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区域结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_用地性质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域结构演变与持续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都论文,为例论文,持续发展论文,地域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中图法 F207

城市地域为城市活动直接影响的范围,一般包括市区和郊区。而城市地域结构(Metropotitan area Structure )是城市各功能要素的地理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从宏观层次把城市地域结构视为一个整体,其形态与其相邻的城市由于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群体形态即城市体系的范畴;从微观内部层次把城市地域内各物质要素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空间投影,两个层次初步探讨城市的不同发展形态、发展趋势及其表现特征。并期望引导城市向节约高效和社会公平的发展方向。

1 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环境

鉴于城市地域结构的两个层次常常同时发生、互为结果,为便于深入讨论,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讨论影响城市发展的社会领域的结构变化。其次,讨论城市化过程中导致城市各物质组成要素在不同地域尺度内的空间地域重组[1]。

1)经济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可改变经济原有的空间(用地总量、区位及其组合),从而作用于功能地域结构,而且在系统开放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可影响国家或地区生产力的空间重组。例如美国“阳光地带”的崛起,就是信息产业对美国国家空间发展格局重构的结果。又如我国广州,乡镇工业外向型产品结构的出现也同样改变了珠江三角洲的地位。这种趋势在生产经营日趋区域化、国际化的今天,可以波及国际范围。

2)社会与人口的转变 近30年来, 我国人口系统已由高出生低死亡的快速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的慢速增长,城乡人口流动也呈加快势态,人们的需求也开始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生活方式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从商品到生活空间的新含义。

3)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调整 改革开放以后, 政府职能正逐渐定位于经济发展,政府通过诸如财务、税收制度的调整,财政、金融体制的转变等手段,由原来对经济的微观控制,逐渐变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从原来的计划管理,逐渐变为政策引导。这些改革与调整对城市结构的布局,城市内部的社会分异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城市房地产的兴起与发展 80年代末开始, 以我国《宪法》和《土地法》中有关土地转移制度的修改为标志,宣布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初步建立。房地产业经过几十年的萧条后又重新兴起。开发主体由原来单一的国家和集体转向多元化;资金来源也由原来单一靠财政拨款转而面向社会集资;住房的分配与消费方式也由过去的无偿取得变为购买或租赁。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观。

5)人地关系的变化 在城市的人地关系中,人的作用更突出, 表现为城市的不断蔓延,自然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这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过去的发展模式及生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协调城市地域结构与生态平衡便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一大主题。

2 城市宏观地域结构的新框架与评价

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的发展、变化可通过宏观地域结构的重组反映出来。为便于观察这一空间重组的地理过程,分别考察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规模体系中的转移、各城市在国家体系中的变化趋势。为此,采用了城市中心度(注:中心度即克里斯塔所定义的中心度,计算公式为C[,i]=P[,i]+L[,i]+S[,i],其中C[,i]是城市i 的中心度;P[,i]是城市i的国民生产总值(1983年前)的标准化值;L[,i] 是城市i的电讯业务收入的标准化值;S[,i]是城市i 的非农人口总值的标准值。标准化值的计算公式是

指标对全国50个城市1978~1994年的中心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全国50个大城市中,中心度大于零的有10个,且大都属沿海开放城市。其平均中心度从1978年的2.1上升为1995年的4.0(图1)。说明近20年的改革开放并未改变城市原有的地理格局,东部沿海与广大内陆及边远地区的差异有扩大趋势。核心—边缘现象继续强化,沿海地区在空间组织上表征为大连至广州的沿海城市密集带的发展。核心与边缘内部各城市分化也有差异。如大连的中心度由1978年的-1.37上升为1990年1.53, 而这期间福州的中心度只由-1.87上升为-1.28。同样的变化也存在于内陆地区,如西安与昆明(图1)。20年来, 尽管各城市总体水平均有较大程度提高,但国家地理空间并不因此而变,且中心度大于零和小于零两组内部变化更明显。

