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主体仿真方法的组织惯例维系与变化研究论文

基于多主体仿真方法的组织惯例维系与变化研究

米 捷1林润辉2谢在阳2刘效广1

(1.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南开大学商学院)

摘要: 通过多主体建模的方法,结合行为博弈中的经验加权吸引学习模型,研究个体在面临环境变化时的惯例执行策略选择。研究表明,个体倾向于维持现有的行为,这使得组织惯例表现出惯性特征;组织惯例与环境的潜在偏离程度增加会促使行为变化的产生,但这种变化行为又包含了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和惯例变革两种形式,且后者的发展进程更快;如果组织惯例的执行行为与持续变化的环境具有严重的潜在偏离性,但偏离发展的进程缓慢,这种情况将导致组织内某些时期出现突然性的惯例变革,且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的进程不再出现。

关键词: 组织惯例变化;多主体系统;EWA学习模型;仿真分析

PARMIGIANI等[1]指出,长期以来惯例的内部结构和动态性特征都是被研究者忽视的。与惯例的变化性相反,旧的规则和行为模式随着组织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积累,导致了组织惯例僵化现象的出现[2]。LE MENS等[3]认为,由于路径锁定和核心刚性形成,组织惯例的有益变化将会受到抑制。组织惯例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作为一对矛盾体,会对组织的当前效率和未来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既趋向于维持现有状态[4],又具有维护自身利益的变革特征,这是研究组织惯例生成和变化的突破口[5,6]。本研究将以个体学习行为作为出发点,探讨组织惯例系统的演化行为。

陈国权[7]发现,外部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会对组织的运行效率产生重大影响。了解个体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的反应,有助于分析组织的适应性变化[8]。本研究通过多主体建模,探讨异质性个体在环境变化下对组织惯例变化过程的影响。学者们对于惯例的稳定性和组织变化性的关系仍存在诸多疑问[9]。YI 等[10]认为,惯例的惯性也可能会催生改变组织行为的变异。惯例层面的惯性与个体的选择性保留相互结合,可能在组织变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隐性推动者的角色。惯例系统是如何从稳定状态完成变革的,外部环境变化对惯例系统的改变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该问题将是本研究重点探讨的内容。

1 相关研究评述及问题提出

1.1 组织惯例在维系、渐变和变革间的转化

COHEN等[11]认为,组织惯例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维持稳定状态的倾向。行为模式的稳固性特征是组织内部长期自我选择的结果[12]。个体行为方式的稳定性表现出的另一面就是组织的惯性。GILBERT[13]发现,由惯例行为衍生出的变革阻力会长期存在。ANAND等[14]认为,如果企业无法及时调整运行惯例,就可能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下降,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FELDMAN[15]通过对招聘和培训惯例进行长期观察,发现组织惯例是线性和持续变化的。一些研究发现,组织惯例的内部活动会在长期内维持稳定的变化[16,17]。PENTLAND等[18]通过对挪威4个不同国家组织的账单处理过程进行深入观察,发现组织惯例经历了数千次的内生变化,且这些变化都是微小的和持续性的。DITTRICH等[19]的研究表明,惯例在分解之后的每个具体化行动并不是固定的,这些行动可以根据当时具体情形的反馈进行调整,这会使得惯例的目的和行为发生持续性的细微变化。

惯例集是组织的记忆,一旦脱离了执行行为,就会逐渐瓦解[20]。RANUCCI等[16]发现为了应对惯例的剧烈变化,组织成员的知识会在短时间内重组和更新。ZBARACKI等[5]发现,各方利益矛盾导致的冲突会破坏现有各方利益的平衡。当各方成员达成一致并最终进入休战状态时,组织就会形成新的惯例,从而完成惯例的变革过程。

B组(对照组):(1)自由探究/讨论阶段:教师对课前准备的学习资料进行简单讲解,根据涉及的病例为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典型病例的讨论、交流并回答相关问题,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及回答问题情况;(2)教师指导阶段:根据学生的反馈的问题和疑惑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3)总结回顾阶段:组织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自行回顾影像资料,拟写出诊断报告并总结相关知识点、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集中讲解。

1.2 惯例执行策略与冲突

RANUCCI等[16]提出,在外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组织惯例使得内部各个活动保持相互依赖。ZBARACKI等[5]发现,组织内部会周而复始地出现“成员利益分配失衡—利益冲突—矛盾升级—休战”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了惯例的一次次微小变化。JARZABKOWSKI等[21]的研究表明,组织结构的变动和规则的重新制定会使得惯例陷入一种相对无序的状态。组织暂时的混乱状态是各项陈旧行为变革的起点。

