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矿井下巷道掘进工程风险性较大,作为矿区开采整体系统,任何一处存在问题都将会导致掘进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巷道坍塌事故。因此掘进工作中,工作人员既要选用施工工艺来确保掘进速度,还要防范相关风险,特别是做好巷道内的掘进支护工作,科学、合理的运用支护技术,才能确保矿区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矿井掘进;施工;工序管理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目前采矿矿区的规模越来越大,实际开采中的开采难度也日益提高,对于矿井巷道掘进的安全要求也随着提高,以此来保障矿井开采工作人员及项目的安全。经过实践与经验的总结,对于埋藏深度较深的矿产资源,并具有松软的矿岩,这种矿井的巷道往往具有严重的破坏。虽然在这种巷道的掘进施工中,使用了高达100%的支护率,但是经实践与经验每年仍会有着高达30%以上的返修率,且内部有着高达60%的高应力采场。令巷道产生如此严重变形破坏的原因有很多,在矿井开采建设中,巷道的施工过程中,常规的锚杆锚固性能难以在围岩中发挥出来,采动压力在作用到巷道中时,巷道围岩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形变,这种情况之下,锚杆的锚固力会出现迅速的衰减,巷道围岩的支护效果也会逐渐弱化。
1矿井掘进支护技术应用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1.1矿井掘进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较丰富,由于传统粗放式开采导致露天矿山几乎枯竭。目前主要为地表以下150~600m之间的井下矿物,开采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和一些技术难题,很多矿矿井坍塌事故都发生在巷道内,必须加以重视,地下开采涉及到很多掘进巷道,确保巷道内安全才能使开采活动顺利进行。因此,需要不断提升矿井掘进支护技术水平,目前已经从传统的木材支撑材料替换为锚杆支护,经过实践锚杆支护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矿区开采中应用较为广泛,具有大幅度增加巷道、岩巷强度的优点。
1.2矿井掘进支护难点
1.2.1矿区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增加了地质勘探准确定位的难度,一些区域的地质条件还没有确切性研究,对矿物分布状况和规律判断还不准确,导致采掘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状况。在实际采掘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矿井储藏条件来选取恰当的支护方法,目前地质规律的复杂性给开采前确定支护方法带来了困难。
1.2.2围岩自身稳定性较差
矿区地质条件复杂,一方面遇到自身性质不稳定围岩,就会给巷道支护带来较大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围岩发生较大变形,也会对巷道造成严重破坏,即使经过多次返修后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1.2.3后期掘进中围岩变形或是遭到破坏造成支护难度大
矿井中会存在大量积水,而围岩岩体遇到水就会产生较大膨胀力,再加上围岩会受到上部以及两侧挤压力作用,一旦发生围岩变形或是出现塌落现象时,将会给巷道支护带来严重困难。
1.3影响掘进支护技术的因素分析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矿井下巷道施工时,影响巷道顶板支护的因素较多,遇到地质条件以及基础条件较好地段,掘进速度较快。而对于一些地质构造复杂地段,不仅会影响掘进速度,还会易造成支护断裂发生坍塌事故,对于褶曲断层地质构造中的较厚矿层稳定性较差,也会对支护质量带来较大影响。施工工艺的影响。目前,我国在矿井巷道掘进中主要采用钻爆法来施工、锚喷支护为主。与传统支护方式、施工方法相比较,大幅度提升了掘进速度和施工质量,但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装药量、炮眼位置误差过大问题,这将会对锚喷支护带来不利条件。矿井下巷道施工时部分巷道布置较密集,其中一条巷道开掘产生的震动和应力变化,都会对岩体整体地应力平衡产生影响,如果两个或多个巷道掘进工作面同时施工,相互之间地应力影响就更大,给支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2掘进工艺优化可行性方案
2.1掘进巷道支护工艺优化
施工方案采用加大锚杆锚索间排距、提高锚杆锚索预紧力、缩短锚索长度、加大护表构件面积等优化措施。
2.2施工工艺优化
对于掘进工作面施工进度慢、窝工等问题,通过优化施工工序及支护构件来解决。
(1)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掘二锚二”(一次性割煤2排、支护2排)。当地质条件差时,采用“掘一锚一”。
(2)当煤巷全断面无法一次成型时,可在帮部先锚固2~3根锚杆,全断面成型后,进行剩余支护。
(3)帮部的铺网长度必须低于锚杆钢护板下端位置,避免因补打下部锚杆而造成拆锚接网等不必要工序。
(4)施工条件允许时,顶板支护可以先于帮部支护打设1排支护。
2.3非生产因素工艺优化
掘进工艺想要得到优化,不仅要对支护工艺进行优化,还需要提高整个掘进系统的可靠性,例如,增加备用设备、缩短检修设备频率、加强对瓦斯的监测治理。通过对非生产因素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掘进工作面的掘进进度。
3矿井掘进技术应用
3.1优化运输系统
胶带输送机取代绞车运输,运输时最好选取胶带运输机,能够使煤矿资源得以有效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胶带输送机与类似的绞车相比,具有很多优势:设备的应用比较少;统一控制,方便维修,工作人员比较少;运行比较安全;胶带的上层能够运输,下层能够运料。这种运输方式既可以将煤矿巷道的岩石进行连续地运输,又可以使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从而使运输的安全事故避免发生。
3.2水平缓冲矸石仓
