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稿件三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_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稿件三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_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底稿三个环节的注意事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底稿论文,注意事项论文,环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审计底稿编制环节的注意事项

编制审计底稿具体包括收集、编制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均影响到审计底稿的质量,因此,要予以高度关注。

(一)充分收集审计证据

为了便于高效地收集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进入审计现场之前应当提前准备好“资料清单”,拟订资料清单时要重点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要考虑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单位)适用的法律法规框架不同,经营模式不同,使用的会计科目不完全相同,需要其提供的证据资料也不完全相同;二是要考虑审计目的,即对方需要事务所出具的业务报告类型,如出具年度审计报告与出具某种专项审计报告,其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会有较大差异;三是要考虑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所属年度及其近几年开展的重大经济活动、发生的重大交易事项,与这些活动或交易相关的证据就必须要收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入于现场审计后,往往会发现资料清单的内容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弥补首次资料清单的不足,可以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及时修改,或编制出一份甚至几份补充资料清单。也就是说,资料清单有一个逐步补充完善的过程。

(二)要及时编制审计底稿

笔者认为至少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时间上提高底稿编制的效率。在现场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按照资料清单抓紧收集各种证据,如各种资料、证书、章程、报表、报告、合同、纪要等原件或复印件,及时就有关问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并记录在审计底稿上。第二,从内容上提高底稿的编制质量。从现场审计开始到出具正式审计报告之日,审计人员一直在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其间有关业务及其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动,这就需要对已经编制过的审计底稿及时进行相应修改,否则,审计底稿内容及其数据就会与正式审计报告的内容及其数据出现不一致。

二、审计底稿整理环节的注意事项

整理审计底稿,主要是指收集和编制的底稿达到充分、完整、有效之后,于出具审计报告之日起至审计底稿归档之前的进一步加工整理。整理审计底稿的目的是要实现具体项目审计底稿的有序化和审计底稿总体上的有序化。

(一)具体项目审计底稿的有序化

这是指对每一类(项)审计业务所收集和编制的审计底稿在顺序上进行逻辑排列。如货币资金科目审计底稿的先后顺序一般应当排列为:1.货币资金科目的审计程序(审计底稿模板及其说明);2.货币资金审定表(审计结论);3.货币资金审定明细表(审计说明);4.库存现金盘点表;5.银行存款各账户余额核对表;6.银行函证控制表;7.银行函证复函件;8.银行余额调节表;9.银行对账单;10.银行存款利息测算及其说明;11.库存现金会计核算的抽凭测试;12.银行存款会计核算的抽凭测试;13.其他货币资金会计核算的抽凭测试;14.抽查的部分货币资金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复印件。

(二)审计底稿总体上的有序化

这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某一个审计项目的若干具体项目审计底稿进行逻辑排列。为了达到审计底稿总体有序化的目的,一般先编制底稿目录,然后按照底稿目录顺序将具体项目审计底稿进行排列和装订。编制底稿目录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事务所在年报审计底稿模板中设计了通用的底稿目录,只要按照目录上的顺序对底稿进行排列和装订就行了。第二种是临时编制底稿目录。各种专项审计报告的审计目的各异、被审计单位情况千差万别,在此情况下,必须根据专项审计底稿的具体情况,临时编制适应该业务项目特点的底稿目录。为了实现审计底稿总体有序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每一个审计项目必须编制一个底稿目录。对于年报审计底稿编制目录,因为有通用的底稿目录,所以审计人员只要按照做就可以了。问题主要存在于各种专项审计报告底稿中。有的审计人员错误地认为专项审计底稿的数量一般比较少,而年报审计底稿目录对其又不适用,因此要么不编制专项审计底稿目录,要么以资料清单代替审计底稿目录。笔者认为,底稿目录的内容一般大于资料清单的内容,且二者的作用差别很大,所以不能简单地以资料清单代替底稿目录,更不能完全不编制底稿目录。

第二,审计底稿目录的顺序必须科学合理。设计的目录顺序必须具有逻辑性,这样装订的审计底稿才便于复核人员复核和有关人员查阅。

第三,底稿装订顺序应当与底稿目录顺序相对一致。之所以提倡两者保持相对一致,而不要求绝对一致,主要是因为,并不是每一份审计底稿的名称都列入了底稿目录。但是,已经列入底稿目录的审计底稿,其装订顺序不能与底稿目录顺序相违背。

三、审计底稿复核环节的注意事项

复核审计底稿与编制审计底稿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编制是前提,复核是关键。为了确保审计底稿的复核质量,笔者认为应当注意如下三个事项:

(一)项目经理必须切实履行第一复核人的复核职责

项目经理除了要亲自对重要事项进行审计之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审计底稿复核工作,在现场审计过程中及时、认真、全面地完成审计底稿复核事项,不能以工作忙或者没时间等为理由不履行复核职责,或要求助理人员代其签名,在审计底稿上记录虚假的复核轨迹。

(二)部门经理必须切实履行审计底稿第二复核人的复核职责

现场审计结束之后至审计报告出具之前,部门经理应当在复核审计报告草稿的同时,选择重要的审计底稿进行复核,不能因为工作忙或过于相信项目经理的职业判断而完全不对审计底稿进行复核,否则难以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三)事务所质检部门对审计底稿应当及时予以三级质量复核

这里说的“及时”至少涉及到三层含义:一是经过部门经理二级复核后的审计报告稿和审计底稿,项目经理要及时送交质检部门进行三级复核。质检部门对审计底稿进行三级复核,主要包括底稿内容和形式复核两个方面。底稿内容复核主要是检查审计人员是否履行了规定的审计程序,是否收集了充分的审计证据,是否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底稿形式复核主要是检查底稿上面应该填写的项目是否填列齐全,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的姓名和日期是否填写齐全,有关单位公章是否加盖齐全,整个底稿装订顺序与底稿目录是否一致,等等。二是项目经理按照质检部门复核后提出的修改意见,及时修改出具正式审计报告,以满足客户的需要;然后在出具审计报告后的一定期限内将审计底稿整理后及时送交质检部门进行底稿三级复核。三是项目经理按照质检部门的审计底稿复核意见,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后的规定期限内,对审计底稿进一步修改完善之后,及时送交事务所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归档,以防审计底稿丢失、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标签:;  ;  ;  ;  

审计稿件三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_审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