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一+名”的结构分析

北京话“一+名”的结构分析

一、北京话“一+名”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赵靖懿[2](2021)在《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官话指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汉语教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汉语口语从南京话转变成北京话,《官话指南》是这一转折阶段的重要教科书,在汉语国际教育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官话指南》为研究对象,挖掘该教材在第二语言教材编写上给予后人的启发,为今天的汉语教学工作提供思考。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意义,现阶段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研究现状,简要概述前人对《官话指南》的研究情况,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概述《官话指南》,从作者、编撰背景、版本、体例以及编撰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该教材的编排体例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规律。内容的编排遵循了教学编写的实用性,但由于语音部分篇幅较少,词汇和语法项目没有清晰的分类,在系统性和科学性上该教材仍存在许多不足。第三章从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三个方面分析教材在内容要素上的选材特点,以及其体现的先进语言意识。语音方面,在前人解读“凡例”的基础上,归纳出该教材在四声的判定、轻重音与轻重念、“四呼”、特殊的语流音变等方面体现的早期语音教学的先进理念。词汇方面,从词汇选择的理论依据、词汇系统的内部构成、词汇选择的特点等方面挖掘北京官话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研究发现教材保留了许多特色词汇,词汇的选择与文化因素相结合。语法上,总结了教材呈现的语法点项目,并依据句类和句式两个范畴,重点分析了教材中的疑问句和“叫”字句,归纳其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契合性。第四章分析了《官话指南》所体现的语言教学意识。从话题与交际功能相结合、文化因素融入到语言教学中、会话教学意识和语体教学意识几个方面明确了该教材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启示。在文化因素方面,重点分析了教材蕴含的礼仪文化、称谓语文化、敬语文化和科举考试文化。本章的创新之处是运用刘虹的会话结构分析理论对《官话指南》中的会话进行了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分析,总结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会话结构意识,汉语教材编写应丰富对答类型的重要意义。第五章分析了《官话指南》这部教材的时代特征以及对我们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编者尽管在语音上有所涉及,但浅尝辄止,整部教材缺少拼音和拼音练习,此外还存在缺少生词表和词汇类型标注、缺乏练习、缺少汉字教学等特点。这部教材采用了中外合作的教材编写模式,启示我们发扬这一先进的编写理念,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选择真实自然的语料。

