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类本科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论文

对管理类本科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

张红郭仪

(广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0)

摘 要: 管理类学科偏向理论学习更多一些,专业实习效果评价难以评价,导致整个教育重要环节专业实习效果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分析本科类专业实习现状,发现这一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指标体系与实习操作内容不一致;(2)评价主体与评价目标认识出现偏差;(3)评价对象与评价目的存在偏差。并提出以下措施:(1)建立明确直接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评价体系;(2)建立多层次直接操作行为与间接效果相互对应的评价体系;(3)科学合理计算本科实习效果等。

关键词: 管理类本科 学生实习 效果评价

本科学生专业实习是大学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理论与未来工作实践结合的重要阶段,科学评价学生专业实习效果不仅能保证教学质量,还是保证专业实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学校普遍建立了专业课程理论学习与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等相互促进的实习体系,加快本科学生与实践的结合,医学教育类本科特别注重专业实习教育[1-6],以保证进一步真实反映实践教学对医疗操作技术的影响程度。工科类学科的专业实习与实习学生的操作结合较为紧密,评价方法相对明确[7]。管理类本科偏重理论教学专业,实习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深入研究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现状

许多研究者深入研究本专科学生专业实习效果评价的方法,由于管理类学科偏重理论教学,专业技能蕴含于实际操作理念中,实习效果不能简单按照实习操作效果评价。下面从目前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的实习评价体系、实习评价主体、实习评价对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中,民间组织在政府与市场供给不足的服务领域发挥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为许多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了迫切需要的各种服务。探讨民间组织在孤儿救助领域的作用,不是减少政府在这一领域的责任和支出,而是希望在坚持政府主导的条件下,增加孤儿福利服务供给多样性,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服务需求。

1.1 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评价指标

从现有参考文献可知,根据各自培养目的区别,不同学校及不同专业管理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采用不同体系进行评价。管理类本科实习时,学生从事不同岗位的工序操作,管理专业理论常常贯穿不同岗位的实践活动,实习活动需要检验的是管理理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评价指标表现为一些概念性指标。下面以旅游管理类专业实习评价指标为例进行研究。相关文献表述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效果评价设定评价原则如下:文献[8]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指标设置体系包括:专业行为认知能力、服务行为能力、服务流程管理能力、进入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几项评价原则。文献[9]提倡以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理论及专业修养、身心素质这几项原则构建评价体系。文献[10]主张“以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效能和人际关系为原则构建专业实习评价效果指标”。从上述文献科技看出,评价原则多为与理论结合紧密的抽象指标,为明确这些原则评价方式,这些文献同时设置了相应的评价子指标。表1为文献[9]中归纳的实习效果评价的不同分类的指标体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评价指标层次分明,逐级指标细化,最后评价结果能实现评价目标,但是指标显得有些抽象。

表1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10]

1.2 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主体

文献[11-13]都认为高等教育评价者主要由政府机构、高等教育组织及相关实习或就业企业组成。上述评估主体参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管理的主体有:(1)学校实践或实习管理部门;(2)实习学生归属院系;(3)实习指导老师;(4)具体分配学生实习的人力资源部门;(5)学生实习具体岗位直接管理者。按照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14],这些管理参与者应该具有评价学生实习效果评价的机会,都有可能成为这一过程的评价主体。由于上述主体参与学生本科实习管理的不同阶段,同时对学生实习认识的不同,这些主体显示出不同的特点。通过收集实习学生返校后对上述五个实习效果评价主体的调查,将本科专业实习评价主体的特点归纳于表2,从表中分析可知,各种不同评价主体更多地熟悉和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不可能全面了解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

表2 本科专业实习效果不同类型评价主体的特点

1.3 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评价对象

原位整地:依山就势,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及边坡的固有稳定性,用最少的扰动确保边坡地形地貌自然态,结合施工道路修建及场地排水沟设置需要,就近挖高填低,平整与回填,合理调配土方。

根据上文论述可以发现,管理类本科学生专业效果评价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者存在于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之间,或者存在于评价对象与评价目的之间,也可能存在于评价指标与实习操作内容之间,这些差异最终导致评价结果不正确。

表3 评价对象及对应评价主体

2.管理类本科学生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中存在问题

2.1 手术相关情况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1~55 min,平均(36.5±12.2) min,剜除腺体(29±13.2) g,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74±11.4) h,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15.2±8.2) h,术后住院时间(4±1.5) d。

2.1 指标体系与实习操作内容不一致

结合1.1的论述及表1可知,学生实习内容与实习操作内容之间的差异十分容易造成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误差,最终造成总体评价错误,同时评价结果的导向又会影响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个体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1)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内容只能反映部分考核内容,如:在行政部门实习的同学,文字处理能力可以很直接地反映在工作能力上,这也是实习单位很容易考核到的部分。(2)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实习单位的认可程度,只能反映学生企业工作实习的一部分,如:专业的旅游企业更适合旅游专业学生实习,物流企业更适合物流专业学生实习。专业性产品生产企业的物流部分容易受到学校管理部门的忽视,如液体化学产品的物流实际上有着特殊管理内容。(3)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反映了学生专业学习成果,同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以在各种管理过程中显示出突出作用,如:学生在实习公司的决策活动中往往承担数据收集工作,反映学生专业素质数据收集的设计与使用过程学生往往难以参与。(4)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十分注重学生内在素质与能力评价,这些抽象的素质评价很难用具体事件评价。