3 城市内部结构的演变

作为城市要素以及反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的空间布局,包括人与其形成的社会及相应的实体环境,即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及功能区结构。城市内部结构的演变分为两个过程:①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在城市化作用下向外扩张。②城市各功能区在城市化发展中实现功能结构的空间重组及用地置换过程。两个过程相互伴随,互为因果。

图1 城市中心度变化

Fig.1 Variation of urban centralities in China

3.1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景观重组的三个过程

在众多有关城市的理论中,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空间扩张模式[1~10]及与经济发展相应的人口变化模式[3,11]等都有详实的论证, 在此不再重述,而着重从分析城市内部结构演化的角度来讨论城市化继续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三个城市景观重组过程。

1)集约化过程 在城市化过程中, 各种活动出于对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外部交通、技术、自然条件的支持下,沿阻力最小的方向向外扩展。在经济高涨时多数表现为沿交通轴蔓延、跳跃生长;在经济平稳期则表现为对建成区内部农田和空地的填充和蚕食。各时期在土地市场机制作用下都存在着用地类型的置换,利用强度增大,功能结构强化等内在深化过程。

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一方面表现为用地类型不合理,未能体现出内部等级规模的空间分异规律。另一方面,在城市景观上呈现各种用地高度混杂的现象,造成经济效益与居民生活质量低下。到90年代初各大城市才开始注重商务中心区(CBD )的建设。

2)多级核心体系的发展过程[12]

这一过程的发展模式就是就业岗位和人口在城市地域内围绕一个或多个核心集聚、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一般可认为城市多核心体系的形成和城市郊区化有密切关系。在城市地域内,随着城市化的作用,城市地域范围向外扩张,各种活动和功能地块亦向外延伸,当扩散到一定的距离之后,居民支付享受各种核心服务的费用远远高于当地所供给的服务成本时,次级核心便随之获得了产生条件。

而在中国,目前处于郊区化阶段的城市尚数个别,且层次较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中国,能实现居住郊区化的人口规模小,不能主导居住区位的变革;②交通工具、道路网的数量、质量相差悬殊。③受文化传统影响,对中心区的态度相差巨大,中国人(包括富有者)更愿到中心地带居住[13]。④中国人的生活周期与迁移相关性不大。从发展的角度看,在大城市,多核心的发展过程是一必然趋势,因为,它可以创造一种减少污染、方便舒适的社会、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人工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过程的和谐[14]。

3)区域经济多样化与一体化过程[15]

区域经济多样化与一体化过程是城市化在经济空间的一对矛盾统一体。首先,作为各种经济活动高度聚集的城市,不断衍生出新的经济活动类型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这些活动的主体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既相互竞争和排斥,又相互合作和吸引,促使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在经济空间上呈现多样化与一体化的趋势。其次,这个统一体在地理空间上的含义是,各种经济活动按各自对地偿付能力及服务门槛在城市影响区范围内的动态定位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等级序列的确立,另方面则是时间序列上的空间重组过程,如城市内部的第三产业代替制造业,或企业高级管理职能迁到CBD内,而低级的生产指导型职能则与工厂相结合。

3.2 城市内部结构的组成及其演变

为便于讨论,我们将城市内部结构划分为土地利用结构和国能区结构两个层次来考察。

1)土地利用结构

传统的土地利用解释性模型的核心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延伸,地价按规律递减,从而形成从商业用地向工业和居住用地转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地域内部则呈现同心环带状景观,体现了土地利用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西方,城市土地利用功能的地域分化及同心环带结构都是在城市地租的调整下形成的。而我国在解放后的1988年以前,由于土地的市场机制尚未引入,城市内部同心环带结构实际上只是城市地域向外扩张在时间上的自然积累,并非市场调节的结果。从而使中国的城市大都围绕一个中心有一大片高度混杂的居住区,在城市中轴线四周则是环形或射线状道路系统,外缘分布着几片工业区,再配上几块其他功能用地。据此,我们初步归纳出了中国城市内部结构的解释性模式(图2)。 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把城市视为完整的社会和生产活动的单元,强调工业建设为主导的城市规划思想。以这种思想为指导的城市建设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单位所有制,而最终后果是城市土地利用在功能划分上的混乱。

