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用链的乡镇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防范_银行论文

基于信用链的乡镇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防范_银行论文

基于信用链的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防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村镇论文,防控论文,信用风险论文,信用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形态,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即能否在风险可控与可承受前提下实现业务快速发展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由于村镇银行与农户、中小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村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信用风险最为突出。因此,本文以信用链这一视角探寻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与防控。

      一、基于信用链的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村镇银行信用链是指以村镇银行为中介所链接而成的存款方(信用提供者)与借款方(信用获得者)之间的信用关系链条。其中,银行、存款方和借款方作为信用主体统称为节点单位,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为信用关系。若节点单位间缺乏信任,信用链就会发生断裂,甚至沿相应产业链或产业网络传染而造成信用危机或金融危机。广义的村镇银行信用链还应包含政府、发起行、担保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等相关环节的信用关系,本文不作考虑。

      1.信用链缔结期-信用风险潜在

      信用链缔结的过程包含存款方—村镇银行和村镇银行—借款方两条子链的缔结。作为信贷市场上连接存款方和借款方交易的中介,村镇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的利差来获取收益,因此,存款方—村镇银行子链的缔结是村镇银行—借款方子链缔结的基础。

      当存款方将自己的货币资产委托给村镇银行后,二者就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存款方的数量越多且金额越大,存款方—村镇银行信用子链就越长越粗。这一子链建立的条件是存款方对村镇银行的信任,而且只有存款方按照存单类型和需要提款,才能避免所有存款方同时取款造成挤兑风潮,因此,在这条子链中,存款方占有主动权,村镇银行必须通过自身良好的信用和优质的服务质量来吸引存款方,而存款方对村镇银行的信任程度取决于村镇银行能否满足不同时刻存款方的提款需求即守信概率的大小。在现实情况中,因为村镇银行为新生事物,在当地农户和中小企业心中的认知度远比不上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公众对其信任度并不高,大部分处于观望态度,在村镇银行的存款中,70%左右还以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存款支持为主。因此,目前阶段下村镇银行信用链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借款方。下文提到的信用风险形成及暴露也主要从借款方分析。

      当村镇银行将货币资产让渡给借款方后,二者也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这条子链中,村镇银行由债务人转变为债权人。村镇银行—借款方这一子链的构建以村镇银行对借款方的信任为基础,且村镇银行对借款方的筛选和监督应该是高效并低成本的。只有借款方都依合约规定按时还款,这一子链才能更加稳定。

      在县域市场中,由于农户或中小企业缺乏财务数据或报表、信用评级等“硬信息”,在贷款申请阶段,村镇银行对借款方的资格审查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果农户或中小企业隐藏不利信息,甚至伪造或粉饰各种资料,足以使村镇银行对其实际风险状况判断失准,造成错判及错贷。因此,村镇银行信用链的缔结期也即是信用风险的潜在期。

      2.信用链维系期-信用风险形成

      信用链维系期是指村镇银行将货币资产让渡给借款方后到借款方还款之前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信用风险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由于村镇银行的贷款金额一般都为20000元以下,这种小额贷款不需要农户或中小企业提供抵押物等,而主要以借款方自身的人格信用为担保,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借款方的人格信誉属于道德范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中国农村的信用制度也并不健全,如果借款方信用意识淡薄,很容易产生逃债、赖债的心理。

      其次,村镇银行在贷出款项后,由于人力、财力的制约无法实时监控资金的去向和用途,如果借款方缺乏信用,很可能不按照合约进行·生产或投资,而从事其他可能具有更高收益的活动,这些活动也往往伴随更高的风险,从而加大借款方难以归还贷款的概率。

      再次,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自身就具有较大风险。一旦借款方的收入因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受到致命打击,其对信贷资金的偿还就可能失去保证。另外,农民具有群居的特性,而且处于同一区域的农户或中小企业在农业生产或经营项目上具有趋同性,贷款类型和地域上的集中也会导致风险难以分散。

      3.信用链瓦解期-信用风险暴露

      信用链瓦解是指信用风险的爆发,即在贷款合约到期时借款方失信没有偿还贷款,如果借款方失信达到一定规模,还可能引发信用链网络的断裂造成信用危机或金融危机。信用风险的暴露可划分为主观信用风险和客观信用风险,其中,前者由借款方的还款意愿低下引发,亦可称为主动违约,后者因借款方还款能力不足造成,亦可称为被动违约。整体而言,除了因自然环境原因导致存款方经营状况恶化而无法偿还村镇银行贷款外,其他原因都可归结于借款方的信用缺失。如在尚有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仍选择拖欠或拒还村镇银行贷款,或因习惯性认为村镇银行贷款为政府的扶贫款而不需偿还,或因参与高风险的生产投资项目失败而丧失还款能力,甚至或因其他借款方拖欠贷款而引发示范跟风的连锁效应,导致拒绝还款率显著提高。

