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价值:科学发展观的双重哲学维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哲学论文,价值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 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 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以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基础,进一步深 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又以人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将人 的全面发展视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标志,体现了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内在统一。立足 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从科学与价值两者统一的视角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是进 一步解读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理论实质的关键。
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继承前人思想成果、总结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成就、反思发展问题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鲜明地展现出科学的维度。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注: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所谓一脉相承,其基本内涵之一,就是以人类客观的实践活动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 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4—375页。)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实 践生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运动,从而构成了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基础规律,即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状 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应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实现的革命性 变革,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一基本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探求人类 解放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科学发展观正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原则。它提出:“马 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 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 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注:温家宝:“提高 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 它进一步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 展,“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但并不是对经典理论的简单复述,而是在承继前人关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全面阐述了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曾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对 人类社会发展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揭示是建立在对实践及其基本矛盾的正确分析基础之 上的。在古代,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 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生活的实践。这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 级发展。到了近代,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在运用强 大的技术力量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同时,却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自身的 发展陷入困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促使实践的第四个基本形式——生态生产实践 即保护和支持生态环境的实践形式应运而生。当代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由上述四种基本形式所构成的系统。这四种实践产生了社会的基本领域,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人类社会就是由这四个系统所组成的大系统。马克思也将这一社会大系统视之为社会有机体,他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因而,人类社会发展乃是社会有机体各要素交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与结果。在这社会大系统中,诸要素均具有特定的职能作用,并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其中,生态系统是前提,经济系统是基础,政治系统是保障,文化系统是主导。各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便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即:摒弃社会的片面发展,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摒弃社会的失调发展,坚持社会的协调发展;摒弃社会的非持续性发展,坚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置身于当代社会,遵循和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缺少任何一个因素,社会大系统均不可能有序发展。对社会全面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反思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的必然结果。这一传统发展观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后初期,由于经济问题是世界面临的头号问题,因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掀起了一股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主要目的甚至为惟一目的的“发展热”。在传统发展观看来,“发展”就等于“增长”,现代化就等于工业化。这一发展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但由于其内含片面性、极端功利性等缺陷,最终导致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状况,同时带来了自然危机、社会危机、人自身的危机等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积极学习、吸收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文化思想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存在着盲目崇拜、照抄照搬其发展理论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出于急于摆脱贫困急于发展的心情,常常对中央的理论、路线、政策作片面的理解。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GDP增长是第一要务,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其他要素包括生态环境、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等社会发展问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因而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经济总量扩大,轻经济结构优化;重物质财富获取,轻生态环境保护等偏向。2003年非典疫情的蔓延,是这一方面的集中反映。
上述发展问题昭示人们:没有教育、文化、政治、社会诸方面发展做坚实基础,根本 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没有这些方面与经济共同发展,社会将陷入无序和 危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 、全面进步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全面发展的 目标。认识和遵循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规律,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环境的多重关系,确立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平等、文化繁荣、生态平衡等多元的 、综合的指标系统,确保社会的全面发展。
坚持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特别要通过统筹、协调,解决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在社会系统中,只有其各子系统之间有序联系、协调一致,才能使社会系统在运动中不断保持良性循环的活动和生机。否则,社会系统无法发挥其最优功能。传统发展观片 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使得人类社会诸构成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不相适应的情况经常 发生,有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失调现象。如,发展中国家因单一经济的畸形发展而导致 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失调,使这些国家原有社会问题未能缓解,而新的严重问题频频出 现,如贫富两极分化、价值观紊乱、环境恶化等。发达国家则出现了物质的富有和精神 的空虚、经济的繁荣和道德的堕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共存并生的社 会病态。我国一些地区和领域因过于注重GDP、基础设施等硬指标,对促进经济长期持 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以及公共机构和民主化进程等“ 软件”方面重视力度不够,因而出现了发展失调的现象。同时,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 、地区发展持续差距扩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经济 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等发展问题,也日趋严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坚 持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坚持社会的协调发展。正是作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 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协调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协调区域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建设 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 持续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上述论断是我们追求协调发展的实践活动由自发走向自 觉的重要标志。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是对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潮流的积极响应与推进。
如前所述,传统发展观以单一的经济增长为旨归,这必然建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以“恶”的方式对待自然界。于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发展中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日益突出,这既损害了当代人的 发展,又损害了后代人的发展。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引发人们深刻的反思,1978年,世 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呼吁各国“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 需要”,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1986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 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阐述,明确提出环境 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了确保人类的持续存在和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 持续性、社会的持续性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则丰 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为人类实行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广阔前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人均重要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20多年来盛行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部分地区的生态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草地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相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这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二