2)城市内部地域功能结构 地域功能结构是指城市工业、商业、居住、行政、文教活动等要素的实体环境及其相互联系。由于城市性质、规模及自然环境的不同,则可有不同类型的结构。一般来说,我国城市内部地域功能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工业区、商业区及居住区。它们相互组合的关系决定了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城市内部商业区、行政区的空间等级序列存在。我国CBD 的恢复和兴建只是近几年的现象,在这之前,市级、区级和小区级商业中心一直在承担着向城市居民提供购物的功能。随着CBD的兴建, 城市交通的改善,原有的区级商业中心地位受到排挤,开始出现以向外转移为特征的郊区化趋势。

其次,功能地域高度混杂。由于长期强调“大而全,小而全”的单位制组织,各单位不仅能提供就业机会,还提供住房和福利等。从而强化了职工对单位的依附观念,形成了工业居住、行政居住等功能地域组合。这种组合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量的通勤流,降低能耗和污染,减轻市政设施的压力,却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合理,居住环境质量差等弊端。

此外,由于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市场机制还未引入,地域结构仅仅是规划及其实施的最终结果,缺乏市场机制对土地利用强度及类型的调节,缺乏城市化所产生的城市空间与结构的重组。

4 实证研究:以南京都市区(圈)为例

4.1 南京都市区内部地域结构的界定

六朝古都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内重要的中心城市。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南京城市占地数量增长很快(表1)。1990年, 城市建成区用地达到136.76 km[2],人口为81.7万。

表1 南京建成区用地变化情况

Table 1 Variation of built-up area in Nanjing

年份用地总量(km[2]) 年增长率(%)

192011.89

193023.69 2.29

194031.20 0.8

195055.93 1.8

195967.91 0.6

1978116.18 0.2

1985123.74 0.9

1990136.76 2.0

19951512.0

资料来源:南京规划局

通过考察南京市1990年土地利用的现状,得出其内部结构变化特征(图3)。

首先,以市中心(新街口与鼓楼广场中心)向外延伸成同心地带结构。在距市中心3km范围内的旧城区,是以商业、行政、 文教及居住用地混杂而成的中心地带,平均人口密度为9 338人/km[2]。

其次,环绕中心地带3~5km的范围是以工业、居住为主,混杂以文教、公用绿地等的中心地带,平均人口密度均为1 200人/m[2]。

最后,在中间地带外转7km 的环带内是以工业用地占优势的郊区工业地带。此带的东部及西北部为文教区;再向外便是由与县市组成的城乡结合部的外缘,分布有新工业区及新居住区,如江宁开发区。此带的平均人口密度为4 510人/km[2]。

图3 南京城市用地结构(1990)

Fig.3 Land use structure of Nanjing(1990)

4.2 城市用地及其功能结构的演化

1950~1985年间城市用地总量缓慢增长,平均增长率在0.8 %之内,与这期间国民经济增长同步。而1986~1990年间,年用地平均增长率上升到2.0%,低于1920~1930年的2.29%,而同期国民经济增长达14.7%, 高于1978~1985年的11.2%。具体以城市用地中的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为例,增长过程见图4。

图4 南京商业、工业及居住用地总变动曲线

Fig.4 Variation of land use in commercial,manufacturingand residential sectors in Nanjing,China

