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麦肯锡7S分析模型的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研究
侯 琳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 南宁 530021)
摘 要: 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在民族自治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为理论框架对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分析,提出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发展应持如下方向:理念创新:“打造可共享的世界文化”;战略创新:“融合发展的盈利模式”;结构创新:地方政府统一筹划;风格创新:“广西文化品牌”;人员创新:“多渠道培养”;制度创新:“工作室制”;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关键词: 麦肯锡7S模型;少数民族;广播电视节目;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少数民族文化记载着各民族历史发展变迁,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是民族根基和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而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播载体,在民族自治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习近平总书记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欣然题词:“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民族语广播电视事业有利于促进民族大家庭团结和谐,让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因此,民族语广播电视事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研究文献回顾
本文关注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作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以汉语广播电视节目为单一载体的传播格局,这一新兴的跨学科研究,兼有民族学、文学、新闻学、传播学的特性,刚一出现就引起民族学界、新闻传播学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徐培汀,2001),相关研究从2000年开始陆续增多,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三类:一是理论类研究,二是史学类研究,三是实务类研究。
(一)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理论类研究
理论类研究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有关“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定义的研究[2](魏洪庚、董森,1999;龙丽双,2012)。二是对民族广播电视的地位和功能的研究(秦石林、松涛,1996;张小平,1997;郭峰,1994;杨正光,1994;白虹,2007;李建文、章婷,2018;沙朗,2016,)。学者们普遍认为民族语节目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息息相关,它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食粮”,不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少数民族群众层面都有着积极作用。三是特定区域的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研究(李谢莉、白润生,2004;周德仓,2005;李欣,2008;谭舒,2012;商红娜,2011)。这一类研究大都是对特定区域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历史进程梳理总结,采用现状—问题—对策的结构展开论述,旨在为地方民族语节目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对策。四是民族语广播电视对外传播的研究(韩龙根,2006;朱丽萍2009;张丽萍2012;尹菊娥、熊荣元,2011;)学者们普遍认为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研究主要建立在分析总结已有的一些民族语广播如何开展对外传播的实践经验,重点研究怎样提升其外宣能力。理论性研究者大多使用的是文献分析法进行经验归纳,研究缺乏体系化和逻辑关联性,目前还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理论体系。
(二)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史学类研究
史学类的研究视角论述了中国民族语广播电视事业从1950年创建至今的发展历程。经过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民族语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让新闻传播之路开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之花。(杨正光,1994;谭舒,林青,2003;朱景朝,2006;白润生,2008,2009;郑保卫,2013)这些研究全景式地记录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进程,既有纵向历史维度对民族语新闻传播发展轨迹的梳理,也有横向对不同新闻领域(对外传播、新闻教育、队伍建设、音像事业等)的论述。史述结合,述从史出。阐释了其中所蕴含的新闻传播规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特点更为突出。
(三)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实务类研究
实务类的研究视角多是对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策略的研究。大量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独特的新闻传播方式,民族语节目涉及新闻、民族、社会、历史、民俗、宗教等多领域知识,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有其内在规律、传播特点和所需恪守的法则。因此需要把握创新性和原则性、民族性与开放性、外宣与内宣的关系(牛丽红,2007;巴德玛,1994;李永发,1998;龙丽双,2012;周德光,2018;姜正吉,2010;朱丽萍,2007,2009;韩龙根,2006;)。民族语广播电视在现阶段发展过程存在着体制、内容、管理、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共性问题,需要把握广播电视发展方向、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媒体联盟、提高节目质量。(李西莉,2011;张兴茂、杨俊平、山丹,2017;姚兰,2017;赵长雁、李鹏、杨正瞬,2014;熊荣元,2011;危学明,2016;敖木格,2013;)从研究现状看,基本都是针对本地区民族语节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性研究,这些研究缺乏系统的关联,更多聚集在宏观层面,与现实需求的勾连不够,部分建议缺乏可操作性。
