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创造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系统论文,生态论文,自然论文,社会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人类生存环境的秩序发生历史性变化。工业革命获得文明进化的成果,人类与赖以共生的聚居环境由远古时代顺应自然、营求生存空间,变为现代式的掠夺自然资源,不计后果地控制并破坏环境。人类大幅度地改变生态环境结构,以改善生活条件。因此带来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日益严重,森林遭到破坏,野生动物大量灭绝,人口激增加大对环境的压力,饮水资源枯竭,渔业资源锐减,河水污染,农药滥用,杀虫剂大量使用,酸雨现象严重,这些问题被称为“十大危机”。
莫斯塔法·卡·托尔巴认为“与城市范围内环境退化相比较,外界问题还是小的。在城市内,生活环境正在受到严重的破坏。”城市是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根据联合国推测,到20世纪末,10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到440个,8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28个。城市迅速膨胀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发生“人口爆炸”、“近郊区爆炸”、“快速干道爆炸和游憩爆炸。”交通拥挤、噪声嘈杂,使生活的自律性丧失,人与自然被众多的建筑物隔离。城市面貌改观太快,环境污染严重,小区气候恶化,影响居者的认同感、安全感和稳定感。大量传统人文景观由于急功近利的开发而遭到破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侵略,使文化模式的差别迅速消失,生活模式呈现全球一体化。
一、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群为主体,以城市次生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和人工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为环境,与一定范围的区域保持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与消费,从事社会与文化活动的高效场所。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居环境从自然向乡村、向集镇、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城市生态学成为现代生态学与城市科学交汇的必然结果。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人类既是他的环境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创造者。环境给予人类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
城市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3个子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居民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太阳、淡水、土地、气候、水文、地质。经济生态系统涉及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如工业、交通、贸易、金融、信息、科技等。社会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如居住、服务、旅游、文化、艺术、法律等。城市作为生态系统,拥有生产、消费和还原三种基本功能。城市人进行社会性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如从事科技以提高生产力,从事文化以传播文明,从事管理以建立秩序。社会性消费与社会性生产,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的交替上升,促使城市系统向前发展。所以提高人的生态意识,约束非理性行为,预防环境突变,实乃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保证。人在发挥还原功能时,应不断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关系,尤其要完善生命环境要素的组合。如果要素、结构和功能偶合成有序的有机整体,就能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成长进入良性循环。
二、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Ecopolis,Ecoville)是由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stky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 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生态城市的五项原则是:①生态保护;②生态基础支持设施;③保证居民生活标准;④历史文化的保护;⑤将自然融入城市。这集中体现: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增强城市有机体的共生能力;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1990年至1992年美国洛杉矶和澳大利亚的阿德雷举办了两届国际生态城学术讨论会。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设有山水特色的中国生态城,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钱学森先生及时地提出了“山水城市”思想,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作出综合考虑。“山水城市”包含生态学,也包括历史文化;重视物质文明,也重视内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钱学森指出:“充分应用祖先留下来的园林艺术珍宝,用园林艺术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要表现中国的高度文明,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山水城市”论有深刻的生态哲理,综合考虑当代中国的城市问题。
三、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
西方的工业化是本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带来环境负效应,超过自然的自净能力。生物群落、自然形态、生态系统随之消失。废弃物逸向大气层,使臭氧层变薄,出现空洞。自然环境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不列入经济核算体系,造成国际间不合理的贸易。转嫁毒废物威胁不发达国家。壮美的自然风景、优雅的田园风光的破坏,造成景观损失。拥挤的车辆、噪音、烟尘给城市居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健康损害。
中国是“煤炭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对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弃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区域生产中确立环境生态成本和资源经济效益。景观环境生态是一种公共产品,应运用市场机制,确立自然环境的资源价格观念。生产成本应反映生态景观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使投入产生真正的价值创造。
四、生活方式与文化模式
文化是群体共享的一套价值、信仰、习俗的象征体系。它反映理想和生活方式,引导行为的规范,也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的创造就是创造生活,生活必然受地域文化控制。只有当城市从现实生活、历史事件及地域条件中获得文脉,延续场所精神时,城市人居生活才具有了文化含义。城市只有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特色,人们才有归属感、认同感。
当代荷兰建筑师凡·艾克(Aldo Van Eyck )认为“当今各处的城市已变成一种组织化了的毫无特色的地方”。传统城市文化被新的消费方式和交换关系取代。传统被严重侵蚀掉,场所与机缘,都市与社区解体。人的需要逐渐萎缩到只剩下唯一的消费。城市空间转化为一种生产原料,人文特色彻底失落。城市被变成赚钱的大机器——资本主义机制下的恶果。城市存在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生产供应所需的密集劳动力,并为消费提供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使分工方式更加细密,人的相互理解遇到严重障碍。城市的不透明性(Imopacity)严重, 人际交往受隔离的限制。整个社会已经破碎为“个体利益”,一群互相猜忌的简化个体,没有生存共同体。工业化模式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特定阶段,没有理由认为这种文化模式具有普遍意义。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地方特色,不能先验地把欧美文化当作唯一合理的假定。历史文化传统作为特殊资源,根植于我们的当代发展中,应当十分珍惜民族的和人文的财富。生活方式选择得当可以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在国际化市场中增强竞争能力。
我们不仅需要建设一个物质家园,更需要诗意地栖居于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应融合历史传统和今天的智慧,融汇东西方的优秀传统。我们应采取节省资源和约束自己消费的生态决策。强调互助公平的社会生活方式,正确引导城市居民的和谐生活。让我们共同把人民群众生活于斯的场景描绘得更加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