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论文_汪玉婷

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论文_汪玉婷

泾县医院 安徽 宣城市 泾县 24250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采用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急诊优化护理程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抢救时间、病死率、抢救成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较对照组短,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病死率较对照组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采用急诊优化护理程序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出血昏迷;急诊护理;抢救效果;满意度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大部分患者均有昏迷、嗜睡等意识障碍症状,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1]。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易增加其死亡风险。因此,如何控制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其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6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8.69±4.21)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59.63±3.74)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药物治疗等。观察组采用急诊优化护理程序,内容如下:①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安静;患者入院后24h内,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监测其血压、心率、呼吸、血脉氧饱和度等情况;②若患者出现窒息,应立即予患者氧气吸入,3-5L/min,迅速建立气道;应予患者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分泌物。③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予患者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予相应的利尿药物、激素类药物治疗;④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并帮助其按摩四肢,避免压疮发生;⑤帮助患者叩击后背促进其排痰,并予患者口腔护理,避免口腔细菌滋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病死率;(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该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5,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不满意<5分、满意5-8分,非常满意≥9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时间 观察组抢救时间为(44.88±9.63)min,短于对照组(72.14±8.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8,P=0.000)。

2.2 病死率、抢救成功率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13);观察组病死率为2.63%(1/38),低于对照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13)。

2.3 满意度 观察组十分满意29例,满意8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37%(37/38),对照组十分满意18例,满意11例,不满意9例,满意率为76.32%(29/38);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0,P=0.007)。

3 讨论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该疾病的发病与高血压、糖尿病、血管老化、吸烟、高血脂等有着密切联系[3]。因此,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时间较对照组短,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病死率较对照组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由此可见,急诊优化护理程序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急诊优化护理程序贯穿于患者整个治疗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若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同时准备好抢救器械以及抢救药物,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4]。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的发生,若患者昏迷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可行气管切开术,进而有效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由于昏迷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可予其鼻饲饮食,并加强鼻饲护理,防止食物反流造成窒息;加床栏,对于烦躁不安者可用约束带进行保护,避免坠床摔伤[5]。在患者昏迷期间应保持其肢体功能位,帮助其翻身、拍背,避免局部组织受压出现压疮;另外,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使其多陪伴患者,予患者情感支持;对于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避免其无法接受事实,加重病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或镇静药物[6]。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采用急诊优化护理程序能有效缩短手术抢救时间,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其身体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丹,侯丽,蔡媛媛.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8):756-758.

[2]龙翔玲.循证急诊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668-2670.

[3]程玉婷.急诊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疗效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0):1369-1370,1415.

[4]马跃瑞.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6):132-133.

[5]秦晓敏,岳力强,郝晓.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5):594-596.

[6]张建荣,李燕,张金秀,等.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1):37-40.

论文作者:汪玉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论文_汪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