(四)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研究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代表着一种思考星球的新方式,如今,我们知道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就像许多新的科学思想一样,他的理论也曾经遭到嘲笑。魏格纳是一位气象学家而不是地质学家,这使得其他人用带有偏见的眼光看待他。当时,科学家更倾向于相信地球的地壳是上下移动而不是左右移动的。事实上,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流行的观点是随着中心区域温度下降,地球正在略微收缩。当时的地质学家认为,收缩会在地球表面上形成褶皱,就像葡萄烘干后成为葡萄干一样,这些褶皱就是地球上的山脉。当然,他们错了。
总之,以上研究都是从传播学、新闻学视角进行论述,针对局部某一类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研究视角不够开阔,限制了研究的深度。缺乏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忽略了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本身依赖于系统组织,要使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有长足发展,就应该有更广阔和多元的视角进行系统分析。鉴于此,笔者试从管理学视角,用麦肯锡7S模型进行阐述,以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为个案,特别针对广西存在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现实突出问题,探析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如何创新发展。
三、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其创新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壮语节目部成立于1982年,随后正式用壮语标准音播出壮语节目。1988年4月1日开始,自治区民语委与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设壮语广播,采用壮语标准音和汉语方言西南官话对照播音。截止到2018年,自治区级广播电视媒体开设《壮语新闻联播》、《壮语新闻》、《壮语文广播学校》共三档壮语栏目。2015年,《广西广播电视奖民族语(壮语)节目评选办法》正式制定出台,鼓励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办、制作、播出民语节目,并将对民语节目的扶持工作列入广西区新闻广电局年度绩效考评,极大推进了民族语节目工作的开展。截止到2018年8月,广西少数民族语节目播出单位达到30个,开设了80多档民语节目。可以说,近年来广西各级媒体开办的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它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边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少数民族群众对精神文明需求的提升与日俱增,广西的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发展仍存在着体制机制、节目内容、渠道管理、资金支持、人才流失等方面的共性问题。
(二)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2.以文化认同理念挖掘广西民族文化与东盟国家文化相通的节目资源。
麦肯锡7-S模型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运用于分析组织的变革和创新,是系统思维方法研究的一个著名模型。该模型包含七大要素: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员工 (Staff)、 技能(Skills)、风格 (Style)、共同理念(价值取向) (Shared Valueds)。麦肯锡7—S模型主张,一个组织在战略制定和推进过程中,仅具有明确的战略和深思熟虑的行动计划是远远不够的,而是由战略、结构、体制、风格、人员、技术和共同理念构成的系统。其中,“共同理念”是核心要素,是整个组织的价值取向;“战略”是对组织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发展途径的总体谋划,它体现组织的共同理念;“结构”和“体制”服务于组织的战略;风格、人员、技术则为硬件要素的运作提供支持。在整个系统中,战略、结构和体制是组织成功的硬件要素,风格、人员、技术和共同理念是组织成功的软件要素。[3]只有7个要素和谐统一、相互促进,才能使组织系统释放出最佳的功能。麦肯锡7 S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运用于分析组织的变革和创新,成为诊断组织问题、变革组织机制、创新组织范式的有效工具。[4]
综上所述,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发生同孕妇年龄及多项妊娠期疾病关系密切,可对母婴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接受早期干预措施,为良好的母婴结局创造条件。
教材上演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的实验中,是用增加木块个数(改变重力大小)的方法来实现压力大小的改变,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当重力改变时,滑动摩擦力也随之改变。因此,一般学生都会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滑动摩擦力与重力有关。这时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反问:真的是与重力有关吗?请继续进行以下的实验:在不改变木块重力的前提下,提或压木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再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与重力的大小有关吗?学生有了前面的实验基础,经过认真分析就能得出正确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图1:民族语节目生产组织系统中各要素间的相关性
四、麦肯锡7S模型下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组织的变革分析
(一)理念创新:从“党的路线方针传播载体”到“打造可共享的世界文化”
理念,是确立和践行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作为民族节目生产组织的广西广播电视台必须拥有正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审时度势,认清自身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与国情、社情、区情相吻合,才能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制作出精品节目。那么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的理念应该是怎样的呢?
