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银行的国际经营战略_中国建设银行论文

论建设银行的国际经营战略_中国建设银行论文

论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银行论文,经营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要求

(一)参与国际市场要求建设银行进行国际化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进出口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由1978年的4.7%,上升到1993年的38%。这一指标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水平。去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国资本输入国。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全面接轨,客观上对我国的金融业的国际化创造了机遇,要求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发展开放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1.我国迅速增长的进出口贸易,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这些服务包括贸易结算、外贸信贷、贸易担保、外汇买卖、套期保值、互换交易、逃避汇率风险等业务,通过这些业务,支持、服务和推动我国产业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并取得贸易比较利益,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超到促进作用。从现在到2000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将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到本世纪末,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000亿美元,这既对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为其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大力发展的契机。

2.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和形式的增多,也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我国在1993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外国资本输入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1993年全国利用外资389.6亿美元,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为275亿美元,比上一年成倍增长。外资流入我国的规模和方式仍然在扩大。外国资本流入的客观现实需要银行提供配套服务。虽然国际性大银行纷纷跟进,但是,由于是在中国投资,仍然需要我国银行提供有关货币兑换、经营结算、存贷款业务、国际汇兑、人民币配套贷款、投资咨询等业务。而且我国银行要参与国际资本市场,通过组织国际银团贷款,发行国际债券筹集资金,参与国际股市发行H股,用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外国资金,更需要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在这一方面,中国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为建设银行作出了表率,十年来,共筹集资金数十亿美元。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3.我国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迫切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从跨国银行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国内大银行发展为跨国大银行的重要契机是随着本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浪潮,将其国内的经营网络延伸到国外,为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资金和其它服务,老牌的发达国家的大银行经历了这个过程;战后崛起的日本,其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也是在本世纪80年代的企业国际投资热潮中迅速形成的;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地区),进入90年代后,随着企业投资导向的外移,国内大银行也掀起了一股走出边界的浪潮。目前,尽管我国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规模尚小,但是,应该看到发展的势头很猛。从过去十多年世界资本流动的格局来看,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旨在取得比较投资利益优势的资本大进(外国投资的流入)和大出(本国资本流出)的对流格局。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也在步其后尘,我国随着参与国际经济能力的增强,必然也会出这种局面。这就必然要求我国大银行开展国际化经营为其创造条件。

4.国际性商人银行业的需求,也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随我国经济和国际济经济交流的加深,将会在我国的境内出现一批富有的外国商人,同时也会产生一批侨居海外的富有的中国商人,他们的产生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为其提供商人银行服务,建设银行凭借自身在国内的天时和地利优势,为境内的外国商人提供各种管理私人金融和其他资产的业务,同样建设银行也可以凭借其文化、语言及与国内服务网络的优势,为海外的中国商人提供各种管理资产的服务。

5.加强与海外华人经济的融合,迫切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居住在大上陆以外的约5500万炎黄子孙,现已被称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据估计他们持有的不包括证券的流动资产(主国为银行存款),在1990年已经达到1.5~2万亿美元。包括港台在内的亚洲海外华人的“国民生产总值”,据保守的估计,1990年已达到4500亿美元,比同期我国的经济规模还要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海外华人纷纷回大陆导根探亲,开展投资贸易活动,使我国经济与海外华人经济迅速融合起来,这就客观上要求我国银行为其提供各种有利于这一趋势的金融服务,来促进经济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华人经济的发展。

(二)国内金融业的激烈竞争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

1.国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从1979年到现在,我国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已逾300家,营运性的经营机构近100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落户的速度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从近年外资银行集中落户的上海、深圳、厦门、广州等城市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已经对国资商业银行产生了明显的压力。他们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雄厚的资金实力、庞大而高效的国际化网络、善于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等优势,在国际结算、外汇贷款以及为外资企业服务方面已经占据了优势。而在其他的融资和服务方面也存着潜在的竞争优势。目前,我们仍然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在华业务采取限制的政策,不允许他们开展人民币业务,不允许吸收中国公民的个人储蓄存款等。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复关日期的来临,对国内银行的保护性垄断政策,最终必将取消。因为按照关贸总协定对等的原则,不仅我国金融机构可以在金融服务领域享受对方给予的最惠国待遇,而且我国也必须向外国金融机构提供同样的待遇,否则即被认为歧视。在这样的挑战面前,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显露出缺腿状态,缺乏一个完善有效的海外经营系统与庞大的国内经营系统相配套。这就必然在全球网络化的国际银行业运作的格局下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

