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输电线路舞动对整个电网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造成相当大范围的危害。控制输电线路舞动故障的措施很多,但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舞动;防治
前言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将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对其的预控,我们必须意识到其带来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化对其的预控,从而确保架空输电线路安全高效的运行。
1舞动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如果导线的舞动幅度相对较大,这时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线路闪络。 由于在多个档距内出现导线舞动,线路一旦出现首次放电的情况, 就可能导致在较长的时间内出现频繁的放电现象,从而使得线路被迫退出运行。损坏线路的绝缘子和金具:导线在舞动过程中在顺着线路的方向会出现来回窜动的现象, 顺着线路的方向悬垂绝缘子串也会随之摆动,进而导致连接处出现滑动摩擦的问题。
2输电线路舞动的特点
2.1 输电线路损失相对严重
通过现场观察输电线路舞动的情况, 螺栓的脱落以及松动问题很容易造成电气故障的发生, 绝缘子以及金属器具比较容易受到损坏, 同时较常见的还有输电线路导线断股以及断线的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输电线路舞动现象出现的时候,往往会造成输电线路多次跳闸,同时也会存在众多的机械事故。 在跳闸现象出现后,相间事故以及单相事故都比较普遍,可以说对于输电线路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
2.2 导线舞动范围较大,频率高
同其他现象相比较,输电线路舞动具有普遍性,一般都是出现在寒冷的季节, 特别是冰霜雨雪以及大风寒冷的一些极端天气中,并且它出现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这一现象的出现还具有全局性,严重时很可能对于周边地区的输电线路都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这样就会存在较大范围的故障。
2.3 同塔多回线路抵御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弱
同塔多回线路同以往的线路相比较, 在同一地理以及气候条件下,它出现舞动现象的概率更大。 这也就是说,一旦同塔多回线路出现了这种类型的问题,机械故障、导线断股以及线路跳闸等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将会更大。
3输电线路舞动原因分析
大部分输电线路设计的负荷都为静载负荷,而当线路发生舞动故障时出现的是动载荷, 这一波动幅度也就相对比较大,这时也就会加大杆塔横担挂线等相应位置的承受荷载,当大于最大的设计荷载时,就将导致线路更大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规划以及建设杆塔过程当中,线路转角的幅度同风向应该是固定的,而实际当中,输电线路出现舞动的时候方向却是不固定的, 这样就可能出现线路转动角度比设计值大的问题, 这样就会使得横担方向承载力要超过杆塔规定的承载能力,进而将会导致其失去平衡,或是发生损坏。
4防治措施
4.1 注重间隔棒的安装
在架空输电线路中,常见的间隔棒主要有相间间隔棒以及线路之间回转式的间隔棒。 就其安装的实践性来看,通过对其安装效果的检验,不仅效果好,而且成本较低。 当安装相间间隔棒之后,能有效的将导线舞动幅度减少,有效的预防导线因靠近而出现相间闪络故障。 而如果是在线路之间安装回转式的间隔棒,主要是将其安装在每相六分裂导线之上,不仅能有效的限力,而且还能将共振作用降低。 因而安装间隔棒是有效预控配电架空线路舞动的举措。 例如在某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区域内结合档距安装导线双摆防舞的间隔棒之后, 由于之前这一线路舞动较为强烈, 最大振幅大于7m ,持续时间高达 10min ,而且由于舞动现象的出现,导致铁塔螺栓磨损严重,金具脱落和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存在导线断股和脱落以及放电的情况, 从而导致线路出现跳闸而不得不终止送电。 而通过安装间隔棒,则有效地避免了之前问题的出现,确保其得到安全的运行。 此外,还可以在间隔棒上安装相应的重锤装置,才能更好地对振动的能力进行吸收和减少。就常见的架空输电线路的档距而言,通过增加安装间隔棒的数量,能有效的将各间隔棒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而更好地预防舞动现象的出现。
4.2 及时消除导线覆冰
由于导线上覆盖冰层也是导致线路舞动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安装间隔棒的同时,还应结合其覆冰的情况,采取诸多机械击打掉落冰块和电流溶解冰块的办法将导线的覆冰情况消除。 其中,电流溶解冰块法,主要是提高负荷电流,以及通过短路电流,确保导线温度得以上升,这样在高温下将覆冰溶解。但是,提高负荷电流主要适应于覆冰形成初期,但是由于其能耗较高, 同时还会降低电压, 因而其主要是作为应急使用措施。 若采取短路电流的方式,就需要结合线路长短和导线材料及其截面积,对短路电流进行计算,且刚好能达到溶解要求即可。 这就需要加强对长时间存在短路电流的系统设备和接线的检查, 并采取单独的接地装置, 并及时的观测冰融化的情况,一旦冰从导线上开始脱落之后,就需要及时的将熔冰清理,能有效的确保其清除效果,但是必须确保线路不通电,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4.3 坚持五字方针
所谓五字方针,主要是“避”、“抗”、“融”、“改”、“防”。 所谓“避”,主要是对其线路合理规划,避免处于大风区域和覆冰区域。 所谓“抗”,主要是抗舞动,尤其是在容易发生舞动的区域,应将横风线路档距减少,并将线路耐张段增加。 所谓“融”,主要是上文中提到的电流溶解法和机械除冰。 所谓“改”,主要是在舞动线路区段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补救, 强化登杆塔检查工作的开展, 查明受损情况, 并针对性的改进和处理。 所谓“防”,主要是预防为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检查和预防。
结束语
我国是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多发区,现阶段,导线防舞动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真正从理论和实践解决输电线路导线舞动问题还要很多工作要开展,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生产、运行等广大电力工作者积累导线舞动防治经验,完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曹长胜.重覆冰区域高压输电线路抗冰加固技术探讨[J].贵州电力技术,2015,18(11):17—19.
[2]米玛顿珠 .输电线路舞动分析与合理防治方式初探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 ,22 : 53
论文作者:尹宏涛,孟啸啸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线路论文; 导线论文; 间隔论文; 电流论文; 现象论文; 杆塔论文; 情况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