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站设计在变电二次继电保护中的分析论文_李东旭

智能站设计在变电二次继电保护中的分析论文_李东旭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电站建设成为了现代变电站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成为了电站中变电二次继电的重要保护措施。本文我们将主要通过探讨关于智能电站的概念及智能电站的特点,使人们充分的认识到智能电站在变电二次继电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大家在今后的设计之中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智能电站在变电二次继电云运作中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智能电站;变电二次继电;保护分析

随着我国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力行业对计算机的运用程度也是越来越高,智能电网建设成为了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例也是逐年增加,智能电网的设计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系统运营的方方面面,而在变电二次继电运行系统之中,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其运行的安全性、效率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中智能电站在其中发挥的是最主要的作用。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述及特点

就我国目前的科技来说,智能电站主要就是指以远程数据的控制与采集作为根基,来实现站内监控的新型工作方式,满足电网的调度控制与保护相独立的需求。总的来说,具有自动化、高效化、安全化的特点。具体可解释为:

(1)安全化。现代化智能技术使用先进的电子科技技术,以计算机来处理日常的传输数据及反馈数据,这相对于传统的手工模式来说,其出错的概率更小,而精确的程度更高,而且利用计算机来储存数据,其储存量更大,储存的安全系数更高,所以实现现代智能电站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安全性更高,数据的保密程度更好、被破坏概率更低。

(2)自动化。智能电站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改变原来传统的人工工作模式,实现全部的过程自动化的数据处理程序,以计算机代替人的工作,在输配电的过程中,电子信息自动的处理相关数据,反馈使用的问题,从而实现“无人值班 ”的工作模式,降低了对人的工作强度,实现整个变电站工作的电气自动化过程。

(3)高效化。智能电站运作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应用机器生产降低人的工作强度,实现自动化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的广泛应用,电站的运作可以极大的减少人的工作步骤,同时全过程的机器操作也可以极大的减少之间的反应时间,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实现电站的高效化运行。

二、智能电站在变电二次继电运作中的重要保护作用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智能电站已经成为了现代电力电站的主要运行模式,传统的变电二次继电运行模式已经被逐渐的取代,新的智能电站运行模式使变电二次继电的工作流程更加的便捷有效,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电站运行的大量人物财资源,使变电二次继电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说,智能电站在变电二次继电运作中的重要保护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益

通过使用各种的电气智能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力资源的支出,降低人工成本和各种的损耗成本,同时电气智能技术模式的使用时限相对来说比较长,投入的成本回报率高,两者结合因此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变电二次继电系统的维护成本,提高收益效益。

2.2有利于降低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在变电二次继电运作中应用智能电站技术设备,可以大大的降低人的劳动强度,使人从繁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的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去直接的控制整个工作流程。这样就会减少由于人为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对工作的影响,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使变电二次继电工作的运行更加稳定、有效。

2.3有利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准确度

在变电二次继电运作系统中广泛的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来实时搜集运行数据,整理分析运行数据,从而得出有效的结果反馈回控制终端,使控制人员及时的根据数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调控,这样可以减少人工测算带来的失误和误差,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度,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数据保障。

三、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高,对于变电二次继电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效率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变电二次继电工作的正常运行,我们必须要加强智能电站的建设,使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科技的、人力的等各方面的影响,我们的智能电站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实现变电二次继电运作的智能化,满足电力行业发展的长远需求,我们就应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智能电站在变电二次继电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3.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控制变电二次继电智能化控制技术水平。

变电二次继电智能化的实现也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的,若是没有人,那么一切就都是妄谈,但是相对于我国现在的技术人员来说,其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实际的需求,因此,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必须要做好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控制变电二次继电智能化控制技术水平,满足现代发展实际的需求。

3.2加强技术研究支持,提高变电二次继电运行的自动化技术水平。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技术的长远发展就没有实际水平的切实提高。为了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提高变电二次继电工作系统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加强技术建设。通常电站变电二次继电工作的运行自动化的实现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分布控制方式。这就是指二次继电模式自动化的终端能够自行判断故障并及时进行故障隔离,然后通过各个分环节的协调配合,从而实现网络重组,这个整个过程完全是自动化的,不需要主电站的参与;二是集中控制方式。这主要是指通过二次继电模式自动化的终端将所有搜集到的故障、事故信息反馈到主站上,然后通过主站精确的计算分析得出解决方案,并下达给二次继电模式自动化终端,使其按计划自主完成执行,实现继电工作系统的稳定。

3.3加强智能电站设施的后期管理力度,为变电二次继电的保护提供基础保障。

我国现代很多电站都基本能够实现了智能自动化设施设备的安装,但是由于后期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到位,管理方式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导致电站的智能自动化设施设备系统实施管理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到了自动化设施正常水平的发挥,无法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我们一定要加强智能电站设施的后期管理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变电二次继电的保护提供基础保障,保证变电二次继电系统自动化、高效化的稳定有序运行。

结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以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针对我国目前电站实现变电二次继电运行变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运行成为了人们现在的主要研究目标,在今后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始终坚持智能电站的发展的总体目标,不断的采用先进的科技提高智能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从而有效的保障变电二次继电的运作,为其安全有效的工作提供智能化的后盾保障,从而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闫东峰, 张晓娟, 陈旭,等. 智能站设计在变电二次继电保护中的分析[J]. 科技展望, 2015, 25(36).

[2]延立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J].科技专论,2014(20)

[3]洪威金.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措施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2(12)

[4]郑冰.变电二次继电保护智能站设计[J].科技向导,2014(20)

[5].蓝海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建议[J].智能电网,2014(01)

论文作者:李东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智能站设计在变电二次继电保护中的分析论文_李东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