2.国有商业银行与新成立的其他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自从交通银行于1986年重新组建以来,我国已经成立了10多家小型的商业银行,这些新成立的商业银行在产权形式上大多实行股份制,在经营方式上实行综合经营,在管理上采取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这些由经济体制改革而产生的商业银行,由于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动作,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显示出很强的发展势头和竞争能力。虽然,它们目前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地位尚未构成巨大威胁,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它们将是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统治地位的主力军,面对来自国内同业的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在转换经营目标、经营机制、管理模式的同时,必须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充分发挥大银行的实力优势,以国际化经营的对策来取得国内同业竞争的制高点。通过国际化经营吸取国际大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扩大业务种类,增强融资服务能力,使其真正具有小银行无法比拟的国际性的大银行的实力和地位。

3.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潜在竞争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商品及融资方式的多样化,非银行金融业与银行业在资金的筹错、分配管理等方面必将会产生竞争。我国正在崛起的非银行金融业主要有证券业、保险业、租赁业、投资基金、期货业等。例如去年我国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量已经达3700多亿人民币,证券从业人员达5万多。各家银行面对新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分流的竞争,由于受金融体制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无可奈何。这在客观上迫使其向外扩张业务。

4.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竞争,也要求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由专业银行转变成商业银行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家银行由划地为牢的兄弟关系,转变为业务交叉、共同竞争的伙伴关系。每家银行既要保住原来的业务阵地,又要介入新的业务领域,必须能够提供全能的银行服务。在今天企业日益参与国际市场的开放的经营环境中,不发展国际性业务,不进行跨国性经营,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不可能的。

(三)建设银行自身向国际性大银行发展,也要求国际化经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按其资产和资本规模来衡量,已经被在伦敦出版的《银行家》杂志列入世界500家大银行的行列。然而就其在国际银行业的影响来说,则鲜为人知。其原因是建设银行刚开始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尚未广泛开展国际业务。建设银行活动的范围和影响与其所拥有的资产规模是极不相称的。在中国经济发展对亚太经济及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的今天,建设银行作为一家中国的大银行,其自身的发展战备目标应该成为跨国经营的大银行。

二、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

制定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首先该从实施战略目标的主体状况和面临的经营环境来分析。从建设银行本身的现状来看:1.她正在从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这种过渡使其职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国际化经营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2.建设银行在国内开展国际业务已有七、八年之久,在海外已经设立了东京、汉城、伦敦、新加坡、香港等五个代表外,已经迈出了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从建设银行所面临的国际金融环境来看:1.各国当局对银行业管制的放松为建设银行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金融自由化表现在对外国银行介入本国金融业的限制大大减少;对银行业介入证券业、保险业和日趋复杂的金融市场交易不再严格限制;银行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究,金融工具和金融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自由化为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大交叉创造了非常适宜的条件。2.随着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我国入关的到来,对建设银行跨出国门,广泛发展海外业务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国的银行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营能够受到国民待遇。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建设银行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

任何银行的国际化经营都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广泛在海外设立分、支行和各种附属机构。

2.广泛开展各种跨国经营的资产负债业务和表外业务。跨国经营的表内资产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同业放款,东道国市场的当地放款,国际贸易融资,项目融资,辛迪加贷款、欧洲货币贷款以及股票投资和国际债券投资。跨国经营的表内负债业务主要有欧洲货币存款,东道国当地存款,银行同业借款,银行系统的内部的资金往来和在金融市场上发行票据和债券。应该指出的是,进入90年代以后,银行跨国经营的资产负债业务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产和负债业务都呈现出票据化和债券化。表外业务是指对银行产生收入的资产负债表外的其他金融业务活动。这类业务活动基本上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反映,其范围包括:(1)承诺与或有负债。如:负债的普通担保、银行承兑担保,可为贷款和证券提供金融担保的备用信用证、属约担保书、投标担保书、与交易有关的担保书和用于特别交易的备用信用证、循环信用额、互惠存款协议、购回协议、票据发行便利、汇票承兑跟单信用证、追索权的资产销售等等。(2)有关利率和汇率的各种远期、期货、期权、掉期、互换、逆向等各类型的交易活动。(3)证券的承销及经纪业务。(4)各种金融服务业务,诸如:与贷款有关的出借业务,贷款组织等服务,信托与咨询服务,有价证券管理,安排企业合并与接管,不动产管理,养老金计划管理、离岸金融服务,经纪或代理服务,进出口服务等等。

3.有机地将国内机构与海外机构、国内业务和海外业务结合起来,协调运转,成为一个统一地在总部指挥下,机构复盖全球各地、因地制宜地广泛开展各种业务,协调一致提供高效服务的跨国经营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合理的配置银行的资金、人才;有效地分享全球性的经济信息、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优秀文化;大大地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在对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起步务件和所处的环境,与国际大商业银行全球化经营的模式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为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构造一个战略性的目标,即:

建设银行经过未来20年的国际化的发展,按照国际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经营网络,全面提高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的能力、规模、质量、效率以及在世界银行界的竞争地位,最终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银行。

这个战略目标包括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上方面:

1.经过20年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建设银行应该按照办成国际化大银行的要求,彻底转变经营机制,建立起一套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经济运行的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

2.建设一个全球性的经营网络。有步骤地在全球各金融中心,各地区广泛设立各式各样的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形成一个与国内体系相互呼应的、以东亚、东南亚、西南亚、独联体和东欧、西欧、北美、以及南美为区域化管理对象的全球性的经营网络。

3.具有广泛参与各国融资活动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参与金融市场交易,因地制宜地开拓新的业务,大大提高资产负债的规模和表外业务活动规模。并且以雄厚的实力和优质的服务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使国际业务能够达全部业务的50%以上。

4.综合素质有个较大的提高,培养和造就一批主宰21世纪银行业发展趋势的银行家,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广泛吸收各国先进的文化和管理制度,创造出丰富多采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大大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5.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建设银行的国内外机构的经营效率应该达到国际化水平,盈利水平应该达到同业的平均偏上。

三、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措施

建设银行正在从传统体制下解放出来,逐步转变成为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职能与机制方面,还是在海外机构与业务发展方面,都离其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相距甚远。因此可知,建设银行国办成在国际银行业有影响的跨国银行将有一段比较漫长的道路,决非一朝一夕之事。尤其应该看到,在当今高度激烈竞争的国际银行业,建设银行要大规模地打入国际金融市场,广泛开展国际化经营,遇到的困难将比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要大得多。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有步骤、有准备、妥善地进行开拓。

(一)境外机构与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

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核心是境外业务的发展。境外业务的开拓包括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的建立,境外业务种类和业务规模的扩张,以及外经营功能的健全和完善。境外业务的开拓受制于建设银行自身的素质、业务经营的基础和经营机制,也受制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程度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中国银行业的关系。基于我国银行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战略选择中,必须采取扬长避短,稳步发展的策略。即:从金融关系比较密切的周边国家和金融中心设立代表处起步,逐步扩展到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和华人聚居区设点;从筹资业务开始,逐步拓展其他业务;从专业性经营为主,渐渐向综合型经营过渡;低姿态积极界入,避免正面竞争与过度宣传。

1.境外机构网络发展模式的选择

境外机构网络发展模式的选择包括建立什么机构,在什么地区设立机构,达到什么目的以及向下一个部署发展的趋势。就一家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银行来说,可供选择设立的机构有:代表处、分行、附属子公司、附属银行、银行集团等。机构选择的依据是东道国的法律、本银行的战略、规模、国际经验、国内国际业务性质以及目前的人力资源。就建设银行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期来说,首先应该选择在各地广泛设立代表处。其原因是代表处的设立一般受东道国的限制较少,易于批准;代表处花费较少;国际化经营开始时业务量小,代表处可以满足最初阶段的机构功能,如与当地政府、同业和企业保持联系并发生业务,收集当地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信息,为全行培训国际金融市场的专业人才。当境外业务发展顺利,并需要开展实质性业务经营时,建设银行就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务件成熟的代表处升格为分行,同时,也可以在金融中心或者贸易中心有步骤地设立分行和各种具有专业职能的附属机构,分行是总行在增多上机构设点的高级机构组织形式,是总行的经营网络的主体部分,一般既受本国金融当局的管理,又受东道国法律的约束,从事各种法律允许的银行业务。其他附属银行、合资银行、附属子公司、经理处、集团银行应该在分行业务正常开展以后,根据各种特殊的经营要求和所在地的法律限制设间接性营业机构,随着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深入进行,这些附属机构的数量将越来越多。境外机构网络最终应该成为一个代表处为先行,以分行为主体,以各种附属机构为补充的跨国经营网络。

从机构设立的区域来看,建设银行在国际化经营初期的机构布局首先应该集中在以下三种地区。(1)国际金融中心。由于建设银行自身的国内业务重点是为建设项目融资,国际化经营的突破口应该选择从国际本市场为国内经济建设大规模地筹措建设资金。为此,网点布局的重点应该放在东京、香港、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卢森堡、巴黎、米兰、苏黎世、纽约、巴林等国际性或地区性的金融中心。(2)周边贸易国家和世界性的贸易中心。我国从80年代与周边国家建立起来的经贸关系,步入9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新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周边国家直接投资的流动,建设银行应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布点,积极提供融资和各种银行服务,开拓周边国家的金融业务。(3)海外华人聚居区。如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北美华人聚居区、欧洲华人聚居区以及其它华人聚居区布点,建立起海外华人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各种经济交往关系。经过10年的重点开拓后,随着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实力的增强,进一步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起各地区遥相呼应各种机构成龙配套的全球性的营运网络。

