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
【摘 要】由于本阶段住宅工程开发量较大,住宅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生,作为建设方也承担着质量与安全管理的任务。本文从如何控制好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从建立健全建设方项目管理机构、确定管理目标、项目管理过程控制及采取的工作方法进行全面阐述。
【关键词】项目管理;管理机构;管理任务;过程控制;工作方法
前言
我国目前处在城镇快速发展时期,由于住宅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导致质量及安全问题的发生。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及拆迁安置房,质量和安全控制也是摆在首位的。现针对项目管理阶段就如何有效地开展住宅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作如下论述。
一、建立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
1.1组织形式
例如我们在南京东麒佳苑等项目管理工程,该项目位于江宁区东麒路以南、宁杭高速连接线以东,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九至十八层、单体建筑28幢。根据工程任务和内容要求,本着适用、精干、高效的原则,选择了矩阵式工程管理组织形式。本工程管理组矩阵式组织形式见下图;
(东麒佳苑项目组组织形式简图)
1.2管理制度
住宅小区项目组在执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要求的同时,要针对住宅工程特点制定自己的内部管理制度:内部工作例会制度、资料收集整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住宅建设工程质量主要取决于企业,政府的监督管理无论如何加强,都是不可能取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作用和责任,因此政府监管的根本目的应该是督促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切实履行职责,担负起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保证工程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二、目标明确的管理任务
2.1设立专门小组
本项目管理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牵头,成立了由甲方代表、项目经理、以及监理组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纠偏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通过此举措,使住宅小区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体系
住宅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始终是建设工程最重要的工作,政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对于工程质量安全的严格监督和执法,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力量和保障,在做好工程质量投诉宣传工作的同时,先从工程质量基础控制着手,强化工程质量有关各方的责任,确保工程质量,要有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抓住体制、机制创新的大好时机,加倍努力,开创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局面,把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到更新、更高的水平。针对住宅工程特点,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控制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控制程序和安全控制程序,落实质量与安全目标责任。
三、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过程控制
3.1重在事前控制
督促总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及安全证体系,要求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资格具备、责任明确;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找出质量和安全隐患,并制定解决方案;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把好项目开工关;制定质量及安全检查计划,约定控制点,确定监控的工作程序;列出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及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
3.2严格施工过程控制(事中控制)
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过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的管理程序;跟踪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严格控制质量与安全检查验收关。
3.3质量与安全事后控制
做好质量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调查工作;做好质量与安全事故事后的处理工作;严格把好竣工验收关。
四、采取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
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管理机构的工作方法有很大关系,管理机构应从全面角度出发,工作方法要灵活主动,因势利导。
4.1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搞好项目建设。
4.2项目管理组人员应工作积极主动,管别人不去管、别人不应管的事,这对减少扯皮,做好控制和发展自己极为有利。
4.3项目组各专业管理人员要积极协作配合,多提合理化建议,才能使项目的管理更高效。
结语
笔者通过对在项目管理中住宅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的总结,得出了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如何控制好住宅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方法和手段。项目管理组针对住宅工程特点,建立一个组织有序、运行高效、信息畅通的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管理机构作好自身的组织形式和人员配置以及管理制度等工作,并明确自己的管理任务和目标,做好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施工结束阶段的质量与施工安全控制工作,并采取灵活的工作方法,从而使住宅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得到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书目与文献:
[1]顾辅柱、《建设工程信息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田金信、《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蔡雪峰、《建筑施工组织》、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赵中华、《安全生产管理简明教程》、江苏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出版
论文作者:张晶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9
标签: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住宅论文; 管理机构论文; 项目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