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论文_张江宁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就当前事业单位的现状来说,正处于人事管理改革的重要阶段,积极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用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人事管理的不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为事业单位整体改革奠定基础。本文将对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在计划经济体制变革的驱使下,加上国家宏观调控,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技术等直接挂钩利益的东西会引起大家的重视。相反,却忘了考虑人力资源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把人仅仅当作固有劳动力,忽视了开发,导致人才被埋没、闲置浪费、压制等现象。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所在部门,面对日益突出的人员流失、频繁跳槽问题,使得事业单位不得不重视这个部门在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1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人事管理是指对人员选拔、使用、培养、考核、工资分配、职务职称调整等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项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人力资源预测为前提,通过制定人才需求计划、开展人才招聘、组织人员培训、优化岗位设置、落实绩效考核、指导职工生涯规划等措施,实施的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2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2.1合理的人员配置

基于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人岗匹配显得尤为重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才能发挥效用的最大化,而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较小,这对人与岗的流动形成了很大的困难。当一个基层干部长时间从事同一内容的工作难免会有倦怠,同时创新性思维也将被日益重复性的工作固化,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作为旁观者对身边其他部门的工作反倒容易产生新的想法,在不断的适配中干部的视野变宽了,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更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人员配置与流动性的重要性。

2.2人员开发与人员关系的处理

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下的培训多为新人培训,即老人带新人,以师傅相称,在工作中教与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培训的形式变得多元化,并且已经不是简单的传与教而是越来越倾向于开发人的内在潜力实现由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大多为按资排辈,形成人员阶梯,而这一模式长此已久必将遏制新人的新想法和改变与突破的积极性,简单的认为再多的努力抵不过时间的积累,只有当自己成为老人才能看到机会与希望。因此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在尊重前辈的同时给新型人才更多的机会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大难点也成为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新时代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的有效策略

3.1转变人事管理工作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上存在着很多先进之处,值得事业单位借鉴和参考,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对先进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从而实现对传统人事管理工作观念的转变。例如在对待员工的态度上,就要转变人事管理模式下“以事为本”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对员工予以充分的尊重,使其愿意主动接受单位的管理,而不是被动接受单位的控制。而在管理制度方面,则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充分意识到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积极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与事业单位发展需求来展开制度创新,摒弃墨守成规的落后观念。另外,对于领导管理人员来说,也要对二十一世纪人才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并在资金、人力等方面为人事管理模式转型提供全面支持。

3.2转变管理形式

事业单位要运用人性化管理形式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形式,按照岗位设置的要求,通过合理设置岗位、优化配置人员,达到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人性化管理形式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岗位管理。事业单位应当依据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单位性质和职能,对岗位结构比例进行优化调整,并加大岗位管理力度。在开展岗位管理工作时,可以国家政策要求为指导,确保采用的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而提升管理效果。二是加强聘后管理。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人员聘后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约束人和管理人。

3.3以人才战略为主导思想,强化人力资源部职能

事业单位在进行预测未来发展人才需求的过程中,就要注重优化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避免盲目地进行人才开发策略。根据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单位实际运营状况,准确地制订人才开发计划,不仅要确保科学可行,而且要着重培养能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一方面对人员加强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员工的心理行为和思想,另外不断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体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要着重培养储备力量,以高素质和创新精神为硬指标,凸显单位和个人的核心优势及价值。

3.4健全企业薪酬绩效制度

因为目前事业单位的薪酬绩效制度不够健全,所以要进行改革和完善,针对岗位工作特征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估,并将绩效评估结果与薪资福利待遇相联系,以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具体上来看,现代社会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在工作贡献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员工,因此事业单位的薪酬绩效制度必须要向优秀员工、高素质员工倾斜,提高薪资待遇的浮动性,使高素质人才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福利待遇,这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在人才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另外,事业单位的薪酬绩效制度还要参考行业或是相关岗位的普遍薪资待遇,并在薪资平均标准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调整,让员工对自己的薪酬感到满意,从而有效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传统的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加之当前人事管理存在诸多不足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必要性。通过这样的改革使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结合,保证事业单位人才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南丽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实践思考[J].人力资源,2019(10):67.

[2]曾慧.浅析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创新[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7):229.

[3]宋坤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16):85.

论文作者:张江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论文_张江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