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配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人们对电力资源使用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对于电力工程线路的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输配电线路以及用电工程运行的安全问题也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对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线路常见问题的分析来详细说明提高其安全性的途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问题;技术措施
前言
输配电线路以及用电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样也会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的安全性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对于社会经济效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改进电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输配电线路供电质量,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1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
(1)环境问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绝大多数都在室外,有些线路架设的区域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山林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当遇到沙尘暴或大风天气,轻则出现风偏闪络,进而导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发生跳闸,重则会导致整个线路用电安全出现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出现沙尘暴时,产生巨大风力进而出现扬尘的现象,在风力作用下,线路被砸断,导致供电断路,还容易出现火灾事故,从而使供电线路完全中断。如果遇到夏季连雨天,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也较容易出现连电或者中断等问题,如果较为严重,还可能导致线路的周围山区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若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则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用电安全,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
(2)运行管理维护问题。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是关键,怎样保证安全运行显得尤其重要,伴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配电系统不断更新提升,出现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方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新能源、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维护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为了保证线路可以全面良好地运行,管理维护方式就要遵循维护为主、维修配合、及时更换的原则。
(3)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电力系统属于人力劳动密集型,即使在技术上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一些领域人力操作还占据很大比重,因此,人为操作失误难以避免,如误插设备、连接方式错误会常出现,进而导致用电安全事故发生。
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应用。
(1)缘子防污技术
绝缘子是输配线电路中最为重要的设施,然而其因长期处在室外环境下,易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而在表面附着大量的沙土和污渍。当遭遇雷雨天气,绝缘子设施就会出现电导以及电流泄露等现象,最终导致自身功能价值下降。为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人员就应通过安装防泄露的监视设施,来建立起警示作用的预警装置系统。对于绝缘子设备的清洁,相关人员可将地蜡、硅油等物料涂抹到绝缘子表面上。这样一来,当雨水来临时,绝缘子表面就可以对其进行水分分流处理,以防治绝缘子表面多余潮湿,从而大幅度避免了电流泄露问题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路防风技术
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处在大风天气工作运行区域,其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为此,电路防风技术人员应通过提高基础的牢固性,来降低风力对线路运行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为了保证塔杆完整及其防风着力点,可适当增加杆塔数量以及利用硬质材料,来提高输配电线电路的拉线力度和密度。这就能有效避免输配电线路因风力过大而出现大面积倒杆问题。
(3)防雷技术
研究表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防雷技术应用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建设使用的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具体来说,防雷技术应用有两个指标要点,即线路耐雷水平以及雷击发生时的跳闸率。第一步,防雷技术人员在架设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时,应选用具有避雷效果的电线,以降低线路被击中的几率。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将感应电压做好耦合和分流处理,以提高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第二步,在对杆塔进行接地电阻值控制时,防雷技术人员要将其控制在10Ω。这样一来,杆塔不仅能够起到预防雷电的作用,还能使线路运行的防雷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全面减少雷电反击现象的出现;第三步,通过架设耦合电线,来提高耦合作用,进而减少绝缘子的电压部分,从而形成分流。此外,还可在线路系统运行表面安装自动重合闸,以提升线路的耐雷能力,进而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连续作用下实现供电的可持续性。
(4)建立信息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
首先,在规划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过程中,技术人员应采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电量预测、多指标关联性以及空间负荷预测等问题。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地区往年同期用电量情况进行分析解读,以明确当前系统建设要面临的用电量变化、用电结构,并与地区的经济实力结合,以提高系统建设的针对性;其次,系统建设人员还要利用自动化技术将其作用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管理模块中,从而使其具备历史数据查询、数据质量分析以及断面预测等功能。此状态下,系统就能自动收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产生信息,进而对其断面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断面出现的时间点;再次,技术人员还要采用信息化技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设置线路故障远程检测控制系统,及通过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和沟通平台,来实现各个电力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这就极大提升了系统线路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效率;最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还要应用信息技术,来模拟一个故障的快速仿真决策。即自动对运行线路中的故障进行响应,并通过反馈系统,对故障类型以及处理措施进行识别和判断。
结束语
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技术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对输电线路是十分重要的,其直接关系到电力资源是否可以按时、足量的送到预定地点,进而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用电。受到输配电线路的基本特征影响以及其他各种不利因素的作用,导致在实际运行中输配电线路出现较多的问题,只有相关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全掌握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障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电力供应可以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提高技术、管理及维护水平,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资源才可以不断服务社会、服务经济。
参考文献:
[1]曾贞敏.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2016(4):67.
[2]纪萍.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222.
[3]关绍峰,张超.刍议电力工程中新建输电线路施工中的问题与措施[J].环球市场,2016(14).
论文作者:韩茜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线路论文; 输配电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绝缘子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