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媒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设计
冯 洁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 404000)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明确互联网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使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相关创新要素应用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有效创新。
关键词: 互联网媒介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模式 设计创新
文化为民族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升华都伴随文化进步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能够反映出中国特有的传统观念及思想意识,有效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突出的指引作用,使中华民族形成包含多种内容在内的传统美德。中华优秀文化属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家治理理念来源。高职教育属于教育的重要场所,高职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而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1]。
一、互联网媒介基础上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势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的精神财富,在互联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各个地区的博物馆等机构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但是这一阶段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当前很多人在互联网络平台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学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在教学传统文化时,在互联网教学基础上将传统知识内容和当前时代背景综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者。
80例咽喉炎患者一共检出病原菌10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比例为19.00%,主要有3株粪肠球菌、3株表皮葡萄球菌、4株肺炎链球菌以及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1株,比例分别为3.00%、3.00%、4.00%、8.00%、1.00%;革兰阴性菌81株,比例为81.00%,主要有12株鲍氏不动杆菌、13株铜绿假单胞菌、16株大肠埃希菌以及29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他11株,占总菌株的12.00%、13.00%、16.00%、29%以及11.00%;革兰阴性菌菌株显著数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统计结果见表1、图1。
(一)互联网时代能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
在知识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络成为当前人们生活和工作及学习中比较重要的工具。互联网络在社会各个方面得以有效应用时,能够帮助人们及时便利地对社会发展情况加以了解。就是说在没有有效应用互联网络时,也就无法与时代同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充分受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生产力的变革本质上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在对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适应的基础上,教育教学方式需要充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在创新和发展时,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相对于教师教学方式较为落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和知识时代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但是和信息互联网时代之间的差距却是比较远的,使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在与互联网时代保持一致时,不断实施教学模式变革和完善[2]。
[10]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advances in technology(选自 Halliday&Matthiessen 2004/2008:656-657)
(二)互联网时代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根本始终是创新人才和创新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竞争,在相关模式基础上实施有效教学,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重要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比较多创新人才培养因素,在将这些因素挖掘出来之后,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必要的借鉴和根据。在互联网时代挖掘这些信息内容时,为教育教学服务,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使得这些人才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在互联网媒介的基础上有效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因素,使得人才培养效果凸显出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和发展,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3]。
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网络编辑软件的基础上整合海量信息。
每年年末,美国eschool News编辑部都会评选出影响力比较大的教育技术和新发展,评价和宣传APP辅助传统教学对教育革新事业产生的推动作用。2014年,应用移动设备时,移动学习在这一评价中占据比较领先的位置,移动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多的选择,对于个性化教学模式发展存在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提升。安卓平板电脑等工具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日益普遍,学生手中的移动工具得以增加,学校教师在应用新技术辅助教学的基础上,使得学习趣味化和智趣化等特点能够有效凸显出来,对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二)借助APP辅助传统教学,优化移动学习资源。
一些教师在备课传统文化教学时,主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参考书目或网络资料等实施备课和课堂教学,在PPT形式基础上,以文字和图片等形式充分展示出来,这一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及信息静态展示等内容有效融合在一起,即使其中存在动态视频的展示教学形式,展示时主要是单一视频顺序播放,而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研究中认为智慧主要是从实践中得到的,学生学习知识内容时,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认知活动中,使信息内容对学生的细胞产生刺激作用,对学生思维活跃程度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储和提取知识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好奇心及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产生比较多的学习内在驱动力。因此,动态呈现知识和信息时,教师主要在互联网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寻找更多信息和工具实施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完善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
(三)传统节日走上网络,丰富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模式。
随着传统节日逐步被认定为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具有的社会教育作用得以凸显出来,但是仅止步于此还不够,需要将此作为重要契机,深度挖掘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主要基点,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不断提升,传统节假日时,多数学生通常会选择和家人团聚或者旅游,另外一些学生会选择留校学习或者勤工俭学,甚至一些学生在节假日时无法体会到文化意义,不能了解设置这一节日的深层含义。传统节日通过网络渠道传承和发展,主要是网页上对传统节日来源的介绍及相关故事图解等,对学生讲解和普及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内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开展较多和节日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和经历节日场景,并且将这些场景拍成照片或录成视频,传到网络平台和人们分享。促使学生享受节假日这一空闲时间时,有意识地体会和品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魅力[5]。
(四)在互联网媒介基础上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和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传统文化重视自学能力的创新因素,教学传统文化时,有效应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师作为引导者,教学传统节日相关知识内容时,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出任务,让学生自行在互联网络中寻找任务相关资料,解答问题时,需要教师将教学任务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在自行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业进步和有所收获的目的。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时,需要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有效培养。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时,教学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信息内容搜索能力和问题提出及解决的能力。在培养这种能力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互联网对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等存在比较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和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可以通过网络编辑软件,使得互联网中大量信息内容得以动态整合处理,并且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同时在APP辅助传统教学和传统文化教学网页设计的基础上,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学习途径加以扩展。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比较漫长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寻找高职学生喜闻乐见且乐于参与其中的模式,教学传统文化课程时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为了了解高校图书馆开展“互联网+”阅读教育的现实需求,就需要先了解其现状中的不足,根据不足提出相关的改善需求,使得本文分析可靠性、准确性更高。
参考文献:
[1]魏艳伶.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7):113-114.
[2]魏艳伶.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174-176.
[3]张鸿谋.“互联网+”下传统文化“热”传播中的路径创新[J].中国记者,2017(1):118-119.
[4]王丽.“互联网+传统文化”融合时代的发展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8(9):174-175.
[5]周刘波,刘航.“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建构[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6(10):30-31.
[6]吴凡,宋金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融合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12(35):318-319,351.
[7]姜学斌.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价值解读[J].文史研究,2016(03):76-77.
标签:互联网媒介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设计创新论文;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