从境外机构设立的目的来看,国际化经营的初期,建设银行境外的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总行与国际市场联系的桥梁,为进一步参与境外市场建立滩头阵地。第二个阶段,完成在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布点的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有选择地开展国际银行业务。第三个阶段,以全球网络化的经营组织为保证,广泛开展各种金融业务,使境外经营的规模和收益逐步向国内经营的规模和收益逐步靠拢,实现跨国经营的目标。

2.境外业务发展模式的选择

建设银行境外业务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境外机构网络发展模式的选择是相互适应的。建设银行境外机构设立的起点是办事处,再发民为分行及附属机构,由点到面,再进而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建设银行的境外业务开拓程序也必然是由业务联系、信息收集传递为起点,向最迫切开展的专业化业务经营发展,进而最终实现综合型、多功能的跨国经营目标。因此,建设银行境外业务发展模式应该选择由于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由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转变,由面向国内经济建设服务为主向面向国际经济发展为主转变的客观过程。在境外经营规模扩大的基础上,逐步扩张业务种类,最终实现经营的多元化格局。其具体步骤为:

首先,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周边国家、贸易中心和华人经济区积极开设代表处,与当地经济建立广泛的金融联系,收集国际金融市场和当地经贸投资信息,作好开拓具体业务的市场调查研究与准备工作。一般来说这个阶段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第二阶段,以为国内建设在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筹集资本为核心,发展有关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1.组织或参与国际辛迪加贷款与转贷款。筹措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出口信贷、政府贷款或者由其组合的混合贷款。参与国际银团贷款,有利于建设银行尽快建立与国际同业间的协作关系,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且能为国内建设项目筹措相当规模的中长期贷款。2.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筹资的重要渠道,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债券筹资规模已经超过国际辛迪加贷款的规模一倍以上。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应该成为建设银行向外筹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3.积极介入国际货币市场。重点利用中期票据、短期商业票据以及同业拆借来筹集中短期资金。4.开办与上述筹资有关的各种风险分散和规避的金融业务,配套服务业务等。

第三阶段,努力开拓与我国国际贸易有关的金融服务。在与我国贸易量较大的世界性贸易中心和周边国家开办贸易型金融服务,如为进出口商提供信贷,办理各种贸易结算,保险,开据跟单信用证,进行贸易付款担保,参与现汇市场交易,利用汇率和利率交易进行套汇、套利、互换、套期、掉期等业务,转移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国别风险。同时,积极开展商人银行(私人银行)服务。

第四阶段,发展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跟进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成长和开放,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进入21世纪后,国际间的相互投资比现在将会流动性更大。因此,我们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推动对外投资。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协助我国的企业走向国际大市场,推动其发展成为跨国企业。为此,建设银行应该在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经营的集中区设立分支机构,提供对外投资跟进型的融资、结算、汇款、保险、租赁、担保以及其他配套服务,为我国企业外向型经营提供综合性的配套服务。

第五阶段,全面开展各种银行业务,形成业务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因地制宜的综合性经营体系。

(二)国内机构国际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

建设银行国内机构的国际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其重要性和战略目标实理的艰巨性都与境外机构和业务发展的战略是无与伦比的。不过,建设银行的国内的国际业经营开展得比境外业务要早些,相对于国际化经营的国内目标则更接近些。国内机构国际业务发展的战略措施主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深入地支持我国企业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为之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建设银行的各家国际业务部和中国投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应该努力为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对外经济合作项目,对外投资项目提供融资结算、外汇买卖、套期保值,和其他各种银行服务。建设银行发展客户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三资企业、股份企业、乡镇企业和私人企业,原因是中国银行依靠过去的垄断优势占有了几乎绝大部分的具有涉外业务的国营企业。若建设银行能够抓住非国有经济,就能抓住下个世纪的国内竞争优胜权。因此,应该尽力争夺非国有企业的经营业务。

2.为承接国外融资贷款提供境内服务。这一方面包括选择优秀的贷款投资项目,提供配套的国内建设资金,提高对项目运作的管理能力,负责按合同收回投资与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值得指出的是建设银行应该以市场经济的准则和商业银行的身份进行项目管理,以便彻底根除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经营机制,保证建设银行用境外融资贷款建设的国内项目的成功率。

3.为国际商人和国际投资者提供广泛的优质的私人银行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

标签:;  ;  ;  ;  ;  ;  ;  ;  ;  ;  ;  ;  ;  

论建设银行的国际经营战略_中国建设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