TURNER等[22]在对6个垃圾收集组织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环境变化导致的组织惯例变化模式存在差别。基于FELDMAN[15]、PENTLAND等[18]和LEBARON等[23]学者对于个体间配合和任务执行衔接的研究,将个体的惯例执行策略分成维持现有惯例、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以及变革现有惯例。在某一段时期内,组织内部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惯例执行策略共存的局面。

1.3 组织惯例的变化过程

HANNAN等[20]发现,组织惯例具有维持当前状态的特性,表现为从某一组行为偏好转向另一组行为偏好时的惰性。本研究为每一种惯例执行策略构建效用函数,然后研究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并在人工社会系统内,模拟不同的环境变化情形下,个体采取维持现有惯例、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和变革现有惯例3种策略时对环境的适应性过程。组织惯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的复杂任务序列[24],个体间的行动过程存在高度的协调性[14,25]。LEBARON等[23]对特护病房医生的协调活动进行长期研究,发现每一项日常工作任务都存在高度的效率相关性。在后文的模型构建中,会考虑到不同个体在执行不同的惯例策略时的协调收益。

SAMUELSON等[26]发现,个体面对转换成本、不确定性时的理性决策以及后悔规避,是个体现状偏好的来源。行为博弈理论中的经验加权吸引学习模型(EWA)融合强化学习和信念学习[27],有助于描述个体在组织系统中的行为特征。本研究借鉴行为博弈理论中策略互动的研究成果,模拟Agent的学习和决策过程,探讨EWA学习模型下个体的学习、互动和决策行为如何影响组织惯例系统的变化。

组织运行规则与外部环境的差距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明显,这与组织刚性的出现紧密相关[30]。HANNAN等[20]认为,组织的适应性依赖于组织惯例相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调整速度。组织所处的环境在每一时刻都会发生变化,理想状态下组织惯例的执行向量s i 需要与环境向量保持一致。在每一个时刻个体的惯例执行向量s i 会以R B的速率与向量e t 保持一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R B设置为常数0.05。在模型中,R cycle表示现有惯例执行向量与外部环境相偏离的速率。实际情况下,每一单位时刻向量s i 中m -m pmax个维度可以与不断变化的环境向量保持一致,但其他维度会以R cycle的概率与环境向量相偏离。这种偏离不断积累,会导致组织惯例执行向量的适应性不断下降,从而引发工作执行偏差的增加和组织整体效率的降低。

2 模型构建

基于MARCH[28]的组织学习模型,构建一个m 维向量e t =e 1t e 2t e 3t …e mt ,代表t 时刻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每个维度用-1或1的随机值表示。在FELDMAN[29]所解构的概念中,惯例由两部分构成,分别包含明示例证和表述行为,前者主要体现在个体对于惯例的抽象理解,后者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具体事务的重复性执行活动。定义向量代表个体i 对组织惯例的执行,具体维度也用-1或1的随机值表示。假设在初始阶段,向量s i 与向量e t 是完全匹配的。值m age代表现有惯例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偏离程度,具体表示为t 时刻与当前环境向量不匹配的维度m pt 占环境向量维度m 的比例。值m agemax代表某一执行向量与外部环境的最大可能偏离程度,即与当前环境向量不匹配的最大可能维度m pmax占m 的比例。向量s i 中的m pmax个元素在最初时刻是确定的,而m age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该模型中存在一个参数λ ,反映了参与者对于策略吸引力反应的敏感度。λ 越大,参与者越会更敏锐地锁定对于某策略的选择。

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为庆大霉素,耐药率为36.87%,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高的有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6.67%、85.07%、92.54%,详细统计结果见表3。

结合个体互动过程和EWA学习模型的Agent互动流程见图1,其中包含了Agenti 、Agentj 和Agenth 这3个个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学生才会从心底产生变化,感受到春风细雨般的滋润,乐意正视自己,改变自己。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学生是成长的人,是学习的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核心素养出发,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教学这个灵活的载体,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

