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朗读文本时停延能力研究-个案分析论文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朗读文本时停延能力研究
——个案分析

索菲娅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虹口)

摘 要: 停延是汉语节律的基础。留学生说汉语时常带有“洋腔洋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妥善处理好停延。本文采集中高水平留学生朗读例句和短文选段时的录音,利用实验语音软件对录音材料进行声学分析,研究不同水平留学生在朗读文本时停延能力的差异,总结留学生停延偏误类型。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培养留学生停延意识、克服“洋腔洋调”给出建议。

关键词: 停延;汉语教学;朗读研究

在汉语中,停延是汉语节律的基础。截至目前,汉语本体停延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如华武在《朗读语句停顿分布感知实验》中以个孤立的陈述性朗读语句为语料进行研究,探讨停顿分布和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等。然而,将已有研究成果应用于汉语教学方面的论述相对较少。

3)当锚固段长度较小时,处于弹性变形阶段锚固剂-围岩界面剪应力可近似认为是均布的。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锚固始端最大剪应力值逐渐降低,界面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程度增加。

本文选取了停延的典型例句和短文,分析两名不同水平的留学生朗读这些例句、短文的语音个案,利用实验语音软件Praat对语料进行声学分析,测量被试在朗读过程中的停顿位置及时长,与汉语母语者朗读停延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阶段汉语学习者停延偏误较为普遍的规律,并提出几点对策,以期帮助留学生将汉语说得更加自然流畅。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更是对国际力量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越发严峻。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民族复兴成为重要内容,所以,重视党的建设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关键任务。[2]

一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停延能力考察分析

(一)研究方法

运用实验语音软件Praat,通过声学分析,测量三位被试朗读语句及文章段落时的停顿位置及时长,并将留学生和汉语母语者的停延状况作对比分析,得出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1.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被试1,女,英国人,学习汉语约2年,未考级。被试2,女,印尼人,学习汉语约4年,HSK5级水平。

(二)研究语料

1.易引起歧义的数学算式:3×(2+8)=30,3×2+8=14。

2.词界较难判别的句子:学生会认真上课的,学生会正在准备活动。

3.短文节选:《二十美元的价值》第6、7自然段,共67字,4个句子。短文节选自袁青山主编《普通话训练与水平测试》第140页“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第7号”。

(三)研究对象

王祥仿佛失了神一样。明明是得了10万元去做生意,但是相比自己失去的部分,可以说是不值一提。他越想越气愤,生意也不想做了,就想寻老道的晦气。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失了魂儿。

(四)各被试朗读时的停延处理

总体来说,被试1习惯于先读得快,在句子中间慢下来,最后把句末的词语连在一起快速读出来;而被试2则先读得越来越快,最后再减速慢下来。因此,在日后练习朗读时,可以适当地让两位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语速适中,使听者感觉更加自然[5]

结合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对两位留学生停顿及音连方面偏误的类型做出如下总结:

这一偏误在两名被试的朗读中均有体现。在这两个案例中,被试2在这一偏误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以短文选段为例,该留学生朗读中的明显停顿多达25次,而母语者朗读中仅有8次。这样的停顿频率使作品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流畅自然的美感。

(五)留学生朗读中对音长延连的处理

图1 留学生语段朗读中的停顿情况

1.对算式的处理。母语者在朗读时各字的音长相对均匀。语义和结构上结合较为紧密之处音长较短,音连较重,如算式1中的“三乘二”,算式2中的“二加八”,停顿出现位置前一字往往音长较长。这符合汉语节律的规律。相比之下,留学生的发音音长间差距较大,朗读时有的字拖得很长,而有的字读得很短,往往会让听者感觉不舒服。此外,留学生在音连上也有一定的偏误,如两位被试都将“于”和“十”连在了一起,“于”字发音很短很快,而“十四”两字的间距又过长,造成偏误[4]

2.对句子的处理。被试2的在朗读时对各字音长延连的处理更接近母语者。这也说明,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会慢慢地习得汉语的节律,即汉语的节律是一种规则,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这种规则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的。

2.汉语母语发音人。句子由普通话一级乙等水平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朗读。短文采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号《二十美金的价值》的音频[1]

1.对算式的处理。相比母语者,被试1与被试2在朗读算式时对停顿的处理均不理想,停顿位置均有偏误。试验中,所使用文本非常简单,没有生词方面的障碍,然而留学生依旧不能准确朗读,原因归纳如下:①从结构上来说,留学生并不能够准确地判断句子各成分之间的结构;②从语义上来看,留学生只理解字面意思,但对句子整体含义却并不明白,对语义上结合较为紧密的部分认识不足,故不能运用停顿来表现出句子各层之间的关系[2]