应用胶带进行运输,可以将储存的矸石进行快速地运转。通常在掘进煤矿的过程中,巷道外段需要取20~30m,在煤矿的巷道中间,应该将1~1.5m的防护网建立起来,从而将转道和矸石以及人行道合理分开。这段防护网能够对水平矸石仓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能够联系皮带、扒装机以及水平缓冲矸石仓等,从而使统一且完整的工作系统形成。信号发出以后,在前端的扒装机上,为了方便安全装运能够运送到水平的缓冲矸石仓内,应该将矸石输送的胶带配置安装上,再用扒装机运输矸石,使工人工作的难度得以有效地降低。
3.3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将自身力学的状态运用锚入围岩锚杆进行更改,将一个稳定的岩石带在煤矿巷道中构成,借助围岩和锚杆作用来将巷道的稳固性得以有效地实现。锚杆支护不但能够使支护的加固成本降低,钢材材料和坑木得以节约,还能够使煤矿坑道挖掘断层的面积缩小;维修矿巷道的费用也能够有很大的降低,还能够使掘进煤矿巷道的安全得以保证。掘进过程中,对于锚杆支护中缝隙的岩石有脱落的现象出现很难预防,所以,需要采取锚喷等相应的支护方式。对于技术经济效果比较明显,而且范围比较小,比较适用锚喷支护。对于掘进整个煤矿巷道这种支护都比较实用,对于交叉点和井筒以及马头门等掘进煤矿巷道的部门,光爆锚喷支护技术也比较实用。
3.4掘进煤矿巷道工作层面的通风和防尘
(1)通风
在施工中,煤矿生产安全性直接受通风的影响。从当前来看,通风利用通风机是比较常用的。对于通风机应该根据工作风量和分压进行选取,压入式通风机是比较常用的。压入式的通风机启动装置的安装与风口的距离应该保持在10m以上,与地面的高度应该在3m以上,通风机吸入的风量比全风压供给的风量要小。在通风机的选择上,风筒直径必须要对最大的通风长度的供风进行有效地保证,因此,风筒尽量选择比较大的,风筒的出口与掘进的工作面距离需要保持在5m以内,致使风阻降低,以免使涡流产生,漏风减少,从而使巷道顺畅通风得以有效地保证。在施工中,必须要有专人管理通风机,保持良好的巷道通风,并将维修和检查工作做好,从而使通风机能够可靠和连续以及安全地进行运转。
(2)防尘
在工程施工中,压碎和摩擦以及煤块掉落的煤岩,受到地面和设备的碰撞就会有粉尘产生,在通风中,这些粉尘就会在空气中扬起。从当前来看,每一层进行注水和湿式凿岩,以及通风除尘、凿岩洒水、矿井巷道的岩壁冲洗,还有将隔爆装置进行安装等是主要的除尘方法。长短抽通风除尘是当前比较常用的除尘方式,在除尘中,应该根据掘进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除尘方式进行除尘。
3.5光面爆破技术
光面爆破技术,在掘进煤矿巷道的施工中,能够使四周炮眼同时进行起爆,致使爆炸裂缝能够沿着径扩散到四周,相邻的炮眼就会将冲击波叠加的效果产生,对岩体有切向拉力产生,进一步将裂缝进行扩展,围岩表面的爆破面就会形成。光面爆破主要有三种爆破方式:预裂光爆法和轮廓线光爆法以及修边光爆法。炮眼应该在煤矿巷道轮廓线上进行布置,装药量和爆破眼间距需要根据围岩实际的情况来初步地进行选择,再进行试验以后,才能够最终地确定。从当前来看,浅孔爆破是光面爆破施工多数采用的,可以将炮眼的直径和深度适当地进行加大,来将爆破进深的尺寸进行增加。
4矿井建设中巷道掘进施工的注意项
在巷道的掘进施工中,需要对施工时间多加注意,因为巷道的围岩自稳时间较短,若是顶板一旦暴露出来,非常容易引发冒落问题。巷道施工中还要对巷道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规划。因为矿井内部的地质环境条件交叉,并且复杂多变。多种多样的地质构造都会影响到施工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巷道设计过程中,应当从大局出发,加以应用科学技术,并尽可能的把施工成本降低到恰当范围之内。掘进施工主要的巷道时,也要保障巷道围岩的强度与膨胀程度,设计和施工创造出相对建议的地质构造与水文环境条件,且不会与主要巷道的走向和地应力相交。巷道的布置宜简不宜繁,合理规划施工的先后顺序。在选择巷道断面形状的时候,要考虑到巷道断面对于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保证原岩应力大小以及力的传递方向科学合理。
总之,矿井建设施工过程中,巷道的掘进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巷道在进展过程中所有施工内容的质量都会主导矿井的安全运行,所以应当对巷道掘进施工尤为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忠国.煤巷快速掘进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6(1):55-60.
[2]马超,代贵生,曹光明.快速掘进系统在大柳塔煤矿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5(12):34-37.
[3]张晓飞,王刘成.基于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巷道围岩支护时机分析[J].煤矿安全,2015(8):212-215.
[4]孟军凯,肖同强,蒋绍永.首山一矿快速掘进巷道支护技术[J].煤矿安全,2015(1):122-125.
[5]汪腾蛟.新型高效单巷快速掘进系统应用及改进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4(5):121-124.
[6]王森,孙进,杜敬彬.矿井建设中软岩巷道掘进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4):218-219.
[7]杨仁树.我国煤矿岩巷安全高效掘进技术现状与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13(09)
[8]张建平.巷道掘进合理空顶距的确定方法[J].科技视界.2012(24)
[9]柏建彪,肖同强,李磊.巷道掘进空顶距确定的差分方法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2011(06)
[10]梁伟,邹海波,徐嘉麟.铲斗式装岩机配带式转载机在岩巷掘进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10(09)
论文作者:张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巷道论文; 矿井论文; 围岩论文; 煤矿论文; 地质论文; 矸石论文; 通风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