有利于将有限的资金、人才及其他资源集中起来,提高投资的相对强度;有利于发挥学科优势,促使学科建设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获得快速发展;有利于培养大量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有利于优化教职员工队伍,降低投入产出比,提高办学效益,因此,发展“规模教育”无疑是解决高等院校面临的难题,使高等教育向“教育的可能性边缘”逼近的可行而有效途径。
发展“规模教育”也具有可能性。首先,政府已将“规模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不仅提倡高等学校之间的联合,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予以大力支持。国家实施的“211工程”就包含了“规模教育”的内容,也说明了政府支持发展“规模教育”的态度和信心。其次,高等学校自身对发展“规模教育”有极为迫切的愿望,尽可能地抓住机遇,开展高校之间的联合。近年来各地高等院校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合的实践已说明了这一点。第三,各高等院校的内部改革,多以提高办学效益为中心,这其中也包含了发展内部“规模教育”的改革思路。许多重点大学进行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改革,从实质上看,也是校内“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一种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发展“规模教育”具有切实的、现实的可能性。
发展“规模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促使“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高等教育向“教育的可能性边缘”逼近。因此,“规模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联合,不是机械地把几个大学合并起来成为一所大学,或者把两所地域相近(相邻)大学的围墙拆除合而为一;更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或升格。把几所大学简单地合并起来,从表面看似乎扩大了办学规模,但事实上却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固有规律。例如,某省设想在“九五”计划期间,将三所性质相近的专科学校合并为一所财经大学,并计划在2010年以前把这所学校办成国内一流的财经大学。笔者认为,这样的合并虽然扩大了“规模”,集中了投资,但并不能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规格。最终也产生不了“规模教育”的实际效应。因为这三所学校既无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无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即使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也要到兄弟院校去申请。这些学校合并以后,并不能形成学科优势,不能发挥规模效益。
相邻的大学通过拆除围墙方式而合二为一,原则上虽可行,但由于两所大学历史传统、学风、隶属关系及文化氛围上的差异,合并以后有可能在原来矛盾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矛盾,使新的大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甚至陷入困境。在原来的基础上简单地扩大规模或将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院升大学此类做法,过去也曾有过,造成的不良后果至今仍未完全消除。
笔者以为,发展“规模教育”关键在于坚持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在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和师资队伍的基础上,着重于内涵式发展。按照这样的思路,“规模教育”应当是在一个地区将优秀的师资和管理干部相对集中起来,形成以学术骨干为核心的合理的学术队伍,促使办学效益的提高。这里所说的办学效益,既包含培养的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也包含人才的层次与规格,当然也与投入有关。总而言之,发展“规模教育”就是要提高办学效益,尽可能使高等教育向“教育可能性边缘”逼近。
三
“规模教育”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因而具有突出的经济意义。
首先,发展“规模教育”可以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通过高等学校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目前,高等教育之所以不能处于“教育的可能性边缘”上而缺乏效率,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摆脱计划体制束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世界之中,因此,原先对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做长远规划,然后实施招生和培养计划等做法,正受到严峻的挑战。显然,在整个社会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也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培养人才要考虑供求现状。“规模教育”本身也必须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逐步发展,通过市场来引导“规模教育”的形成,而对各类高校的教育投资也应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
其次,发展“规模教育”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淀。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tz)认为:资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力资本。前者体现于物质产品之上,后者则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它是以劳动者的素质、知识技能或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资本。人力资本唯有通过教育投资才能形成。由于“规模教育”是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强调受教育者观念的转变、思想的学习及思维方式的训练为标志,以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因此人力资本唯有通过“规模教育”才可获得积淀。由于人力是各种资源中最为主要的资源,而且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又远远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因此,通过“规模教育”,可使未来的劳动者整体素质获得提高,各类人才的比例趋于合理,劳动技能得到增强,从而使社会获得更大的蕴藏于人体内的生产力潜力。
第三,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规模教育”,必定推动科学进步,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相结合。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是指以学术权威或学术骨干为核心,集中优秀师资,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从而可以大批地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层次的合格人才。而且,某学科一旦形成优势,对承担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科研课题,解决科学技术领域内生产实践中的难题,客观上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实现规模效益递增,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当然,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学科优势的高等院校,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
第四,发展“规模教育”可以集中资金,相对提高教育投资强度,减轻财政压力。高等学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结合,获得资助。在投资强度提高,经费宽松的前提下,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就可以得到改善,高等学校面临的问题可逐渐解决。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知识分子待遇的提高,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会向高等学校流动,高等教育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道路将是必然的。
四
发展规模教育,还能促使高等教育提高效率。前已述及,“教育的可能性边缘”是指可以被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的各种组合的外部界限。且说明一个基本事实:能够培养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的全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由此迫使我们必须在各种人才中间进行选择。换句话说,我们在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培养多少、为谁培养、如何培养”这三个基本教育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对稀缺的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显然,从宏观上把握这些问题是极为复杂的。但我们可以仿照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将其简化。假设需要培养的人才仅有两类,一类是目前非常热门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另一类是相对冷僻的农林类专业人才。
若全部教育资源用于培养财经类人才,每年所能培养的人才则有一个最大数量,例如20万人。在另一极端情况下,假设所有教育资源均用于培养农林类人才的话,那么,每年所能培养的人才的最大数量设为15万人。这是两种极端的可能性,在其间肯定存在着其他可能性。如下图所示
教育可能性边缘曲线
X轴表示财经类人才的年培养量,Y轴表示农林类人才的年培养量,坐标单位为2万人。假设存在一组可能性选择,财经类与农林类人才的组合为:(0,15)、(4,14)、(8,12)、(12、10)、(14、8)、(16,6)、(18,4)、(20,0),分表对应于图中的A、B、C、D、E、F、G、H各点。我们可以在这些点之间填上许多新点,或者用光滑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教育可能性边缘”曲线。在这条曲线之外的K点及其所有的点为“不可能”区域,曲线之内的I点及其所有的点表示高等教育缺乏效率。唯使高等教育处在这条“教育的可能性边缘”曲线之上,高等教育的运行才是有效率的。有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通过统计分析和预测,分别作出文科与理工科或某一专业内部不同层次人才的“教育可能性边缘曲线”,这项工作可以按照经济分析方法在计算机上完成。从目前高等教育现状来看,我们仅仅通过观察就可以断言:我们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处在“教育的可能性边缘”之上,是缺乏效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各个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育经费短缺和人才流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高等教育的摊子铺得过大,以致于许多院校办学条件极差,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培养不出合格人才。换句话说,我们的高等教育没有把有限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集中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因而客观上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规模教育”要求按照市场机制和教育规律,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有机地组合和配置起来,以便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发展“规模教育”,还应建立优胜劣汰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实现高等教育的动态管理;要求政府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对高等学校进行宏观调控。如果高等学校能够在市场的引导下,自觉地发展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规模教育,势必会形成自发的人才堆加和资金集中过程。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自然选择,一些院校或某一院校的有些专业会被淘汰掉。这些院校或专业的优秀教师会流向形成规模的大学或学科,水平较低或者学无所成的教师则会随着学校或专业的淘汰而另谋出路。当然,发展“规模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也必须稳往一头,放开一片。基础学科、师范院校、国防院校,国家必须重点保护,其他院校、其他学科,随着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而引入市场机制,着力发展“规模教育”。毫无疑问,“规模教育”必然导致我们的高等教育逐渐向“教育的可能性边缘”逼近,与“规模教育”密切相关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也会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充满活力且具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