其实这样“临难抱佛脚”的事,并不止韩冬炎一例——原安远县委书记邝光华以官车的后备厢先后笑纳了商人谢祚珍用四个米粉箱装满的370万现金。谢老板出事了,邝书记惶惶不可终日,赶紧拜神灵求符咒让他“平安过关”,直到邝光华被带走的那一刻,他身上还挂着六七件符和古钱,腰间还绑着救命的“经文”!
1.顺应“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矩阵,打造广西民族文化品牌。
基于上述的文献研究和广西民语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笔者认为,引入麦肯锡7-S模型分析框架,或许是破解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发展难题的可行路径。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民族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共有的文化形态,尽管这些文化形态跨越国家界限、涉及多个民族,但并不影响其文化认同理念的生成。它是发展民族语节目的重要的基础。壮族是中国第二大民族,壮族与东南亚的泰国、老挝、越南、缅甸4个国家以及南亚的印度共20个民族有亲缘关系,[5]“那”在这些民族的语言中是水田的意思,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以水田里种植水稻为生,由此形成“那文化”,又称稻作文化。[6]泛北部湾区域多国多民族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模式、节庆民俗、饮食习惯等是跨国界多民族具有丰富内涵的那文化生态圈。可围绕那文化开发以寻根、联谊为内核的民族语节目。以花山岩画为例,它既是壮族先民骆越人智慧的成果,也是那文化生态圈丰富内涵的典型代表。围绕花山岩画的开发和保护,可以制作相应记录片节目,与东盟国家联合开发,形成良好的合作基础。再比如:广西的山歌闻名遐迩,刘三姐就是一位代表性人物。壮族的山歌独具地方特色,有很多丰富的山歌文化资源,可创办一档类似“一起唱山歌”的栏目,以原始山水田园风光为主舞台,以中国东盟各地的山歌王和孩子们为主角,通过各国山歌歌手们对唱山歌,在你唱我和中展示山歌特色,把民族元素与世界音乐融合在一起。
3.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我们拜访的多是大发厂的客户。我总是心有不安。景花厂硬生生地插进去,强行从大发厂碗里分一杯羹,这种竞争是不是太恶意了呢?阿花坚持说,这也是自由竞争,客户能否给我们订单,不光靠你的人脉关系,还要靠我们的技术和质量,还有服务。如果这些条件跟不上,人家充其量和你做一次生意,下次还做么?我用手指在阿花的鼻子上刮了一下,涎着脸皮说,那你用爱情俘虏了我,把我挖过来,算不算恶意竞争呢?阿花腆着脸,说那也不算,这个时代,性别年龄美貌统统都是竞争的资本,谁让他林强信不是女人呢?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7]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示范区、全国区域性文化中心、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华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8]广西广播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主流媒体,理应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民族文化强区”的建设中更主动积极的作为。抽象、晦涩难懂的少数民族文化正是以具象、生动活泼的民族语节目为载体从而更易于被群众理解和接纳。通过制作民族语节目,能够有效地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开发、记录、整理,让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民族语节目传播和民族文化建设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更积极的推动“民族文化强区”的建设。
基于此,广西民族语节目发展理念应从继续承担好“党的路线方针传播载体”升级成为“打造可共享的世界文化”,从原来只关注本民族命运自身的发展转变为将民族发展和整个人类的发展连接起来,成为命运共同体才更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
(二)战略创新:由“公益节目模式”到“融合发展的盈利模式”
一是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矩阵。以“壮族三月三”为契机,选取最受群众关注、最具代表性传统节庆与县域政府部门、地方电视台合作,推出“壮语直播”系统节目,把“三月三”的盛况展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面前。同时与区外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电视台多地联动直播。在内蒙古、西藏、宁夏、新疆等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举办重大传统节庆时,通过广西的民族语节目进行综合联动报道,既能增进各民族情谊,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又可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矩阵同频共振从而扩大“三月三”的影响力,真正让“三月三”成为广西的文化品牌。
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有高科技和经济实力做支撑。而少数民族由于人口少,经济、文化不发达等客观因素,很难吸引广告商的赞助,无法形成完整的文化市场。因为培育资金困难、国家扶持力度有限,缺少有效盈利模式,使得节目运作资金没有保障,从而严重制约着广西民族语广播影视节目的生存和发展。
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项目经费大都没有列入当地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上级主管部门又没有专项经费补贴,而广西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门在资金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有战略上的创新,让单纯的公益节目成为可持续的盈利产业。