      如前文所述,村镇银行信用链从缔结到瓦解的过程也即是信用风险潜在到暴露的过程。虽然信用风险蕴含于各个时期,但如果信用主体具有较高的信用水平,则可以大大降低信用风险产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一般而言,在某一特定县域内,村镇银行信用链是由一家村镇银行和若干个存款方与借款方构成,由于目前存款方以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主,基本不存在信用风险,所以村镇银行信用链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村镇银行—借款方这一子链中,因此信用链的稳定程度也主要由借款方信用水平来决定。每一个借款方都与村镇银行构成一条信用链,他们间信用关系的共同作用决定着整条信用链的有序程度。当所有借款方的信用度均最高时,信用链达到理想状态最稳定。随着借款方信用度的下降,信用链稳定程度也随之下降。而且,借款方信用度的变化受到乘数效应的影响,即一个借款方信用度的波动可能会引发一群借款方信用水平的改变,从而导致信用链的断裂。

      二、基于信用链的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控

      借款方的信用度影响着村镇银行信用链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因此,如何提高和保证借款方的信用度是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控的关键。本文从激励和约束角度提出三种防控策略:

      1.建立基于重复借贷的信用链

      重复借贷是从激励角度有效提高借款方信用度的途径。村镇银行的设立主要是满足当地居民的资金需求,在固定的县域环境下,村镇银行易于与借款方进行长期、多渠道的接触,从而积累有关借款方的“软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重复借贷,甚至给予按时还款的借款方一定的利率优惠或增加其授信额度,可以积极促进借款方的生产热情和扩大借款方的生产范围及能力,使借款方运用贷款资金劳作经营获得的收益远大于需要向村镇银行支付的利息,从而提高借款方的守信概率。

      如果借款方与村镇银行只发生一次借贷行为,那么对于借款方而言,其赖账或不还款将为最优策略。而通过建立重复借贷信用链,借款方将更多考虑其贷款的长期收益而非短期收益,因此而产生信任机制。

      2.建立基于人缘地缘担保的信用链

      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基于人际关系的特殊信任,即对有密切交往的人具有较高信任度。而村镇银行的借款方一般都为某一县域内的农户或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人缘关联和地缘关联,易于形成基于相互担保的信用链。例如著名的格莱珉乡村银行,其专门针对穷人发放小额贷款,但还款率高达90%以上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实行联保贷款,即若干农户自发组成贷款小组向银行申请贷款,若小组中某个或某些农户因故不能偿还债务,小组的其他成员则负有连带偿债责任。

      互保的引入可以使不同的借款方之间增加相互承担偿债责任的义务,这种监督约束机制的形成,可以通过补充增信因素来提高借款方的信用度,从而防范道德风险、避免逆向选择,使村镇银行信用链更加有序和稳定。

      3.建立借助第三方力量的信用链

      因为借款方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村镇银行开展的小额信用贷款一般都不需要抵押物,所以一旦借款方违约,村镇银行也无法获得相应补偿。在诚信文化并不彰显的农村地区,违约行为所带来的负罪感和心理影响较弱,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来防控信用风险。

      独立于村镇银行与借款方交易关系的外部力量即第三方力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产生的强制力;一种是由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产生的强制力。前者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征信制度建设,对失信者加强法律惩戒;后者可通过推进借款方信用意识培训工作,使其认识到村镇银行的小额信贷不是无偿的赠予,而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经济行为,通过培育农村地区良好的信用文化,使借款方以懒散好赌、赖债拖欠等不良行为为耻,以诚实守信、勤俭持家为荣。第三方力量的加入还可以有效促进重复借贷和农户互保贷款的发展。

      本文从信用链的视角详细分析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过程,进而提出了三种防控策略:其一,通过建立基于重复借贷的信用链,增强借款方的道德自律和守信度:其二,通过建立基于人缘地缘担保的信用链,加大借款方之间互为监督的约束力;其三,通过建立借助第三方力量的信用链,引入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产生的强制力。

      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的存款在成立初期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和地方企业支持,因此本文主要以借款方信用度为考量。如何打造村镇银行品牌,调动农户的存款热情,提高农户对村镇银行的信任水平,并深入分析信用度的诸多影响因素,将是今后研究可以加强和扩展的方向。

      联系电话:010-52480188

标签:;  ;  ;  ;  ;  ;  ;  ;  ;  ;  

基于信用链的乡镇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防范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