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电运行做为用电环节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运行中发生由误判断而引起误操作、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误动或拒动,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因此,加强变电所的安全运行管理,避免任何不规范的行为和电力事故的发生,以及保证变电运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变电运行是电网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分析了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
由于国家经济越来越好,电网的安全运行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电网安全的最前线的变电运行,其运行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这要求变电工作者必须严格注重设备的负载能力,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和检查,仔细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变电运行工作中,除了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还要把当天运行方式了解的一清二楚。由于电力工作的重要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一直都是每个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信条,每次安全问题的提出,就被认为老生常谈,但实际上,电力责任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一、变电运行是电网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
安全生产是电网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当前电力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电网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变电运行的重要性是由其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站担负着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变电运行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执行者。在运行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人身、企业乃至国民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轻者损坏设备造成停电,重者造成人身触电和系统瓦解。如何对变电运行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摆在电力生产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电网的日趋复杂、变电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和社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方面更赋予了新的内容。
二、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操作失误与错误
变电操作员是保证变电运行的直接执行者。由于变电运行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所以在变电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人员操作错误或与失误是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引起错误操作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等。
2.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隐患
在我国变电工作中,由于变电运行管理的失误,导致了许多事故的发生,这主要表现为管理比较混乱,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不足,发现安全隐患时,处理不及时,处理措施不得力,从而导致了各种安全管理隐患。其次是变电所运行管理工作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种规程和各级岗位责任制,培养合格的运行人员。变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方针,在一切生产、基建和经营活动中,没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从而为埋下了各种安全隐患。
3.缺少员工安全培训
职工培训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职工安全素质及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工作要求,没有真正使安全制度、要求和措施深入职工日常工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过去长期养成习惯性违章行为未得到根本性纠正。
4.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
电气设备从出厂到安装投入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老化,超过使用寿命年限,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变电运行涉及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改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强化变电操作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2.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现场安全防护的硬件配置是安全生产的最后屏障,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安全工器具的配备是否满足生产需要,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的更换是否及时有效,各类测试设备是否灵敏有效,都需要在落实上狠下功夫。
4.完善技术管理并且加强设备管理
技术管理主要是企业带领员工提高工作技术能力。企业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联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5.定期检修设备、定期对设备运行情
况进行检查定期检修设备、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定期检修设备是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是设备保养重要手段,定期检修和定期巡检有利于及时发现设备的机械故障,及时予以排除,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6.将安全文化融合于各项工作之中
安全文化能有效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变电站员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自觉实现“要我遵章”到“我要遵章”的转变,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变电运行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变电运行的安全状况。定期对于设备的检修、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是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预防措施。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需要不断提高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随时做好设备的检修和保养,才能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运行,为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健康、有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王伟,樊晶晶,胡喆,夏娟.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2 (24) :31-31.
[2]乔峰,宋敏,闫建民.变电运行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3) :173-173.
[3]柳迎春,唐会生.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2) :129-129.
论文作者:高建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事故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变电所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