1.民族语节目与当地产业经济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广西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使地方经济与少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让其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促进民语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政府通过政策影响,加强对民语节目和壮文化的交融发展,将壮族文化与武鸣区的特色小镇建设紧密结合,让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成为特色小镇、区域旅游的品牌和特色,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为民惠民双赢的案例。
2.“扶贫工作”与“民族特色”有机融合。
广西与东盟各国有着密切的地缘、亲缘和人文关系,这为合作拍摄电视剧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中国的电视剧在东盟国家一直有着很好受众市场。《琅琊榜》《三国演义》《北京青年》等近30部中国电视剧和动画片通过《中国剧场》这个栏目在越南、泰国、柬埔寨和老挝热播。因此,我们应该用“世界眼光,东盟合作,中国故事,广西元素,民族特色”从不同视野和不同维度挖掘、创作少数民族节目精品。有很多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优秀电影经过民族语译制后,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此类民族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同样可以参考少数民族语译制的模式,利用本土的译制团队和放映平台,向东盟国家延伸,发挥自身的本土优势和临近东盟的地缘优势,形成有广西特色的“一条龙”式的产业链。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地方民族语广播电视视节目的盈利模式。
广西大石山区贫困村、少数民族村寨大多地处偏僻,不易被人们熟知,这些远离城市的地区仍保留着传统民族手工艺技艺、当地特色美食、特色农产品、古建筑群等。深入探索怎样把扶贫攻坚和壮民族特色结合起来,推出一系列主题报道,让这些“深山货”为更多人知晓,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之路。
3.探索民族语节目摄制和译制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可以说,杨红和门诊患者服务团队锐意进取,创新服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优质的服务、规范的礼仪、专业的技能,带给患者安心、放心、优质、高效、便捷的就诊流程,实现了“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2017年3月,导诊中心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现有对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发展的研究多属于实务类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就是商红娜(2011)撰写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1949-2010)》,报告梳理了1949年到2010年60年间广西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进程,论述和总结了广西现有的传播形态、形式和基本特征、规律,并对广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议。还有不少业界代表是以现状—问题—对策的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学者们普遍认为:广西的民族语节目有了长足发展,但除了存在与其他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节目发展存在的共性外,还存在着思想观念、经营理念还较为保守的现实问题,需要立足广西区情,提出针对性措施。(周德光,2018;唐坤、谭泽明,2016;林伟力,2018;杨洲,2016;叶志斌,2016;蔡健,2107;熊敏,2017;农日东,2015;)
然而,就笔者的调查及访谈结果来看,仅有6.8%的受访者表示对海事英语十分了解,59.4%的同学认为自己只是一般了解,而高达33.7%的志愿者们对海事英语完全不了解。此外,就统计结果显示,对海事英语掌握熟练度高的受访者几乎全部来自航海类专业,而来自英语专业的志愿者们仅对海事英语有一般程度的掌握,局限于浅层的术语和词汇。其他专业的学生则较少关注海事领域的英语运用,受访者们反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他们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常见英文的学习以及备考四六级上,并未了解过海事英语的运用。
(三)结构创新:从单一部门运作到地方政府统一筹划
战略需要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实施,结构是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合理的结构是系统内各组织确立和发挥其功能的基础。[10]从目前情况来看,此项工作的推动主要结构是依靠广西新闻广电局和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但仅仅依靠新闻广电和民语委两个部门的努力势单力薄,很多涉及人财物的矛盾问题都无法解决。
民族语节目的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两个部门,还事关教育、人事、编办等多个机构。而国家一直以来都对民族语广播影视节目的发展格外重视,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在近几年对持续发展民族语广播影视工作提出新要求。根据中央的文件精神,有必要由地方政府层面统一筹划发展此项工作。因此,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创新结构管理,由地方政府统筹实施,各机构之间紧密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助推民族语节目的发展。
(四)风格创新:从“单一新闻节目”到“广西文化品牌”
