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成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_张超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成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_张超

张超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巴彦分校 151800

摘要:成人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成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直不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本文将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成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分析。

关键词:就业导向;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一直是成人高校所面临的难题,近几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率普遍较低的问题也成为了影响成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建立科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模式尤为重要。

二、成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缺乏准确的学科定位

面对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成人高校教育工作也实现了大众化。但是在成人高校教育改革中对各类搞笑的汉语言专业依旧没有建立科学的、准确的、可靠的定位标准,这就导致大量成人高校在教育教学中依旧坚守传统专业意识,对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也没有按照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人才与实际需求的脱轨状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2.2汉语言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由于汉语言专业存在的一些特殊性质,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都不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就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及能力但是却学无所用。不过,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依旧沿袭传统将传统专业课程作为重点,将古汉语、文艺理论等作为教学重点,对相关基础知识也是进行重复教学。对于当前社会流行的网络编辑学、公关礼仪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避而不谈、虽然这种课程设置的方法让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变得牢靠,但是学生的视野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学无所用。

2.3教师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面对先进科学教学设备在各高校的广泛运用,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方式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及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电脑教室等,依旧采用收本授课的枯燥方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虽然教室在教学中热衷于这种教学方法,但是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实践能力,降低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2.4评价体系过为单一

当前学生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知识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能力评价基本忽略。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考试也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考察,以学生试卷分数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知识掌握是否牢靠的标准,对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域外知识的拓展、职业规划等能力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考量以及评价标准,是评价结果出现失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成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学科的定位应具有层次性

成人高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成人高校学生与汉语言专业接触时间有限,办学条件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应该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从学生的所学专业角度出发,传授符合学生未来专业就业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采用层次性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2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由于传统基础课程繁多,所以应首先对课程进行精简,确定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重点内容,强化核心内容教学。其次,应整合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避免重复传授汉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基础课程的严密程度及紧凑性。第三,应增加专业技能课程,加设新闻传播模块、社区管理模块、文秘公关模块等。在课程的安排方面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加设行政法学、秘书学、对外汉语理论学等学科,提高学生从事事企、机关单位文员等职位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新的汉语言文学及所学专业的平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3教育过程应重视实践性

首先教师应摒弃填鸭式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学习,从旁帮助学生解答相关疑难,并引导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解解读。其次应完善实习基地的建设,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通过联合相关单位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外训练的平台。第三,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放假期间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学校也应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平台,从而完善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的建立。

3.4就业指导机制应具有明确性

首先,在大一阶段教师应为学生传播职业规划的理念,并传授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监督并指导学生制定未来学习规划。其次,在大二阶段应开始为学生分析未来行业就业趋势,引导学生完善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督促大学生夯实专业技能基础。然后在大三阶段应帮助学生分析未来可选择就业职业发展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各类工作职位的解读,通过针对性分类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最后,在大四阶段应对考研学生进行重点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的学生加紧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及指导。

3.5学生评价机制应具有全面性

在对汉语言专业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避免仅以专业知识成绩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判标准,应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全面考核模式,通过结合学生理论知识成绩与汉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加上在礼仪举止、岗位测评的综合素养考核中的成绩,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评价机制,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3.6汉语言文学教师重视学生身心发展、人格的培养观

为实施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汉语言教学理念,教师要在教学方式上,应改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向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融入汉语言文学的人文元素,并将汉语文化精神灌输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及比赛中互相配合、协作和鼓励,培养个人品格,让学生将所学所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有效地发挥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视社会发展对该领域人才的实际需求,应基于就业导向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理论-技能+综合素养能力较高的复合型精英人才,使其在社会生存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

五、参考文献

[1]蒋继华 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安徽文学 2015年12期

[2]张利剑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财经界 2015年01期

[3]谢军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危机与对策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06期

论文作者:张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成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_张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