如果组织惯例与外部环境间潜在的偏离程度进一步增加(m agemax=0.35),意味着在惯例的执行向量中,会有更多的元素可能跟不上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果组织惯例与环境偏离的速度不变(R cycle=0.05),观测此时的两种组织演化情形(分别见图6和图7)。对比图4和图6,可以看出组织内部维持惯例和变革惯例两种策略的交汇点提前了(50周期左右),组织惯例变革的进程加快。组织渐进式变化与维持现有惯例的策略交汇点也提前至100~125周期,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系统的速度同样加快了(见图7)。组织维持现有惯例不变的情形减少,渐进式改变或变革现有惯例体系的情形更加普通。分析其原因:组织惯例的执行需要一系列工作的协调,向量s i 中的不同元素代表了惯例的不同活动环节。当s i 中有更多的元素存在脱离外部环境的风险时,惯例系统与环境的偏离程度加剧,惯例的惯性越来越难以阻碍惯例的变化。

(2)

当组织惯例与外部环境的偏离程度相对较小时(m agemax=0.08),模拟组织惯例与外部环境的偏离速度对于惯例变化的影响。当R cycle由0.005持续增加至0.05,绝大部分个体也不愿意改变现有的惯例执行策略(分别见图2和图3)。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个体具有维持现有组织惯例的倾向,即使惯例与外部环境的偏离速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组织内部的惯例具有惯性特征,轻度的环境偏离所引起的效率降低并不会迫使个体改进现有惯例。在一般情况下,组织惯例的惯性是普遍存在的,这是构成组织稳定性的基础。

(3)

(4)

个体i 在组织中的收益函数为U i ,则有

分析《人民日报》的用例我们发现在有关西方新闻报道中使用的“绿色”,既不指绿颜色也不是“绿色”的比喻义而仅仅是出现在固定结构中,由“Green Revolution”(绿色革命)、“Greenpeace”(绿色和平组织)等西方词汇意译而来,是一种借用现象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同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语言的接触和交流有关。

刘 宁:2005年水利部在12个县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2009年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103个县,2010年启动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通过近年的试点和建设实践,我们探索、总结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思路。

U i =Pn (S jy ,S ix )-U age-k

(5)

式中,函数Pn (S jy ,S ix )表示在同一个任务链条中,当上一个j 采取策略y时,个体i 采取策略x时,由惯例协调度带来的个体i 效率的增加。根据ANAND等[14]和LEBARON等[23]对于组织惯例特征及任务协调性的描述,在不同的组织中,不同子任务间的匹配度对于组织整体运行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用θ 表示组织惯例内部子任务间耦合的紧密程度。为了简化模型,令完全协调的行动带来的收益为2θ ,不完全协调的行动带来的收益为θ ,相互冲突的策略带来的收益是0。

结合EWA模型,3种惯例执行策略都会被赋予一个吸引力值。吸引力值的大小与该种策略被采纳的概率直接相关,则有

(6)

[N (t -1)φ (1-ρ )+1];

(7)

N (t )=N (t -1)φ (1-ρ )+1。

(8)

其中,表示主体i 在第t 时刻采用惯例执行策略k;s i (t )和s -i (t )分别表示t 时刻主体i 和与之发生关系的其他主体实际采用的策略选择;表示主体i 选择策略k的效用;表示策略k的吸引力值;示性函数及魅力值的构建方法如式(6)~式(8)所示。EWA模型中的参数有着心理学上的解释和经济学意义[30]。对于模型中的参数,CAMERER[30]进行了解释。主体i 选择某个策略的经验权重表示为N (t )。参数φ 表示某策略吸引力的衰退系数,在知识遗忘和环境变更的双重因素作用下,某策略的吸引力会不断减退。即使某个策略没有被主体i 选择,该策略也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用δ 表示被放弃的策略在吸引力值计算时的权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该指数衡量了某策略未被入选时主体i 的后悔程度;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该参数代表某策略被放弃时的机会成本。参数ρ 控制着吸引力值的增长,是参与者学习能力的体现。ρ =0时,某策略的吸引力增长最为缓慢;ρ =1时,该策略的吸引力快速积累。

当期各个策略魅力值是主体i 选择下一期策略的基础。吸引力值的大小决定了每个策略被采纳的概率。CAMERER[30]通过一个Logit决策模型,将各个策略在下一期被选择的概率通过魅力值计算出来。主体i 在第t +1期间选择策略k的概率为

(9)

后来,他的母亲因病故去。她就和他商量说,到省城来工作吧!他说他离不开他的学生们。她就没再坚持,她知道他的固执。不见面时,俩个人就用手机短信聊天。她总是贪睡,他就说她是永远睡不醒的一头小笨猪。

