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长治供电公司营销部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反窃电研究是电力稽查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窃电手段具备隐蔽性、高科技性等特征,构建窃电分析框架是十分有必要的。窃电分析框架从电量、电流不平衡、功率因素等角度分析反窃电的重点。论文对常用窃电手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反窃电的组织措施进行了概括,为反窃电工作人员提供了整体研究框架与实施方案。
关键词:反窃电;电力营销;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用电采集、营配调贯通数据采集和治理,将电力基础信息与通讯技术全面结合,为线损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台区线损也实现了总表、分表电量数据同步采集、同步计算,使台区同期线损治理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受社会风气和窃电利益驱使,窃电者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窃电,不仅造成电量损失,同时也给同期线损治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依托反窃电工作开展,能使窃电者不能窃电也不敢窃电,从而提高同期线损的治理效果。
1、常用窃电手法及特征
(一)实施电能表电流回路开路或分流窃电。使电能表的电流回路开路实施窃电、设置电能表电流回路分流电路实施窃电。(二)故意短接电流回路实现窃电目的。在电能表的电流端子、TA(电流互感器)一次或二次侧、电流回路中的端子排等部位短接电流回路实施窃电。(三)改变TA实际变比实施窃电。通过变更TA、改变TA的二次抽头、变更穿心式TA一次匝数、改变TA一次侧有串、并联组合的接线方式、减少一次匝数等方式改变TA变比。(四)电流互感器二次极性反接实施窃电。将一项或两相TA极性反接实施窃电、反接电能表内电流线圈的极性、利用窃电装置提供反向电流窃电。
2、当前用电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法律制度的缺失
现在,我国法律法规对于窃电偷电方面的惩处措施还不够全面,对于不良用电非法用电的惩处不严重,同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不良用电、违法用电严重的后果,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这导致了很多用户存在偷电窃电现象,同时不配合工作人员的检测与检查,甚至还存在着威胁检测人员的现象,这样使用电监察难以推进,反窃电工作无法及时达到预期效果,以致工作停滞不前。
2.2、电力企业没有做好管理工作
因为我国目前有一部分企业,并没有重视反窃电的管理工作。而且在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上存在着问题,使得一些不法行为有机可乘。正是因为这些用电管理制度和设备的不完善,且相关职工不具备监察知识,导致其业务能力比较低,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没有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导致了电力企业用电问题的频繁发生。例如在我国某小型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当导致很多用电问题的出现,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因为用电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企业管理的漏洞实行窃电行为,甚至有一些职工的工作素质太低,没有责任心,和一些不法分子进行勾结,形成了窃电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监察人员工作能力不足
在上述两点问题之外,用电监察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监察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足,在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是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所在,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足会导致反窃电措施从根本上难以实施下去,很难真正地开展工作。不仅反窃电措施难以实施,在电力监察上也是如此,因此,监察人员在电力监察工作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反窃电的管理措施
3.1、传统反窃电工作的排查
逐一核对营销业务系统中的用户电能表信息是否与现场智能表的信息相符,检查电表箱、接线端子盒、互感器名牌及接线、智能表外观有无人为操作,各种封印是否完好、齐全、正确。若封印有伪造的可能时,应及时鉴定封印的真伪,并使用测试设备对智能表进行现场鉴定。对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的智能表,可采用钳型电流表测量导线电流除去互感器倍率后与智能表示数进行比较。
3.2、做好证据采集工作
要想将我国的窃电行为进行有效的整治,就要对相关的证据进行大力的搜集。因此监察人员在进行用电检查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位用户的用电量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为后期的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监察人员在检查用户的电表时,应该对用户家中的一些家用电器的耗电量进行分析,并且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初步的判断,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将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准确的监察。如果存在大幅度用电数据异常的情况,首先要判断是否存在设备和线路的损耗,然后再对用户的是否存在窃电问题进行检查,以保证监察工作的科学性。
3.3、因势利导全面巩固
除综合运用法律和“人防”手段打击窃电外,唐山公司以“感情牌”“舆论牌”“技防牌”持续巩固扩大既有成果。基于各类新闻媒体平台,不断宣传电网建设投入力度和供电员工保电为民、担当奉献的全力付出,深入居民社区、厂矿校企,大力普及诚信用电理念和“电是商品,窃电即犯罪”的法律常识,让客户理解反窃电工作不是“争利”“讨债”,而是供电企业从维护健康供用电秩序和关心关爱群众生命安全角度出发,开展的善事、好事,“依法用电,诚信用电”的氛围更加浓厚;加强对重大窃电案件跟踪报道,全程向社会披露处理结果,形成“窃电就是犯罪”的强大震慑。截至目前,累计在行业、地方媒体发布反窃电新闻消息70余篇,充分彰显出维护合法权益、净化用电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3.4、完善电力法律体系
我们需要意识到法律体系对于用电监察方面的重要性,只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使不法分子害怕违法后果,有效减少不良用电、窃电等现象的发生。需要为反窃电工作奠定法律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明确不良用电、非法用电的处罚措施及标准,完善用电以及供电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旦监察人员发现不良用电、违法用电的现象,要及时上报并严肃处理,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用电诚信使用记录,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不良用电、违法用电的现象发生。
3.5、积极构建警企联动机制
电能不同于其它商品,存在检查难、取证难和定量难的特点,因此电力公司必须与公安机关建立警企联动机制,在依靠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窃电行为的同时,积极为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警企联动办理窃电案件时可进行“深挖”,比如通过破获高科技窃电案件,摸清窃电工具来源和销售去向,及时端掉工具生产窝点,为兄弟单位防窃电工作提供丰富经验。
3.6、加大宣传力度
电力企业应该在一些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用一些案例让群众认识到身边的一些窃电行为,并且让用户产生一定的危机意识,在发现窃电行为时主动的帮助监查人员做好检查工作。电力企业还可以向一些举报的居民发放一些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居民对于窃电行为举报的积极性,让居民广泛参与到这项工作中,促使相关的企业能够顺利的开展反窃电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用电规模与用电量也是与日俱增,一些问题与困难也逐渐展现出来。供电企业需要重视监察方面的种种问题,要求工作人员重视不良用电的现象,自主学习,提高这方面的素质,积极研究高效的监察措施以及防窃电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促进我国供电事业的安全、稳健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炳要,黄令忠,戴斌.窃电分析框架及常用窃电方法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03):150+152.
[2] 赵俊鹏,吕孟玉,张洋瑞,张冰玉,李晶,段子荷.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J/OL].河北电力技术,2019(01):24-25+29[2019-06-30].
[3] 徐国英.加强线损管理提高企业效益[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6):191-192.
[4] 张献方.用好三种手段提高反窃电能力[N].国家电网报,2019-02-28(005).
[5] 赵俊鹏,吕孟玉,张洋瑞,张冰玉,李晶,段子荷.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J].河北电力技术,2019,38(01):24-25+29.
论文作者:任晓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窃电论文; 电流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回路论文; 用户论文; 措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