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几点体会论文_罗燕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几点体会论文_罗燕

三六三医院 罗燕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急诊科收治患者84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根据急诊分诊安全模式实施情况进行分组,实施前设定为对照组(42例,常规安全管理)、实施后设定为试验组(42例,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24%)显著较对照组(78.57%)高,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显著较对照组(14.28%)低,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结论:在急诊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ZM

急诊科室病种繁杂,患者流动量较大,且病情危重且变化较为突然,死亡率较高,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在急诊科室患者抢救中,急诊分诊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且高效应对多种公共卫生事件和意外突发情况,分诊管理工作直接影响患者救治效果,需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 [1]。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针对性较强,应用价值较高,更利于保证患者安全,确保救治工作顺利开展。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探究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情况,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急诊科收治患者84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根据急诊分诊安全模式实施情况进行分组,实施前设定为对照组,实施后设定为试验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3-60岁,平均(41.63±3.81)岁,其中脑出血14例,头部外伤17例,其他外伤11例;试验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24-60岁,平均(42.13±3.79)岁,其中脑出血13例,头部外伤17例,其他外伤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存在差异,但P>0.05,不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可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安全管理,患者入急诊后,分诊护理人员简单询问病情及病史,做常规检查,确定就诊方向,指导患者就诊;试验组给予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改善工作环境,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对急诊、分诊等区域进行划分,做好标识工作,避免患者误入急诊,同时在急诊进行分区就诊,将各个诊室和功能区域标记清除,在分诊处醒目位置放置流程图和急诊告知书,具体内容简单明了,缩减就诊时间;护理人员考核与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了解分诊工作质量,对不合格问题予以重点分析,制定培训改进方案,以技能培训和综合素养训练为主;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创建急诊分诊管理软件,待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瞳孔情况、神志状态、脉搏、体温、血压和呼吸情况,录入系统中,根据上述指标系统自动计算早期预警评分,打印结果贴于患者病历上,以此开展针对性护理,对于总分超过6分或者单项为3分的患者,需立即进行治疗;强化风险防控工作,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医疗纠纷等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能,抑制感染发生。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评估比较,评估使用《急诊科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本院自制),包括:护理效率、护理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环境等,以分值评估满意等级,满分30分,0-10分为不满意,11-20分为满意,21-3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为后两者占比之和[2];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比较,包括:感染、坠床和护患纠纷。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通过分析 值进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24%)显著较对照组(78.57%)高,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度 试验组 42 2(4.76) 17(40.48) 23(54.76) 40(95.24) 对照组 42 9(21.43) 14(33.33) 19(45.24) 33(78.57) -- -- -- -- 5.126 P -- -- -- -- 0.024 2.2不良事件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显著较对照组(14.28%)低,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详见表1。

表2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感染 坠床 护患纠纷 发生率 试验组 42 0(0.00) 1(2.38) 0(0.00) 1(2.38) 对照组 42 1(2.38) 2(4.76) 3(7.14) 6(14.28) -- -- -- -- 3.896 P -- -- -- -- 0.048 注:并发情况按1例统计。

3.讨论

急诊科室在医院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且患者流动性较大,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应注重分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此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可保证分诊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应用价值较高[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在急诊分诊工作开展中,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具体诱因与环境因素、工作内容、患者及家属和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相关,为了抑制风险事件发生,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系统调整,结合科室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严格分区,确保患者入院后及时分诊就诊,并做好预警评估工作,及时了解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处理,同时强化护理人员培训和危险防范意识培养工作,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养,提升危险防范能力,进而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在急诊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冯静. 流程再造在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4):163-165.

[2]朱丽燕, 黎春常, 李艳敏, 等. 急诊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在急性胰腺炎病人分诊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6,30(1):78-79.

[3]谢靖.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19):2332-2334.

论文作者:罗燕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几点体会论文_罗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