U age-k表示当个体采取坚持策略k时,由于现有惯例与外部环境的不匹配引起的效率下降,进而导致的个体效用降低。U age-A、U age-B和U age-C分别表示个体采取维持现有惯例、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和变革现有惯例策略时的对应效用。假设在理想状态下,如果个体采取了惯例变革策略,其惯例的执行能够与外部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因此U age-C应当为0。U age-A导致的个体效用降低表示为

3 模拟运行结果与分析

在网格空间内投放1 000个主体,每一项组织惯例的执行活动包含20个主体,共分成50组。构建个体对于不同惯例执行策略的选择模型时,需要设置EWA模型的初始参数。根据CAMERER[30]给出的方法,设定λ =0.15;根据其对EWA参数设置的建议,设置φ =0.9,ρ =0.75,δ =0.66。

对于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的策略,函数描述了个体渐进式改变惯例执行策略时其执行向量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则有

如果组织惯例与环境的偏离速度较快,且相比于图2和图3的情形偏离程度更大(m agemax=0.20),此时维持组织惯例不变的演化情形依然普遍,但也出现了两种新的情形(分别见图4和图5)。在图4的情形中,选择维持现有惯例的个体会持续减少,而选择变革现有惯例的个体会持续增加,组织内部不存在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的情况。在图5的情形中,选择维持现有惯例不变的个体会持续减少,选择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的个体会持续增加,但是这个变化过程相比于图4发生的较为缓慢,且不会出现变革现有惯例的情况。如果发生惯例变革,组织内部两种策略交汇的时间点(100周期左右),要早于组织惯例的渐进式改变(200周期之后)。可见,相比于惯例的渐进式改变,一旦组织内部出现惯例变革,其发展过程会更加迅速。

式中,t 0表示初始时刻;r age表示外部环境对于个体效率下降的影响系数。在每一个模拟步长开始时,对于每个个体i 会生成一个位于(0,1)区间的随机数s random(1-i) ,用来参与构造组织惯例执行向量与外部环境变化的偏移过程。函数是惯例的执行向量适应外部环境的构造函数,显示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则有

如果组织惯例与环境的偏离速度很慢,但是惯例执行向量与环境的潜在偏离程度较为严重,组织内部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当组织惯例与环境的偏离速度R cycle由0.05减慢至0.005时,保持组织惯例与环境的潜在偏离程度m agemax为0.35,此时组织内部不会出现个体改变现有惯例的情况(见图8)。当组织惯例与环境的偏离程度m agemax增加到0.60时,个体仍旧不愿做出改变,表现为组织依然维持现有惯例(见图9)。

今后一个时期,学院将抓住“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机遇,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广泛利用国内外学术资源,强化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艺术学科齐备,专业结构科学合理,办学条件优良的高水平艺术学院,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以民族艺术和当代艺术为特色的艺术教育、科研和实践创新中心。

当m agemax升高至0.80时,代表了组织内部最终会出现惯例严重偏离环境的情况。如果此时依然保持缓慢的惯例与环境的偏离进程,组织内部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其中一种典型的情形见图10。在组织惯例缓慢失效的过程中,组织内部的所有个体依然选择按照现有的组织惯例运行。当某一时间点来临时,意图变革现有组织惯例的个体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而选择维持现有惯例的个体会大量减少。与之前的情况不同,这样的情形下组织内部可爆发突然性的组织惯例变革(见图11)。相较于图10,图11的情形中组织惯例外部环境的偏离速度略快,此时组织惯例变革的时间点会提前。可以看出,即使组织惯例与环境持续偏离至较高的程度以至于脱离了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组织内部的绝大多数个体也依然会维持固有的行为模式。缓慢的组织惯例失效进程,在长期内掩盖了自身与外部环境的不匹配。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会安于现状。若组织惯例与环境的偏离进程不断缓慢持续并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组织内部的惯例变革就会被诱发,且这个过程不会允许渐进式改变现有惯例行为的出现。

4 模拟情形的案例验证

为验证模拟结果所展示的情形,本研究找寻了与之对应的案例,分别来自DANNER-SCHRÖDER等[31]、DITTRICH等[32]的研究以及笔者的案例研究(见表1)。