社会历史的内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并不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前或之外预先存在的东西,等待着人去尊重它,符合它,按它去办事,而是通过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实现的,是植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的。基于此,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 本”,“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 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 科学发展观”,《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这一论断深刻地表明了科学发展观对马 克思主义重视价值关怀这一传统的承继和弘扬,凸现其深厚的人文意蕴,彰显出鲜明的 价值特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中,“社会”或“历史”就是人的价值选择过程及其结果。与费尔巴哈人本学和现代人本主义偏执于抽象的人性和人的价值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客观的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变革来实现人的价值目标。他们提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 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注:《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118—119页。)。与那种把社会发展规律理 解为与人的活动无关的纯粹自然过程的误解相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全部人类活动 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1版 ,第118页。)。所谓社会发展规律,不是什么外在于人的活动的规律,它就是“人们自 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 4页。)。正是人类从事的物质生产的价值选择活动,创造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 况的规律;也正是人类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价值选择活动,创造了上 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同样,对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规律、协调发 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而言,也是不能离开人们对公正、平等社会,对美好、幸福生 活的价值追求,以及为此所进行的价值选择活动的。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从以下方面 全面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内涵。
第一,科学发展观视以人为本为其本质与核心,将以人为本渗透于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之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为贯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主线。以人为本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以物为本”的批判与超越。与科学发展观不同,传 统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物为本,将财富、财富的增长甚至财富的增长速度视为发展 的基本尺度。它意识不到发展的前景和过程与发展主体的价值选择密切相关,意识不到 发展的真正的价值基础。这就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了马克 思曾经指出过的人的劳动及人自身的异化现象,造成人的畸形的片面的发展,成为马尔 库塞描述的单向度的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旨归,必然把以人为 本作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系统地界定了发展主体。在科学发展观看来,发展主体是多层次的,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三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其中,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具有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体的发展、完善,不是损害各个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的发展,而是为各个群体和个体主体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是各个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发展、完善的根本利益所在;各个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的自由发展又是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基础。因而,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价值创造、价值选择过程。只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与利益的选择才能真正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反之,只能挫伤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
第三,明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不仅仅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让人的才能,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曾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在保 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的一种经济形态”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江泽民同志 进一步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 为前提和基础的。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 是一种发展现实,前者就贯穿于后者之中,并通过后者来实现。“从全社会范围来看, 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 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注: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社会生产力和经济 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 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历史上每一重大发展、进步,对人来说都具有某种发展、解放的 意义,是人走向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必要的阶梯。
第四,厘清评价社会发展的价值标准。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各方面工作的实际成效,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在继承邓小平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提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和评价中国社会发展的最高和最终标准。在社会发展中,评价的标准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但归根结底,主体的根本需要和根本利益是评价的最高和最终标准。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 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 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三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中,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并不是像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所主张的彼此孤立、相互割裂,而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我们应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正确解读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辩证关系,从而创新发展观念、破解发展难题,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一,科学与价值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科学与价值之所以能够有机统一,根源于实践的内在矛盾运动。唯物史观认为,实践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内含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的过程,即追求真理的过程。二是人类按 照自己的利益、需要、目的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即实现价值的过程。以实践活动 为基础,社会发展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类社会 发展是社会主体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进程,即合规律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 又是社会主体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过程,即合乎社会主体目的的 进程。这两方面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发展。否则,两方面中 缺少任何一方面,或者仅合目的,不合规律,或者仅合规律,不合目的,都必然导致社 会的停滞甚至倒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科学与价值统一于一体,成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内在统一的进程。一方面,我们要深刻把握和遵循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 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 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 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相反,割 裂科学与价值二者的辩证关系,则陷入认识与实践的误区。片面强调前者而否定后者, 就会导致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无主体的自组织过程;片面强调 后者而否定前者,则导致唯意志论,只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变成空想,成为乌托邦。
第二,科学与价值统一于新的发展模式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提出的,发展最终是使人们享受“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新的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扬弃追求“增长优先”的传统模式,旨在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具体表现为:
首先,由过去的倾斜式发展模式转变为统筹协调发展。过去的倾斜发展,即城市优先于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发展与治理不兼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统一 ,加剧了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统筹协调发展则确立共同发展、平等发展的原则,而不 是区别发展、歧视发展的原则。发达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为代价, 而应当促进和带动欠发展地区共同发展。其次,由注重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社会和人 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增长的目的是提高以 人的生活质量为核心的人类发展水平;增长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增长服务。最后,由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集约型经 济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付出资源浪费、生态破坏 的巨大代价。集约型经济发展则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 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 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科学与价值统一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之中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所在,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如何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将科学与价值统一于党的执政实践是关键因素。一是深入认识和科学地运用党的执政规律。坚持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二是深刻洞察、正确地把握党执政的根本目的。人民群众作为社 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真正主体。以人为本、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必然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规定。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 宗旨,这明确而完整地规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导向和价值标准,即自觉地站在历史的主 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工作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为最高的衡量标准,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 本区别,只有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为人民谋利益的实践中,才能实现我们党执政的价值,巩固执政党的地位。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物质文化论文; 科学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