风格是公众对组织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外在感受。“内容”为王一直是新闻传播界推崇的理念。但因受经费、政策、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各地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普遍存以下问题:一是节目内容多是时政会议新闻,缺乏对少数民族群众实际生活状况的深度报道。截止2018,广西全区开办民族语广播电视栏目的市、县(区)由2013年的9个增加到30个,例如:融水、隆林、资源开办《苗语新闻》;三江开办《侗语新闻》;巴马开办《瑶语新闻》;罗城开办《仫佬语新闻》;环江开办《毛南语新闻》;其余开办《壮语新闻》等栏目。但节目内容大多是时政会议新闻。有些单位虽响应上级号召开办了民族语节目,但仅仅是把汉语新闻节目编辑、翻译,每周播出一期或两期,对节目提高质量,改进内容与形式并不特别用心,形式上只求有,内容上不求好。二是节目播出时长短、没有规律的播出频率,既影响新闻的时效性,也影响忠诚受众的培育。三是题材总体呈现单一、平面、陈旧的态势。近年来,民族语节目的比重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总体来看,数量和质量仍然不高。所以要进行内容风格的创新,从单一的新闻栏目到成为广西的文化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广西一直深入贯彻中央赋予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新使命。独特的区位优势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民族语节目发展的理念和视野。本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理念,将广西独特的民族文化打造成全人类可以共享的世界文化。目前,“同唱友谊歌”、《中国剧场》等一批栏目和活动在广西广播电视台的积极推动下已落地东盟国家,但发展现状依然是:虽有项目但还未能在东盟国家当地形成辐射效应,急需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因此,可在中国与东盟国家重大活动事项和关键时间节点上策划一系列相关主题活动和广播电视栏目。将现已落地的活动品牌化,比如东盟国家依次举办“同唱友谊歌”、“跨国春晚”,让这些特色栏目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品牌。
“战略是规划,是手段,是行动模式,是对整体的把握和未来的看法”。[9]
2.多元素融合创新,调整优化节目结构。
认真研究本地区和受众的特点,发挥本民族的文化优势,除了必备的新闻节目之外,拓展发展少数民族语的民生类、科技类、娱乐类、影视类等节目,让节目结构更完善,从而拓展用户范围,挖掘市场潜力。例如,云南人民广播电台自1981年建台以来就开设了固定的两档农业科技信息类节目:《科技知识》、《卫生常识》[11],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群众的需求,对节目内容进行了筛选和重新编排,使少数民族地区观众的接纳度、满意度更强。例如:对于“农家肥”在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不受欢迎的情况,他们精心策划了“农家肥是个宝”等栏目;而在大面积种植甘蔗的拉祜族地区,他们开设了《甘蔗渣的综合利用》等拉祜语广播节目。这样的节目,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深受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而文化类节目以广西广播电视台2017年推出的《为你读诗》壮语广播节目为例,主持人用壮语饱含深情地朗诵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这些诗歌大多都是听众耳熟能详的篇目,而今用壮语朗诵不仅让更多人感受壮语言的独特魅力,同时又可向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普及经典诗歌文化。节目一经推出好评如潮,甚至用方言读诗还成为了一时的热潮,唤醒了文化的共情和共鸣,让壮语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一股最炫民族风。这样的多元素融合、节目类型丰富的民族语节目构建形式,才能使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牢牢占据民族地区舆论主阵地。
9.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农药、制药行业中用途广泛。SOCl2遇水剧烈反应,液面上产生白雾,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实验室合成原理:SO2+Cl2+SCl2==2SOCl2,部分装置如图4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3.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强民语节目社会影响力。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广播电视节目指导方针,也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12]因此需要立足民族地区,切实改变各类会议新闻空洞无物的状况,从民族语的语境、思维中创办和采制本地节目,而不仅仅是简单把汉语节目翻译成民族语节目。例如靖西市电视台创设的《壮语时段·五色糯》,主要讲述靖西的秀美山川,壮家风物以及特色工艺,追述壮乡的古老传说,成为当地特色的王牌栏目。东兰县广播电视台的《壮语故事汇》栏目,用壮语小品表演的形式,情景再现东兰当地社会的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案例都是遵循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充分发挥本民族文化优势,成为了当地特色的王牌节目,从而进一步提高节目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提高节目经营的经济效益。都是可借鉴可复制的好样板。
(五)制度创新:从“频道制”到“工作室制”