二 结论

2.对句子的处理。与被试1相比,被试2在对词的判别能力上要明显胜于被试1,具体表现为停顿位置能准确地置于词后,而非将一个完整的词拆散来说。从语言水平角度来看,被试2程度较高,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意地注意到汉语词的边界,而被试1目前未能注意到这一点。

(一)停顿过密,该断不断

3.留学生语段朗读中的停顿情况。图1所示,被试1、被试2在朗读自然段时突出停顿的位置与母语者大致相同,而停顿时长却远短于母语者。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在停顿位置及时长把握上更接近于母语者,而在朗读时停顿过多,这就使得听者感觉文章支离破碎,缺乏连贯性,极大程度上破坏了朗读的生动形象性。此外,两位被试在朗读时都没有注意到段落之间的停顿,使得文章听起来略显平淡,不能很好地传递写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

(二)停顿过少,该连不连

这一偏误主要体现在被试1的朗读中。在测试语句1“学生会认真上课的”一句中,该留学生停顿较少,在主语“学生”后并没有明显的停顿。这就使得句子听来过于局促,缺乏“抑扬顿挫”的感觉。

(三)停顿位置有误

这一点两位被试都有体现,如被试1:“父亲坐下来(0.146)还(0.082)在生气(0.412)”;被试2:“父(0.062)亲坐下来还(0.081)在生气(0.338)”。值得注意的是,两人都在“还”字后进行停顿,而未将“还在”处理为音连。这与一般意义上“汉语最基本的音步为两个音节”有所出入。

根据已有的研究,停延偏误的成因主要有分词断句错误、意思不明、生字词障碍、节律意识缺乏等等。这类偏误无论在初级还是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中都普遍存在。培养留学生停延意识,帮助留学生克服“洋腔洋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增加听力输入,让学生有意识地对文本停顿、延连之处进行标记,之后大声朗读,让学生对停延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够;②教师在中高级汉语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入停延训练,如通过跟读、朗读比赛及设计有关汉语停延规律的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停延方面的节律意识;③强调词语在某一情境下的整体运用,即加强语块教学,把各种惯用的搭配和习用语作为固定语块教给学生,让学生整体记忆和使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迅速准确地找到句内语音切分点,减少停延偏误。④在学生出现偏误时及时、妥善地予以纠正,使学生克服“蹦字儿”或“一口气到底”及类似的坏习惯,从而在朗读中培养良好的节律意识。

本文的研究尚存许多不足之处。研究时只收集了两位留学生素材,文章中只能做个案分析,故在概括结论时定会存在有失偏颇之处。其次,由于样本较少,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结论仍有待进一步调查与论证。第三,汉语的停延体系颇为复杂,相关理论成果颇丰,在此多采用一家之言,故有关停延的解释定有不够完善准确之处,还请各位学者批评指正。

然而,本文秉持的乃是解释论而非立法论的立场,力图在行政法理论及现行行政法的框架下对预约裁定的法律性质及可诉性进行分析。当前的研究普遍认为税收预约裁定不具有可诉性,这实际上是未深入行政法内部对预约裁定的法律性质进行挖掘的结果。财税法学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和其他部门法相结合,方能显示其“领域法学”的独特魅力。

贫困家庭的学生本身就具有_定程度上的自 卑信了和其他一些不良的情绪,表现最为严重的 就是自身缺乏自信心和独自面度社会的勇气,没 有很好的社会应变能力和受到挫折的抗压能力,无限放大自己的困难和挫折,开始厌烦自己,逐渐 演变成厌烦社会和家庭。新实行的资助体系在很 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在经济上遇到的苦难,但是通过大量的社会和国家的帮助,使得一部分 贫困大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逐渐丧失自救和 自强的意识。因此,我们资助工作者需要不断的教 育和引导贫困学生,激励贫困学生,激发贫困学生 的潜能,促使贫困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和面对现实的勇气,从而进一步的学会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 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P35,P38-39.

[2] 李芳兰.留学生朗读说话中停延能力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7.5.P1-2,P38-40.

[3] 韩钰.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作文中的韵律偏误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4.P6.

[4] 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P4-5.

[5] 宋时黄.韩国学生汉语简单介绍句韵律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3.5.

本文引用格式: 索菲娅.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朗读文本时停延能力研究——个案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47):241-24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7.113

标签:;  ;  ;  ;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朗读文本时停延能力研究-个案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