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道德两难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的有效性论文_张杨

运用“道德两难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的有效性论文_张杨

广西南宁市新民中学 530000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不高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裂等问题,根据中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中学德育的实际情况,试以中学德育课堂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引申运用科尔伯格的道德的道德两难法,通过道德两难教学法的运用,使学校德育贴近生活,真正地实现知行合一,通过这种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具体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加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统一的内驱力。

关键词:道德 判断能力 道德两难 教学法

一、思想品德课堂在学校德育发展中的现状分析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学德育教育都是以识记背诵相关概念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在识记背诵方面我们的德育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在情感体验的方面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学生普遍呈现较好的道德认知水平,但在道德实践面前,容易出现虽然学生整体道德素质良好,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与不协调。鲁洁老师指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在主流方面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种单项灌输式填鸭的德育形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认知的形成。但这种道德教育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落后的、闭锁的、强制的教育传统,它试图借助填鸭的教育手段,使人强制和无自我的接纳和认同灌输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教育模式违背了教学规律,抹杀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而难以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中学生,难以培养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责任行为,从而使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背离。

以上问题终究导致一个结果: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不高,在实际的道德冲突面前,会深刻地感觉到之前所掌握的道德认知的无力与匮乏,甚至将导致道德冷漠。那么究竟如何来面对这一问题,并使其得以解决呢?

二、运用道德两难教学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1.关于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理论。科尔伯格等人批判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既定规范的美德袋式的传统道德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科尔伯格的理论主要针对道德发展水平的儿童阶段运用“道德两难法”,在此作者提倡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适当地延伸与扩展,将“道德两难法”这种方式引入中学德育课堂,以期在增强中学生道德认知的同时,通过贴近生活的方式方法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2.将道德两难教学法运用到思想品德课堂。所谓“道德两难”是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境或问题。按照瑞士学者皮亚杰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真正意义的德育应该把受教育的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道德出发于人的内在需求,要想刺激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否则,学生就不是真正的德育教育的主体。道德两难教学法与传统德育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教学法。它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完善学生的道德推理方式,提高大家的道德判断能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德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单项灌输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改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分裂的现状,将德育由灌输式变为讨论式,将道德认知真正的内化为学生道德情感的内驱力。

3.保证道德两难教学法行之有效的落实。基于以上的思考,道德两难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是老师准备道德两难的素材;二是创设两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在道德两难之中;三是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阶段;四是合作探究阶段;五是道德判断阶段。我们可以看出从准备资料,到分讨论小组,到组织讨论,再到总结引导,无论在哪个阶段,教师的地位与作用都不容忽视,首先,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道德认知水平来设计道德两难情境,其中道德两难故事一般可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可以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两难。(2)可以是当前舆论聚焦的热点问题。(3)可以是创设出相对合理的道德两难问题。

同时,在道德两难情境“模拟”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做好及时恰当的引导,充分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当然,道德两难教学法的实现,不仅是中学德育老师单方面的事情,各学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予以渗透与应用。

在不断完善的道德两难教学法运用过程中,真正地提高中学德育的有效性,促进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早日形成扎实的道德判断能力与完善的道德推理方式,促进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协调统一,切实做到知行合一,进而改善学校德育水平,提高社会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英香 张连珠 浅析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6,(02),411。

[2]王彦飞 刘银行 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断裂的社会学分析[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10),1。

[3]方怀修 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王玉山 学校德育工作及时效性研究[J].宁夏教育科研,第96期。

[5]李戬 学校道德教育重点转向探析[[J].教育论坛。

论文作者:张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运用“道德两难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的有效性论文_张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