组织的发展和战略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制度是组织系统核心要件。传播学泰斗施拉姆曾说:传媒不是万能的,必须在合理的制度框架中才能够发挥作用。一个组织如果没有从制度上为创新主体提供激励机制,创新主体自然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组织整体就无法实现内生发展。[12]所以对于制作民族语节目的传媒机构而言,要生产出优秀的民族语节目就必须有合理的制度、完善的流程做支撑。近年来,中国的省级电视台改革经过了无数次的探索和尝试:转企改制、制播分离、独立制片人制度等等。可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中国的省级电视台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状况:最好的专业人才总是很难处于节目制作最核心地位,而相关岗位的人员安排则发生错位,往往不能激发人才的最大效能,从而使这几年传统媒体人才严重流失,制约了节目发展。改革的关键思路就是如何有效激发专业人才实现其自身专业价值,从而让顶尖的内容产品有与之相匹配的顶尖制作资源。以一直处于中国省级卫视中首要位置的湖南卫视为例,不论是从频道的科层制到栏目制,还是从制片人为中心再到今天的“工作室制度”,湖南卫视一直处在中国省级卫视中首要位置和媒体体制改革的前沿。近期湖南卫视推广的“工作室制”更是备受行业关注。将以往电视台中优秀的节目制作团队升级成为工作室,同时给予其更灵活自主的选择用人权。优秀的工作室负责人拥有了更自主和广阔的空间,这样的改革能充分调动工作室自身的积极性,全身心激发其专业潜能,从而有效留住体制内的专业人才,本质就是节目管理与激励机制的体制改革。这场改革给今天民族语节目的制作带来更多的启示。而这样的全链条、最大程度的开放正是树立市场意识,最大限度的激发民族语节目内容生产者的能动性,更好的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传统广播电视台面临的冲击。
(六)人才创新:从“千里难寻”到“多渠道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13]媒体的工作关键靠人,而民族语节目发展更需要一批既懂新闻专业且熟悉本民族语言的专业人员。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人才匮乏是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地市、县(市)一级的采编播等专业人才严重不足,这很大程度地制约和限制了民语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曾参加两届广西新闻广播电视局和广西民族语言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广西民族语节目主持人培训班”,来自全区各地市、县区广播电视台的台长和参会人员无一例外都提及专业民族语采编播人员匮乏的问题。以广西广播电视台壮语节目部为例,之前的2位壮语播音员已到退休年龄,但依然找不到合适的新鲜血液,只能由老播音员继续坚守。
5G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峰值10Gbps以上的带宽,用户体验速率可稳定在1-2Gbps。简单来说,5G网络速度至少是4G峰值速率的10倍。
由于民族语节目对语言方面的特殊要求,需要参与制作的人员必须有壮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目前从事民族语节目的工作人员往往都“非专业”,或者是因为熟悉民族地区语言,或者就是壮族文化研究专家,而真正既懂新闻播音专业且熟悉本民族语言的专业人员“千里难寻”。目前广西民族语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比例都无法与云南、贵州两省相比。可采用五种方式加大培养力度。一是采用“2+2”的联合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在民族语院校学习,后两年在新闻院校学习的跨校跨专业的联合培养模式。二是采取定向委培的方式增加少数民族语的人才培养。建议在广西民大招收20个壮文专业人员,采取定向委培的方式,各县(市)可从本地有意愿从事民族语节目的学生和相关群体中挑选有潜力、可塑性好的“培养对象”委托我区的专业院校进行系统培训培养,毕业后回到当地从事民族语节目工作,从而确保节目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联合培训的长效机制。广西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定期与民语委联合举办全区少数民族地区播音主持人培训班,加强现有专业队伍素质。四是通过民间海选挖掘“草根”人才。例如柳州电视台民族语节目《摆古》,几名从民间海选出来的“草根”主持人迅速成为柳州无人不知的本地明星,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摆古》也迅速成为柳州当地的“品牌”节目。栏目自身的影响力和经济实力都得到极大提升。五是强化激励机制,用政策扶持鼓励开办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凡开办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机构,可酌情增加事业编制,特定用于少数民族语节目的专业人员,以吸引和稳定少数民族语广播电视专业人员队伍。
首先,我找到科任教师,告诉他们妍妍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够尽可能地对妍妍亲切和蔼,对她适当降低要求,多一些表扬和鼓励,让她觉得老师是非常可亲的。她的压力小了,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本科教育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课程内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与开发新型体育课程,才能更好地维系这条生命线。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体育项目对现代年轻人的影响也越来越深。民间体育经过收集、整理、研究、改编之后,完全可以成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成为休闲体育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七)技术创新:从“单一传播方式”到“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1.积极推进节目内容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
媒介融合是未来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让内容与形式有机融合。建军90周年大阅兵之际,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研发的“军装照”H5作品迅速就刷新了浏览量10亿的世界纪录。[14]我们也可以效仿这种模式,比如在“三月三”之际配合各大主流媒体推出的“三月三”大型直播节目,开发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的头像或少数民族地区风景照的新媒体作品,让用户在使用中完成对广西民族文化的感受和传播,从而让少数民族语节目内容有更长时间的吸引力、影响力,真正成为最炫民族风。