2.2 评价主体与评价目标认识存在差异

教学管理的评价者希望通过评价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导致教学管理者更注重学生各项实习活动隐含的素质与能力;直接面对实习学生的企业管理者及实习老师往往会形成对学生的整体印象,导致对学生个人评价更多,产生评价对象与评价目的之间的差异。结合表3可知,这些差异具体表现为:(1)学生专业实习过程主要由各项操作活动组成,通过各项活动表现出学生学校学习成果。如:学生组织活动的效率表现出组织能力,并非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作为主角组织活动,实际上配角也能体现出组织能力,如何评价成为需要注意的问题。(2)实习指导老师接触学生往往在实习开始与结束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需要借助其他人员的评价,形成实习对象与实习评价目的的误差。(3)企业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顺利进行,学生实习操作内容更与企业行为一致,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演习,在某种程度上与学校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处,如何让学生的评价准确从个人品行转变为对个人素质的评价需要进行思考。

很多学者对教育评估对象进行了研究,文献[15]认为教育评价对象是指教育评价主体关注的对象,随着评价主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评价对象。文献[16]认为专业实习教育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校鉴定及评价、大群体统计评价、相对特殊考察方案与项目的评价及人事行为评价等。根据上述文献的解释,可以将学生专业实习效果评价目标设置为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收获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对理论学习的进一步理解及未来就业的准备。根据表1及表2的归纳,重点关注评价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及行为对象,将评价主体关注对象及评价主体可以观测到的对象归纳于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有些评价对象可以由多个评价主体进行测评,有些指标只能由对应的部门进行测评,同时可以看出评价对象较为抽象,与评价对象对应的指标难以定量测评。

2.3 评价对象与评价目的存在偏差

学生专业实习中评价主体与评价目标认识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主体对专业实习认识差异造成的,尤其是教育部门与实习单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上表可知,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1)实习单位管理者及实习岗位管理人员对本单位要熟悉,而对教育目标不够了解,对本科专业实习目标与学校要求往往不够了解。如:实习单位可以很清楚知道实习学生文档编辑等基本素质的差异,对学生手机数据的方法选择不够了解。(2)实习单位可以准确对学生的工作效率做出评价,而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因缺乏明确指标,难以做出评价。(3)学校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对于不同层次的实习目标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如:学校层面的管理部门更关心实习单位具备的资质,学院基层更关心实习岗位帮助学生工作能力形成的作用。(4)实习指导老师更关注学生实习过程中能力的形成,实习单位管理人员更注重学生能够帮助实习单位完成多少工作,尤其注意学生的基本素质对实习单位的作用。

3.管理类本科学生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改进建议

3.1 建立可操作性的指标评价体系

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最难之处在于学生的实习表现与效果评价之间的偏差,建立对于不同评价者熟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相对减少评价误差。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与不同评价者相对应,同时不同的评价对象有不同的评价指标,最终实现评价指标可量化的目标。例如:指导老师更多知道学生寻找实习单位的积极性,学生完成实习报告的质量等情况,因此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评价的指标应该更多地针对学生专业实习的总过程设置。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更熟悉实习学生实习过程的考勤,实习过程中与同事同学的人际关系处理情况,针对这类人员进行的评价指标更需要面向学生专业实习过程。

3.2 建立直接操作行为与间接效果相互映射的评价体系

可操作化的评价指标往往针对具体事件,这些事件的评价可以间接反映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但是需要建立相应的映射关系,即:选取一些具体事件的影响作为实习学生业务能力或者职业素养的评价指标,如:选取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效率、学生独立完成实习文档的撰写等作为实习学生专业知识的评价指标;采用学生实习器具使用、实习服饰穿戴、实习考勤等与实习工作相关的基本要求作为专业素质的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对评价者操作性强的指标与素质评价指标对应的映射体系,一方面便于评价者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使抽象的素质、能力评价变得有据可依。

稻田积水、渗滤沟道以及传统排水不同情形下,水中各形态氮、磷的浓度变化如图3—图6所示。在水稻生育期,不同位置处的水体中TN、TP、NO3-N、NH4-N的浓度均出现明显的波动变化,主要是受施肥活动、降雨、灌溉等因素的影响。

3.3 科学计算本科实习效果

每一项评价指标对于学生专业实习效果的评价影响是不一样的,合理确定各项指标计算权重,可以让最后的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计算权重的方法可以采用专家评分、模糊计算、层次分析等,通过明确化抽象评价,映射化能力素质评价,科学化总体评价的效果评价体系,相对评价过程的误差,促进学生专业实习管理,增强管理这一类偏理论专业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付蓉蓉.人文教育对提高神经外科护生护理临床实习效果的评价[J].全科护理,2015,13(28):2781-2782.

[2]肖涛,尹朝霞,杜雪平,严春泽,丁静,周海虹.本科生全科临床实习效果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01):12-14.

[3]田琳,牛丕业,高艾,陈丽.预防医学专业毕业专题实习效果评价[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2):1164-1166.

[4]赵阳.毕业前“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效果评价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5]舒剑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毕业实习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3(02):86-88.

[6]吕嘉春,陈家坤,吴中亮.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毕业实习效果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1998,16(03):156-158,170.

[7]郭旭.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高职学生企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J].智库时代,2017(12):216-217.

[8]姚小云,田金霞.旅游类本科专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旅游论坛,2010,3(06):810-814.

[9]车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效果评价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10]毛润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北方经贸,2008(7):174-176.

[11]李妍,郄海霞.问责制视角下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分析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2):71-75.

[12]汤燕.利益相关者视域下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分析[J].中国培训,2016(24):79-80.

[13]林正范,贾群生.多元高等教育评价主体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3):36-40.

[14]Lu,H., Gu, Q..Performance Appraisal: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J].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1,2009(1):1751-1756.

[15]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6]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61082),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标签:;  ;  ;  ;  

对管理类本科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