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消耗都特别大,尤其是水资源。近几年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对农作物来说十分重要。想要提高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
1引言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我国农业的向前迈进、农村改建、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新型农村建设以及向前推进都是非常关键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与实际联系在一起,参考过往人成功的实际运用经验以及发达国家超前的灌溉技艺,经过长期的探索及归纳,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的对此问题展开规划和合理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本地水资源得到维护、灌溉区域农业用水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对农业的向前推进、农村改建以及农民收入增加等问题才能得以落实。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原则
2.1安全首位原则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时安全施工是首要问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这关系到整个个工程的安全可行。在布置灌溉渠道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深挖方路段作业,和高填方作业。实际情况,实绩分析。根据地形尽量避免遇到河流,减少塌方和山洪的影响。在沿线干渠的良好地段进行施工。
2.2充分利用地形的原则
农作物生生产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量需求有所改变。农田水利灌溉的合理科学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施工,制定相应合理的布渠方案。一般情况,农田灌溉的渠道是设置于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分支是设置在比较低的地方,这样可以利用地势之间的高低差距布置好水渠,最大面积的灌溉农田,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在一些局部地区,面积比较小,比较高的位置可以采取小片提灌的教官方式。在布置水渠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的一方面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尽量灌溉范围最大化,减小人为损坏基础设施的行为出现。在一些丘陵地带灌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利用水电资源,对与平原地区,就可以充分利用河水和河水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使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2.3满足动态发展的原则
生活状态在变化,经济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根据生活和经济的不断改变具体改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调节和改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优越性和科学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率。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也应该考虑社会发展农业发展的前瞻性,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2.4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者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发展中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众所周知,各地关乎农业经济的项目较多,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必须依据本地农业支柱型种植作物作为该工程主要服务对象,方可确保本县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县为纯农业灌溉区域,其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源自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些年,该地工业番茄、辣椒等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在明确这一点时,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规划设计要突出产业的重点,对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实施合理规划。
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3.1规模前景预测
应该按照本地农民产量增加、作物安全等为基础,来建立灌溉区域对本地农业向前推进而发挥的巨大作用,准确研究出农田水利工程同“三农”问题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进而把灌溉区域配套设备、灌溉范围和有关节约水源工程规模等进行明确的分析。同时与目前农田面积、范围以及农作物种植规定等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明确水利工程灌溉策略的要求进行研究并得出后续使用具有的潜在效能。
3.2筹划技术和执行办法
在灌溉前开始筹划,在展开有关安排时,应该把重点考虑的事情放在灌溉区域构建成本、未来取得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保证获得相应的收益率;对需要灌溉的地区水源面积与全部面积的比例进行确定,比如提供水源地区的供水量、农田所需用水量等,要保证这两方面可以持平;应该把节水一直作为筹划始末所必须坚持的观念。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环节,要始终跟进施工企业的建设进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必须开展技术方面的重新整改。如果恰逢雨水季节,应该展开科学的储蓄工作,为后面旱季的到来打好基础。另外还要对灌溉区域内管道线路的建设、淤泥清理以及节约用水改进等工作不断加强,以确保水源的顺畅以及充分使用,也可以保证农田在需要灌溉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顺利通水。
3.3灌溉规划实施运行的保障措施
技术上,应该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应该增强有关水利工程灌溉技术领域的研究强度,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可以顺利实施的情况下,应最先考虑运行成本低、实际操作水平高、实际适用性强的技术。财力上,应该履行“谁获益、谁承担”的原则,通过灌溉地区政府和广大民众自己筹集形式作为主要方式,同时国家以及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扶持,而且利用引进外资等形式来保证工程项目可以如期落实执行。
3.4经济效益
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设计更具科学性,这样能够减少农民进行种植时大量风险的产生,而且还可以提升土壤结构,对整个农田生态环境都得到改进和完善,最终实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结果。而且,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家生活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环境保护上的思想觉悟也同样逐渐在提高,从某些方面来说,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同样可以使空气得到净化,最终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另外还能够减少洪涝灾害对农田的损害程度。因此在农村推行农田水利灌溉是目前社会发展所需,更是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
4结束语
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是做好农田灌溉的第一步,也是关乎农作物产量的关键环节,其对减少水资源浪费、合理配置水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小型农田水平的规划设计工作,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方.论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多功能设计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20):2061-2061.
[2]宫玉焕.关于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6):137-139.
论文作者:高彦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农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作物论文; 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