2.拓展“线上和线下”联动,探索合作运营机制。
让节目从荧屏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缩短与观众间的距离,从而提升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以2017年“三月三”期间,广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歌会直播节目的用户超过一亿,[15]通过微信微博、官方网站开设论坛,推送广播线上线下节目活动的总阅读量超过40万。若节目与当前的热门网站结合,在官方网站上提供优秀少数民族歌曲、广播剧或电视剧的付费产品,让其成为内容付费的优质产品,可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应积极探索民族语广播影视节目与主要新媒体平台合作运营机制,以合作共享的模式共同开发节目内容,共享节目资源,从而拓宽节目载体、在满足于民族地区群众兴趣、习惯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牟泽雄:你说的主要是文学形式的一些探索,可能还不完全是制作。当然也有一些所谓“坐标诗”、“宝塔诗”、“回环诗”等刻意追求新奇的诗歌,那几乎属于诗歌末流了。
3.充分吸收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实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更精准的定位。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低版本—“算法”极大改变了传播格局,成为众多平台型媒体的新闻推送方式。用户的习惯、兴趣、结构是民族语节目发展的基础,准确地了解用户的规模、特征、需求以及节目收听率、满意度、忠诚度等信息,将调查成果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制作出让少数民族群众满意的民族语节目。
五、结论
广西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创新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其高质量创新发展必须统筹规划、着眼整体,用系统性的思维模式让每个要素协同展开配套变革,而不是单一就某一要素进行改革。在影响其发展的7个要素之间是彼此动态变化并相互关联,正因如此,为使其保持创新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7要素也应不断升级完善以能匹配社会环境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白虹.民族语电视在边疆民族自治地区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魏洪庚,董森.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跨世纪发展的宏观思考[J].当代传播,1999(03).
[3]徐飞.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张立荣.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范式变革——基于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的一种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578~583.
[5]范宏贵.壮族在东南亚最亲密的兄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01).
[6]李建平.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文化中心对策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1):72~74.
[7]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N].广西日报,2018-05-23(006).
[8]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N].广西日报,2018-05-23(006).
[9][美]亨利·明茨伯格.战略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丁煌.基于麦肯锡7-S模型分析框架下的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5.
[11]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金桥银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34~67.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3-03-29(头版 ).
[13]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4]人民网.“军装照”H5浏览量破10亿解密背后黑科技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811/c40606-29463922.html.
[15]广西新闻广播电视局网站.广西电视台2017“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大直播首次走出国门直播送达用户超过一亿http://www.gxpprft.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3&id=21226.
中图分类号: C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410(2019)05-0005-08
收稿日期: 2019年05月10日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危机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5AZZ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侯琳(1979.8-)女,河南沁阳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舆论引导、新媒体、媒介融合研究。
(责任编辑:韦吉锋)
标签:麦肯锡7S模型论文; 少数民族论文; 广播电视节目论文; 发展论文;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