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论文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论文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

魏菊英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月牙桥中心学校,甘肃 兰州)

摘 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务工谋发展,有的人将子女带进城市,一起接受城市的教育,但是,这部分来自不同地区的务工子女,家庭教育仍然是“稀缺品”,这也导致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失,从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其心理问题显著,无形中给教育带来了难题。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让这些“被遗忘的花朵”美丽绽放,成为当前不少教育者探究的命题。

关键词: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最原始、最广泛、最基础也是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教育,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它能促进个人成长、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社会稳定,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务工谋发展,有的人将子女带进城市,一起接受城市的教育,但是,这部分来自不同地区的务工子女,家庭教育仍然是“稀缺品”,这也导致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失,家校衔接不紧密,无法发挥教育合力,从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其心理问题显著,无形中给教育带来了难题。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让这些“被遗忘的花朵”美丽绽放,正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

基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都在发生着巨变。每一个城市大批涌进的务工人员毋庸置疑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分子,他们用汗水换来经济上的宽裕、生活上的富足,并为子女未来教育、成长所需的费用努力打拼。然而,在其背后,付出的“代价”是缺席子女的家庭教育,他们的子女被冠以特殊标签,或多或少会受到城市同龄人的排斥。务工子女心理问题较同龄人多、教育难度加大,这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必须要从理性出发。

1.居无定所——削弱了务工子女社会适应性

农民工一直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是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务工子女随父母东奔西走,即所谓的“链式迁移”,其面对的境况就是居无定所,犹如浮萍一般。父母频繁流动给子女正常的读书、交友、学习、生活带来困难,使得务工子女的学习失去连贯性、稳定性和系统性,无法完整接受学校教育。加之居住条件简陋,空间逼仄,使得务工子女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的“高积累,低消费”生存方式是农民工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社交面狭窄,直接影响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尽管是在大城市生活,但对于务工子女来说,他们的生活空间十分狭隘。

2.无暇顾及——挫伤了务工子女的学习积极性

绝大多数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他们生活艰难,承受着更大的生存压力。在体力与心理上的双重重负下,已经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疲于劳作的农民工对子女的学习知之甚少,几乎没有沟融和辅导的机会。一些务工人员直接将子女送去寄宿或者是家教老师家,这也造成了家长与子女见面机会少,而子女的作业有时候是由别人AI写作的,这一教育上的漏洞,也是学校教师“鞭长莫及”的。长此以往,必然会给务工子女带来身心困惑,加之得不到家长的关注与沟通、理解与支持,从而挫伤学习积极性。

直到马跑不动了,他们才停下来。秀容月明痛痛快快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对马刺说:“你跟我一样,都成叛徒了。”

初中数学拓展性微课程,是以现有的初中数学教材为载体,借助微课“短小精悍、形式丰富、时空自由”等多种优势,结合资源内容,系统研发思维拓展型、学法指导型、数学文化型、操作活动型数学拓展型资源的微课程(图2),旨在拓宽数学教材的意义空间,挖掘数学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目前已经重点开发3个系列微课程.

3.观念滞后——忽视了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对于大多数务工人员来说,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并不高,在思想认知上存在“短视”,对于孩子的未来并没有清晰的规划,简单地认为只要他们在校不惹是非,接受正常教育就可以了,具体学习情况并不掌握,也不积极与教师配合。他们认为上学不如打工,无形中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子女,使得孩子的价值取向存在问题,也限制了孩子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也有的务工人员反而是对子女过度关注,“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只看学习成绩,考得好蜜糖奖励,考不好不问缘由,轻则骂重则打。无论是何种态度,都存在对子女精神层面的忽视,家庭教育隐形缺失。有的家长对子女只管温饱,不管身心的健康,有的家长只问结果,并不关注孩子的日常,显然,这些都揭示出务工人员实际上忽视了对子女的健康成长的关注,从而给子女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偏离轨道。

二、加强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策略

鉴于务工人员忽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其意识、心理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问题,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大课堂、专家心理讲座等,给家长讲解儿童教育心理学,教授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孩子,要遵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培养良好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指导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育人环境;定期召开家长会,适时对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家访,家校积极沟通,密切配合,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

总之,尽管学校教育无法完全弥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但是可以探索切实教育路径促其快乐成长、融入集体、适应生活,正确引导这部分孩童也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余华英,卢克清,刘运红.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对通城县四庄乡外出务工人员对子女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4).

[2]许向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及其对策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8(6).

·编辑 李 争

标签:;  ;  ;  ;  

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