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解热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瑞敏,董芝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解热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瑞敏,董芝

(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河南鹤壁 456750)

【摘要】目的:比较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小儿高热症状的治疗效果,阐述应用价值。方法:80例伴有高热症状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药物为布洛芬混悬液,对照组使用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就满意程度、治疗有效程度及大量出汗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患儿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从治疗有效程度来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大量出汗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看,观察组大量出汗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治疗有效程度的显著升高均得益于布洛芬混悬液的使用,对于减轻患儿痛苦及改善疾病预后具有良好的正性促进意义,其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关键词】小儿;高热;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264-01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发热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是人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微生物的侵入,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一种病理性体温升高。儿童机体对发热较为敏感,少量致病原即可引起发热,主要临床症状有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等,严重时可出现神昏谵妄,抽搐惊厥等,若治疗不及时可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1]。目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解热药[1],本文对我院80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儿童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并对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疗效观察与分析,旨在为我院日后儿科退烧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资料来源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就诊治疗的伴有高热症状的患儿80例,按照随机分配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儿平均年龄(2.12±0.84)岁。

1.2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儿均符合高热症状的诊断标准,均非单纯性高热而是合并感染高热症状;②所有患儿发病后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③所有患儿均无精神疾病史或是遗传病史;④所有患儿对本实验使用药物均不会产生明显的过敏样反应;⑤本实验经医院伦理会审核通过,本着自愿原则鼓励患儿家长参与。

1.3治疗和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就诊后均接受原有疾病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药物,给予观察组患儿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具体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年龄增减药物,治疗时间为期5d。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要时可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措施,尽可能进行语言沟通,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变化,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并告知医生;关注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变化,通过沟通交流、讲述过往成功案例及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最大程度避免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1.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就两组患儿治疗中大量出汗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重点考察,比较治疗有效程度和患儿家长满意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疗效标准如下,显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或是下降≥2℃;有效:患儿体温趋向正常值发展,体温下降≤2℃;无效:患儿体温无明显下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根据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一般三个级别,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大量出汗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在病理条件下,发热激活物刺激机体血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在下丘脑引起前列腺素PGE合成和释放增加,使体温定点升高,引起发热,给类药物通过阻断前列腺素PGE的生物合成来起到退热作用[2]。

布洛芬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退热药物,为苯丙酸的衍生物,它与对乙酰氨基酚同属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但却是目前唯一能安全用于临床的抗炎症介质药物。布洛芬环氧化酶抑制剂,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成前列腺素,促进散热过程,从而发挥退热作用。同时布洛芬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释放,使体温中枢的调控点下移而发挥降温作用。布洛芬的毒性低,并且除了退热作用外,还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可使机体的炎症和抗炎反应保持平衡[3]。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到退热的作用,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很安全。布洛芬药时曲线下面积大于对乙酰氨基酚药时曲线下面积,且蛋白结合率高。

本实验结果证实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及满意度的升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对乙酰氨基酚药物来说,治疗的有效率明显升高,治疗程度也大幅度上升,是一种安全性高、高效可靠的药物。

本实验治疗过程中除采取药物治疗还采取了必要的物理降温手段,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日后的治疗中可以采取结合方式进行高热治疗;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成效,护理人员应结合自身经验对患儿的情况进行有效预判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虽然在本组研究中未发现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严重不良反应,但不断有报道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心血管风险及肾脏的损害,特别是有高血压,肝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病史的患者使用,使得PGE2合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损害风险更大。应用时应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1]徐英姿.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疗效的对照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6,8(7):1151-1552

[2]蒋丰智,李军,肖成伟.布洛芬与地西泮联合灌肠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2(1):109-110

[3]刘仙平.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临床疗效的对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07(11):176

论文作者:王瑞敏,董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解热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瑞敏,董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