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高层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艳红,高树军,李大明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高层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艳红,高树军,李大明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尤其是大型、高层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的施工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可以防止建筑桩基底泥皮和沉渣的出现,还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地质土壤条件,科学有效的利用建筑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能够节约建筑生产成本,还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优势;应用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实际上可以算是劈裂注浆技术和渗透注浆技术结合的新型施工技术。劈裂注浆技术是指通过注浆管,将具有足够压力的水泥浆液强力压如建筑桩基底和建筑桩侧的土层,使原本结构疏松、土层分散不稳定、具有较多土壤颗粒和其他杂质的建筑桩底侧周围的土壤结构变成一个高强度、高密度的稳定结构体,从而保障建筑桩的安全和稳定。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通过注浆管将高压水泥浆注入建筑桩底部土层,高压使得土壤被劈裂,产生土层的缝隙和空间,水泥浆液就顺着这些空隙进入,在土壤中凝固,水泥在土壤空隙中的凝固将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得土壤中的土渣和泥皮凝固成一个整体,建筑桩与岩层发生劈裂效应,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复合型土体,提高整个建筑桩的建筑承载能力。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

首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克服不同土壤地质条件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可以克服原有的挖孔灌注浆对各种地质条件的挑剔,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还可以改变以往建筑桩基底的泥皮、尘土土渣等等现象;该技术还可以固化各种疏松、松动的泥土层,使得建筑基底更加牢固,稳定,对于大型、高层建筑更加稳固安全。该技术在原材料使用、实践和人力投入都比较节约节能,降低建筑的生产成本。

3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注浆管的制作与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使用范围极广,也与很多的环节和步骤有关。注浆管的研制和安装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用于现实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注浆管的研制材料是以无缝焊管或者镀锌管为主,综合建筑的工程的特征,合理运用三段式进行制作。为了确保注浆管的密封性,习惯的使用胶带或者塑料将注浆管进行仔细包扎,杜绝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渗透的情况。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考虑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制作符合施工标准的注浆管,确保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

3.2 压水实验的具体施工操作

在灌注桩浇筑的工作全部做完后有一道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就是压水实验施工操作,它不仅确保了注浆管路及单向阀的流通,还可以有效将单向阀周围的泥水和沉渣清理干净,让混凝土的纯度得以大幅度提高,还能有效增加强度和硬度。当然,在对压水实验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在旁指挥,正确规范的对灌注桩管路的疏通进行操作,一旦发现灌注桩有塌陷或者扩大的趋势,就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使之将损害减到最低。

3.3 正确安装注浆管及操作

使用灌注桩的过程中,安装注浆管以及下方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都是极高的,比如对注浆管的各个管子可以互相无缝对接的要求,保证整个注浆管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在对注浆管进行焊接时一定要保证端口位置的饱满度,确保焊接的地方没有缝隙存在,在经过不间断的工作之后使注浆管实现接口的整体性。最后,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按照施工的步骤有条理的操作,争取在不让注浆管受损的情况下,保证它的密封性,杜绝渗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3.4 灌注桩注浆的操作

整个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过程的最后步骤是灌注桩注浆,这也是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灌注桩注浆的施工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之后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所以,这一步骤极为重要。前期工作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保障,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良好,并对注浆的分配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在注浆时,把控好注浆的操作连续性和压力,一次完成灌注桩的注浆作业,注意各个步骤的细节,才可以将注浆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3.5 对灌注桩注浆的顺序和时间的要求

要确保每个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对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操作进行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和规范,更甚于在操作的顺序和时间上也必须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通常灌注桩的使用应该在制成灌注桩之后的两天左右进行注浆的步骤,需控制在一个月之内,这样既可以确保成桩的稳固特点,也可以避免错失最佳注浆的时期,从而避免因为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在注浆的正确顺序上应该是先做好成桩端注浆,然后才桩侧注浆。如果注浆大多数为断面柱,那么就要先上后下,严格控制它的时间间隔,大多以 2 小时或者 2 小时以上为主。

3.6 灌注桩注浆的参数和最终注浆的条件

由于灌注桩注浆的参数和终注条件对注浆实施的结果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控制注浆的参数上要参照施工地的地质问题,由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的计算后得出最后的注浆参数。另外,还要综合当地的地质情况,例如,要是多沙砾石子,最好选择压浆压力强度大的装置和浆液。;要是多砂土,则应该合理的对压浆压力和压浆量进行控制,最后根据地质条件计算出注浆参数,合理的选取注浆参数。

4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4.1 对注浆管质量的控制

如果注浆管的密封方面或者焊接处有缝隙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终就会引发注浆的压力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出现浆液渗透的情况。所以,在安装注浆管的过程中,必须认真严格的根据方案的步骤进行安装,最重要的就是端部花管部位,一定使用塑料材料或橡胶等材料将他们全部包起来,然后包扎牢固,避免出现浆液渗透等问题。注浆管下放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执行步骤,以避免对注浆管的破坏。

4.2 对注浆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在进行注浆施工的的操作中,对质量影响较为关键的是注浆压力等方面,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情形合理的掌握注浆压力,这个时期内对施加压力的需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最后对注浆压力最合理的掌握最好高于初压的 2~3 倍。还有就是对浆液水灰比的掌握,通常对注浆浓度的调节应该是从稀到浓逐渐调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注浆压力对浆液的水灰比进行调节,进而确保浆液对加固桩体的有效作用。如果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浆压力没有达到计划的要求数值,同时又发生冒浆的情况,那么就要马上终止对注浆施工的的操作并打扫清洗注浆管道,然后把高浓度的浆液送入管道内。等到注浆量完成施工设计的需求或施工设计的75%左右并且注浆压力也达到标准时,那么这时就能够停止注浆的施工了。

4.3 完善质量保证体制

每个施工的单位都要严格树立保证质量的意识,做到定时安排技术人员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测,并且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在完成各个步骤的施工后,也应及时根据技术标准来检查各项的指标有没有达到建筑施工的需求,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关于质量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安全隐患的问题而出现事故发生。还应加强对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的培养,增加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的训练,对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并且熟练掌握,完善施工操作的规范。

5 结语

因为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作为一直能比较先进的操作技术,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使操作过程化繁为简并且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施工的成本等,也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熟练掌握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对工程的质量和稳固性都有极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李龙杰.甄磊.基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探析.新材料新装饰,2014:90~91.

[2]黄彩珊.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JJ.新材料新装饰,2014:45~46.

论文作者:杨艳红,高树军,李大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高层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艳红,高树军,李大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