1)工业用地的演化 工业用地在中心地带(0~2 km)总量较小,近30年来仅增长60hm[2]。由于以小型电子、机械、 纺织和食品工业为主,所以多为当地居民或商业中心服务(如手饰加工、高档服装业等)[11]。某些用地可能会长期存在,产可能在总量下降时出现增长现象。在离市中心3~4 km范围的中间地带,1963~1985 年间工业用地增长最快,但随后1986~1990年间开始下降,1990年以后则处于绝对减少趋势。离城市6 km以外的工业用地则在1985年之后快速增长。原因:一方面由于旧城区(核心地带)和中间地带的工业企业外迁;另方面是诸如江宁浦口开发区吸引新的工业企业的结果。工业用地的变化反映:①工业用地的扩展乃是城市扩张的先导和动力。②中间地带内缘、核心地带混杂的工业企业有碍于城市内部结构向以商务管理为主的第三、四产业转型,亦与环境的改善不相容,所以对其关停并转是大势所趋。

2)居住用地的演化 从图4可看出。在1950~1985年这一阶段居住用地峰值分别在1.7~2 km和4 km附近, 且与同期工业用地的峰值相伴出现。 反映了此阶段单位制用地组织对城市结构的决定性作用。 而在1985年居住用地峰值则出现在4~5 km附近,这是由工业外迁, 城市中间地带向外蔓延的结果,但居住用地的扩展慢于工业用地的扩散步伐。

3)商业用地的演经 商业用地变化的特征是:首先, 解放初商业中心在城市中心以北2.5km迁到3.5 km处,与居住用地的扩展一致; 其次,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次中心位于6.5 km处,与本区段内居住用地峰值的出现有直接关联。在1990年之后,随城市核心鼓楼—新街口沿线的大力改造,商业用地急剧增长,商业用地峰值南移至鼓楼附近,估计这种趋势将延续至鼓楼以南,新街口以北地段。鼓楼至新街口延中山路周围1~1.5 km的地带应当成为南京都市区未来的CBD,离此6.5km处的下关热河路、迈皋桥、卫岗等将成为分担部分中心职能,承担起向外辐射和增长极的亚中心。

4.3 城市内部结构重组的问题及建议

在城市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南京都市区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内部结构重组面临以下问题:

(1)更新多、保护少,唯经济独尊,不遗余力地追求高容量、 大密度,面状蔓延,置六朝故都所具有的独特人文景观于不顾。这种以牺牲环境和社会效益为代价的发展有悖于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对此应从以纯经济学为指导的发展转向以谋求长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效益最佳为准则的发展思想为指导。尽量避免资源的时空透支,遗患于后代。

(2)旧城区改造时造成原有社区解体、 核心区人口外迁引起的就业、子女入学及感知环境的失衡,同时由于迁入地的基础设施不能及时到位所造成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社会问题。因此,今后必须改变传统的“物质形态规划”方法与思想以及原有的与旧城更新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不相适宜的政策和法规,代之以市场经济原则及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

此外,为优化城市地域结构还应注意:

集约化与分散化的合理解决 南京都市区内部交通在未来将是由快速轨道交通、普通公交、自行车、小汽车、步行组成的交通体系,但目前出行工具有结构为:公交、自行车、步行,比例3∶7∶6, 通勤距离有限。因此,核心区的改造必须将居民回迁与扰民污染工业外迁和提高生活质量结合起来,降低不合理通勤流,减轻交通的瓶颈效应,避免产业空洞化过速,推动城市中心的持续繁荣,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内城的有机疏导。

地方核化与区域核化相结合 针对诸如新街口CBD、 栖霞工业区等将成为整个都市区域的商务、购物和居住的核心,应该在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发展一些离区域中心一定距离的亚中心,如发展热河、迈皋桥、卫岗等商业中心,来分担新街口的部分职能,但须注意到各自的等级地位、相互距离,避免在未来,随着通勤范围(Urban Daily System)的扩大,而引起区级服务中心萎缩以至消失。

功能结构的分离与混合 一般认为, 适度的混合可能更好, 如在CBD,商务用地宜在60%左右, 还应佐以一定比例的工业(珠宝首饰业、高档服装、印刷、食品等)及居住用地,一方面有利于CBD 自身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以此来弥补CBD 固有的流动性造成的不安定因素,保持CBD的长久繁荣。

收稿日期:1998—01—26;改回日期:1998—11—07

标签:;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区域结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_用地性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