表1 组织惯例变化的案例描述

在DANNER-SCHRÖDER等[31]的研究中,惯例系统①始终按照规范的标准实施,救援小组严格按照既有的程序展开工作。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惯例系统②的运行虽然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成员可根据具体环境即兴开展行动。但从长期来看,救援中心的成员并没有主观改变惯例的倾向,他们也认为所执行的惯例未发生变化。在本研究的模拟结果中,组织惯例的长期稳定性情形与该案例相符合。在DITTRICH等[19]的研究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该小型医药公司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验助手逐渐改变自己的目标并调整行动细则。细胞培养板的装配管理经历了多次迭代,最终完成了时间分配和任务安排的优化。在第3个案例中,新晨地产作为市属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公司,其物业管理惯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发生变化。随着一些项目商业综合体的开展以及第二、三期工程的竣工,现有惯例系统暴露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由于该公司的物业经理大多兼任其他职务,对于投诉琐事更是无力应对。在2015年末,以维修人员分别负责各自楼宇并获取适当收益的惯例,取代了之前整体排班并由物业经理统一指挥的惯例,只有(如防水工程修补、停车场设施安装和岗亭拆建等)预算较大的工程由物业经理统一调配。从新晨地产11个项目在短期内颠覆原有惯例的情形,可以看出外部环境在惯例系统变革中所起的作用。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is of vitamin D anticancer role. Several studies have found a link between low vitamin D levels and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y.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data suggest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VDd/insuf fi ciency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基于MARCH[28]经典模型对于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性的描述,以及FELDMAN[29]、PENTLAND等[18]和LEBARON等[23]对于惯例内部结构的认识,构建了组织惯例随环境动态变化的模型。计算实验结果验证了组织惯例具有维持当前行为的倾向。即使组织惯例与环境的偏离速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只要可预见的偏离程度不大,组织惯例就不会出现变化。如果组织惯例与环境的潜在偏离程度较高,惯例的渐变和变革行为都有可能出现,但变革行为的发展进程更快且更容易占据主导。当组织惯例与环境的潜在偏离程度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偏离速率缓慢时,组织始终维持现有的惯例体系。此后随着惯例与环境的潜在偏离程度持续增加,即使偏离速率缓慢,组织惯例也可能发生突然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同于之前的惯例变革模式,表现为选择变革行为的个体一旦出现就迅速占领整个群体,且惯例的渐进式变化过程不会出现。

元素和统一颜色之间的相关关系布尔矩阵A×F(A)可用式(27)表示,每一列表示对应统一颜色与哪些元素有关,如第1列[1 1 1 0]T表示操作工人统一颜色与任务、物料、工艺3个元素有关。

在近些年的组织领域研究里,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组织惯例的内生变化机制。PENTLAND 等[18]发现,组织内部的稳定性结果,需要持续的适应性变化过程来保证。本研究捕捉到了惯例系统爆发突然性变革的现象,支持了既有的理论。YI等[10]利用NK模型,分析了组织惯性与组织适应性的关系。在其研究结论中,组织惯例的惯性越大,组织的适应性改变也就越小。然而,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组织惯例的惯性越大,组织变化的程度也就越大。本研究与YI等[10]的研究结论存在一些相似但不同之处,即惯例变革的突然性。该现象在组织冲突的相关理论里曾出现,但并未体现在针对组织惯例的研究中,因此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推进。对于组织惯例渐进式改变的研究,未来还是应当基于对行为主体的能动性,并增加对特定环境刺激下的变异行为的分析[9]

参考文献

[1] PARMIGIANI A,HOWARD-GRENVILLE J.Routines Revisited:Exploring the Capabilities and Practice Perspectiv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1,5(1):413-453.

[2] COAD A.Firm Age:A Survey[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18,28(1):1-31.

[3] LE MENS G,HANNAN M T,PLOS L.Age-Related Structural Inertia:A Distance-Based Approach[J].Organization Science,2015,26(3):756-773.

[4] HOWARD-GRENVILLE J A.The Persistence of Flexible Organizational Routines:The Role of Agency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J].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6):618-636.

[5] ZBARACKI M J,BERGEN M.When Truces Collapse: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ice-Adjustment Routin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10,21(5):955-972.

[6] 林海芬,尚任.组织惯例概念界定及其结构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管理科学,2017,30(6):113-129.

[7] 陈国权.面向时空发展的组织学习理论[J].管理学报,2017,14(7):982-989.

[8] 陈春花,宋一晓,朱丽.不确定性环境下组织转型的4个关键环节——基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J].管理学报,2018,15(1):1-10.

[9] SALVATO C,RERUP C.Routine Regulation:Balancing Conflicting Goals in Organizational Routine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18,63(1):170-209.

