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张大隐静脉的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初步探讨论文_王启顺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城东分院 261300

摘要:目的:探讨曲张的大隐静脉管壁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12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有140条下肢。分析引起曲张大隐静脉的病理改变的原因。结果:研究组、对比组的病理改变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5~10年的患者出现病理变化明显高于少于5年和超过10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张的大隐静脉管壁的病理性改变与患病时间有明显的关系。

关键词:大隐静脉;静脉曲张;临床关系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cose saphenous vein tube wall and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nges.Methods:120 cases of varicosis of great saphenous vei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pril 2012 ~2014 and November, a total of 140 lower limbs.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varicose vein.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ast group(P>0.05).5 to 10 years of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less than 5 years and more than 10 year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varicose saphenous vein wall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disease duration ha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keyword]great saphenous vein varices;clinical relationship;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外科疾病,其指的是下肢大隐静脉处于蜿蜒、伸长而出现曲张的情况[1]。目前医学上对于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腓肠肌泵功能、静脉压增高、静脉瓣膜缺陷、静脉壁薄弱都被认为是引发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系统的理论[2]。因此分析其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20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病理改变的研究,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12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有140条下肢。其中男性患者80例, 女性患者40例;年龄分层于21~75岁,平均年龄为(49.85±5.8)岁,存在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曲张静脉在手术中进行取材,分别从内踝上方(下段)、膝关节下方(中段)大腿根部(上段)选择大隐静脉主干3毫米左右进行造影。并把单纯股隐静脉瓣关闭不全的情况归类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简称单纯性),同时把股浅静脉瓣关闭不全、股隐静脉瓣关闭不全的情况归类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性大隐静脉曲张(简称原发性),最后根据原发性和单纯性的大隐静脉曲张的病理改变进行探究。

1.3观察标准[3]

病理改变:纤维组织的变性或异常增生,平滑肌细胞的萎缩,内皮细胞的脱落;无病理改变:纤维组织、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与研究前无异。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结果的数据输入SPSS22.2软件包,采用统计学分析数据,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数(%)、例数(n)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理改变情况对比

经过分析可知,研究组、对比组的病理改变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病史长短与静脉病理改变的关系

对研究中的120例患者按病史长短进行区分,5~10年66例,少于5年29例,超过10年23例。5~10年的患者出现病理变化明显高于少于5年和超过10年,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经过研究可知,研究组、对比组的病理改变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说明原发性和单纯性的大隐静脉曲张的病理改变没有差别,因此可以知道两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病理改变是相同的。同时在研究中5~10年的患者出现病理变化明显高于少于5年和超过10年,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从而说明大隐静脉曲张的患病时间越长,其出现病理改变几率越高。因此在治疗的时候要尽早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4]。

另外对研究中的120例患者进行病理观察发现,24%患者存在内皮细胞脱落,管腔结构不完整的情况;80%患者有管壁水肿、管腔狭窄的情况;94%的患者存在纤维组织增生、内膜不完整的情况。这种病理改变在原发性和单纯性的大隐静脉曲张没有明显的差异。从而说明曲张的大隐静脉管壁的病理性改变与患病时间有明显的关系,而与患病的人、不同的曲张部位无关。

参考文献:

[1]钱松屹,刘鹏,甄雅楠,等.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近期疗效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 30(4):264-267.

[2]陆峻逵,刘芳君.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腔内电凝闭合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2, 23(2):45-47.

[3]段友良,徐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2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 52(35):71-72.

[4]贾高磊,叶志东,刘鹏,等.选择性保留膝下大隐静脉主干预防静脉曲张手术中隐神经损伤的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 28(11):865-867.

论文作者:王启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  ;  ;  ;  ;  ;  ;  ;  

曲张大隐静脉的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初步探讨论文_王启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