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 200021)
摘要: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穴辅助治疗胃脘痛的效果。方法:2013 - 03~ 2014 - 04 住院在本院脾胃病科治疗的胃脘痛病人 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 例)与对照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艾灸足三里治疗。观察两组胃脘痛的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胃脘痛缓解程度明显,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05 )。结论:艾灸足三里应用于胃脘痛患者辅助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 胃脘痛; 艾灸; 足三里 ;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的一种疾患。祖国医学认为胃脘痛多因外邪侵袭、恼怒过劳、饮食不节、起居失宜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引起[1]。〕艾灸足三里能调理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加强消化系统功能。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消化科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运用艾灸足三里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缓解了胃脘痛患者的症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3~ 2014-04住院在本院脾胃病科治疗的胃脘痛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7 例,女23 例;对照组中,男24 例,女26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排外了外科性腹痛等情况。
1.2 方法
1.2.1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接受抑酸、保护胃黏膜、支持治疗等。同时进行相关的生活起居,情志护理及饮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艾灸足三里的中医护理操作。
1.2.2生活起居护理 提醒胃脘痛患者注意天气变化,帮助病人注意防寒,及时增添衣被。防止受凉,尤其是腹部,调节室温保持居室温度适宜、安静、整洁, 注意通风,避免不良刺激。胃脘痛常因劳累过度、睡眠不足而诱发或加重,提醒胃脘痛患者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注意休息和睡眠,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气功、慢跑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1.2.3饮食护理 胃脘痛的发作与饮食有紧密关系,进食不定时,过饥过饱或过热过冷、刺激性食物,常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所以,饮食护理十分重要, 要按时进餐,少量多餐,食物以软、烂、易消化、富有营养为原则。忌粗糙、坚硬,或过酸、过咸、生冷、油腻等食物,戒烟酒。土豆、红薯等食物易致胃肠道气胀,加重胃脘部不适,应慎食。饮食护理的原则是以病人食用后感到舒适或疼痛缓解者为宜,食后疼痛加剧者为忌。
1.2.4情志护理 胃脘痛痛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精神刺激或情绪波动,也会引起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致胃痛发作和增剧,有些患者因突然发病或疼痛, 情绪紧张;有些患者由于治疗一段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疗效而灰心;有些患者由于担心经济等原因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加重病情,不利于恢复。护士要多关心病人,及时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预后、 注意事项等,关心、体贴患者,充分了解病情,鼓励病人陈述自己的躁怒、焦虑感,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认真回答患者的问题,反复开导安慰患者,向患者分析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其懂得过度紧张、忧郁、躁怒会导致机体气血运行阻滞、脉络不通从而加重病情。然后给予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3艾灸护理
1.3.1方法: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穴位点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点燃艾条,在距足三里穴 3cm 处温灸 20~30min ,1次/d ,7d为 1疗程,连用2疗程,2疗程间隔2d。艾灸时, 注意安全, 避免烫伤患者。
1.3.2注意事项:艾灸前了解患者病史、症状及心理状态,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配合;过饱或过饥时不宜艾灸,餐后1h内不宜艾灸,选择两餐之间为宜;艾灸时保护患者隐私, 注意保暖,观察局部皮肤情况,以局部发红为宜,并倾听患者主诉,发现局部过热时灸条可适当上下、左右移动,避免皮肤烫伤;艾灸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观察治疗效果。
2.结果
采用0~10数字评价胃脘痛程度[2],分为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极度疼痛。根据治疗前及治疗2疗程后疼痛评分,疼痛程度减轻2 个级别以上为显效,减轻1个级别为有效,疼痛无减轻甚至加重为无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 1。
3.讨论
胃脘痛病位在胃,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不通则痛乃主要病机[3]此类患者多因平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失常致脾胃功能受损,脾失健运,胃纳失司,气机升降失常,气血不畅而致胃脘痛[4]。胃脘痛病程长,发病率和复发率高,西医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5]。足三里为胃经之下合穴,功能理气和胃,宣通气机而止痛,主治胃经之急症,同时又是胃经之原穴。而艾灸足三里应用于胃脘痛因具有方便、高效、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患者满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永炎,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7.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
[3]韩又云,彭胜清.许德甫主任医师之胃痛方治疗胃脘痛100例[J].中医研究,2011,24(7):52.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5.
[5]周颖蕾,葛惠男.葛惠男治疗胃痛临证经验举隅[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2150-2151.
收稿日期:2015-11-04
论文作者:陈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艾灸论文; 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三里论文; 病人论文; 饮食论文; 脾胃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