[10] YI S,KNUDSEN T,BECKER M C.Inertia in Routines:A Hidden Source of Organizational Vari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16,27(3):782-800.

[11] COHEN M D,BACDAYAN P.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re Stored as Procedural Memory:Evidence from a Laboratory Stud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4):554-568.

[12] LEVINTHAL D,POSEN H E.Myopia of Selection:Does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Limit the Efficacy of Population Selec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7,52(4):586-620.

[13] GILBERT C G.Unbundling the Structure of Inertia:Resource versus Routine Rigid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5):741-763.

[14] ANAND G,GRAY J,SIEMSEN E.Decay,Shock,and Renewal:Operational Routines and Process Entropy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Organization Science,2012,23(6):1 700-1 716.

[15] FELDMAN M S.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s a Source of Continuous Chang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6):611-629.

[16] RANUCCI R A,SOUDER D.Facilitating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Routine Compatibility,Trustworthiness,and Integration in M &A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5,19(2):257-276.

[17] 米捷,林润辉,谢宗晓.考虑组织学习的组织惯例变化研究[J].管理科学,2016,29(2):2-17.

[18] PENTLAND B T,H☞REM T,HILLISON D.The (N)ever-Changing World:Stability and Change in Organizational Routin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11,22(6):1 369-1 383.

[19] DITTRICH K,SEIDL D.Emerging Intentionality in Routine Dynamics:A Pragmatist View[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8,61(1):111-138.

[20] HANNAN M T,FREEMAN J.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4,49(2):149-164.

[21] JARZABKOWSKI P A,L J K,FELDMAN M S.Toward a Theory of Coordinating:Creating Coordinating Mechanisms in Practice[J].Organization Science,2012,23(4):907-927.

[22] TURNER S F,RINDOVA V.A Balancing Act:How Organizations Pursue Consistency in Routine Functioning in the Face of Ongoing Change[J].Organization Science,2012,23(1):24-46.

[23] LEBARON C,CHRISTIANSON M K,GARRETT L,et al.Coordinating Flexible Performance during Everyday Work:An Ethnomethodological Study of Handoff Routin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16,27(3):514-534.

[24] ADLER P S,GOLDOFTAS B,LEVINE D I.Flexibility versus Efficiency? A Case Study of Model Changeovers in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J].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1):43-68.

[25] FELDMAN M S,PENTLAND B T,D’ADDERIO L,et al.Beyond Routines as Thing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Routine Dynamics[J].Organization Science,2016,27(3):505-513.

[26] SAMUELSON W,ZECKHAUSER R.Status Quo Bias in Decision Making[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88,1(1):7-59.

[27] CAMERER C,HUA HO T.Experience-Weighted Attraction Learning in Normal Form Games[J].Econometrica,1999,67(4):827-874.

[28] 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71-87.

[29] FELDMAN M S.A Performative Perspective on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Organizational Routin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3,12(4):727-752.

[30] CAMERER C.Behavioral Game Theory:Experiments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31] DANNER-SCHRÖDER A,GEIGER D.Unravelling the Motor of Patterning Work: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level Dynamics of Standardization and Flexibility[J].Organization Science,2016,27(3):633-658.

Maintaining and Change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Based on Multi -Agent Simulation

MI Jie1 LIN Runhui2 XIE Zaiyang2 LIU Xiaoguang1

(1.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China;2.Nankai University,Tianjin,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dividual strategy selection when individuals faced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 by multi-agent modeling combined the experience-weighted attraction algorithm.We find that individuals tend to maintain their current behavior,which makes the organizations present inertia characteristic.Potential deviation degree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promotes emerge of behavior changes,but these changes include gradual change and break-through change of existing routines,and the latter has quicker progress.If the execution behaviors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have a serious potential deviation from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environment,but the deviation progress is slow,this situation will lead to the drastic break-through change in the organizational routine system and gradual change doesn’t appear.

Key words :change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multi-agent system;EWA learning model;simulation analyses

中图法分类号: C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884X( 2019) 04- 0578- 09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2-884x.2019.04.013

收稿日期 :2018-10-3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71533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716021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71672123)

(编辑 桂林)

通讯作者: 林润辉 (1972~),男,河北邢台人。南开大学(天津市 300071)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组织与治理、跨国公司治理和复杂系统分析等。E-mail:linrh@nankai.edu.cn

标签:;  ;  ;  ;  ;  ;  

基于多主体仿真方法的组织惯例维系与变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