郭承禹[3](2020)在《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韵律轻重对于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影响,并且提出了“韵律变调”的概念。文章支持这一观点,认为除了语法和语义变调之外,一些方言的语音变调应纳入轻重音的研究框架进行解释。具体来说,文章以汉语方言的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提出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以这两种韵律结构为纲领,分别列举出与之对应的变调模式,力图说明韵律模式驱动变调这一语言事实,并且解释其中的音变机制和蕴含的规律。第1章以世界语言韵律特征的共性和规则作为切入点,将研究视野逐渐聚焦于东亚、汉语的韵律研究,分别总结了汉语的轻音与重音的表现形式,并列举了目前词汇重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随后引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轻重音与连读变调的关系。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举出变调受到韵律轻重影响的事实,并总结了重音音节往往保留单字调,轻音音节变调这一规律。第2章引述了四种基础的韵律范畴,展示了汉语方言存在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此章节还详述了轻重音和声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韵律模式驱动变调”的预设:任何单字调进入多音节辖域时都要满足韵律轻重音的内在要求,否则发生变调。另外,此章还列举了文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3章描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音中和调。此章节解释了轻音中和调这一术语,并以长沙话和娄底话为例,分析了轻音位置产生中和调的原因。结果说明,单字调在末音节轻音位置保留了部分声调特征,变为相应的短平调(或短调),调值是原调的音高起点或终点。原因是轻音只有一个韵素,无法承载单音节完整的升调或降调。这种轻音中和调和轻声有着本质的区别。第4章以北京话和银川话为例,叙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声现象。这一章节从跨方言的角度,分析了两个方言轻声词的词汇结构和声学特征,并且总结了其中的共性和差异。就共性来说,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都属于动态的、口语化的、可类推的左重韵律模式。轻声音节的本质均为“失调”。两者差异主要在于银川话的轻声“不轻”。第5章以成都话和松江话为例,论证了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依据前贤研究,两种方言均存在左重韵律结构,其连读调是韵律轻重的外在表现。文章着重描述了连读调中蕴含的右向声调延展,同时发现声调延展有既定的声调组配条件,整个音变过程呈现出系统性的、动态性的特点。声调延展可以分为音高延展和调域延展,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末音节的轻音失去原有的声调特征。第6章以福州话的双音节韵律词为例,讨论了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文章认为福州话存在右重韵律结构,其松紧韵母和变调结果都反映了这种韵律模式。福州话的很多变调都出现了声调逆同化现象,通过分析具体的语音特征,发现这与“前短后长”的右重韵律结构有关。前面的轻音被后面重音的声调所同化,出现了部分同化和完全同化两种逆同化现象。第7章探讨了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此章节以六甲话、开建话和铺门话为例,展示了这些方言双音节词变调的相似之处,首音节位置上的声调均中和化为两种较低的音高。这种由于调值低化造成的中和现象蕴含了右重韵律结构,轻音的声调依照高低调域(或阴阳调类)的不同分别向最低调值发生低化,重音则不变调。和左重结构下轻音的声调“变短”相比,右重结构则是变低。第8章揭示了部分民族语言韵律轻重与声调的关系。此章节分别以无声调的红土藏语和有声调的大坝土家语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红土藏语的韵律结构以右重为主,其变调呈现出相对“前低后高”的模式。大坝土家语则是以左重韵律结构为主,重音的音高趋势延展至轻音上,出现了声调延展现象。以上变调规律和部分汉语方言类似,这说明汉藏语言中轻重音与声调的关系是存在共性的。第9章的内容是全文的结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2章提出了两个预设,经过对语料的分析和论证,主要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是轻音对内在音高有特定要求,如果进入轻音的声调不满足这一要求,那么轻音可以驱动变调。其二是左重和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变调是多样的,也可以说是“不对称”的。文章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

周欣雨[4](2020)在《《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研究》文中提出《清文启蒙》成书于1730年,是一部满汉合璧式满语教科书。该书第二卷题为“兼汉满洲套话”,内容为日常口语对话,生动记录了清代早期的北京话,其中反问句使用频率高、句式丰富、语用功能多样,对丰富清代北京话和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论文以《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中的反问句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汉语反问句和《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的相关研究;简述《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第二部分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分析《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中的反问句。从句法角度为《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分类,并对各类反问句进行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综合考察。《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按句法结构可分为两种:唯反问结构反问句和非唯反问结构反问句;根据主要成分的不同,我们将之进一步细分为以疑问代词为主要成分的反问句、以语气副词为主要成分的反问句、以语气词为主要成分的反问句和以连词为主要成分的反问句四类。在语义方面,主要考察《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否定指向和否定方式;在语用方面,主要考察《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在对《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特点。唯反问结构是只能构成反问句的结构,它的存在说明反问句不仅是语用问题,也是句法问题,而句法又与语义、语用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唯反问结构进行重点研究,以加深对反问句的认识。最后一部分对《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中的唯反问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考察了这些唯反问结构在清代中后期北京话文献(《儿女英雄传》和《春阿氏》)和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和演变情况,分析了唯反问结构在发展中出现的异同点及原因,并选取典型唯反问结构进行细致分析,以期在对比中深入了解《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唯反问结构的特点,以呈现汉语唯反问结构发展演变脉络的部分特点与原因。

张丽[5](2020)在《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河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部偏东边界,本文对唐河县内的古城乡和苍台镇方言进行调查,并对其语音进行对比与分析,探索其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文章还将唐河方言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枣阳方言和郧阳区方言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这些同处于过渡地带的方言之间有何亲疏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从汉语方言分区角度看,唐河方言位于中原官话南鲁片的边缘,适合进行“古-今”与“内-外”相结合的比较法进行研究。通过大量阅读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对唐河方言的语音进行全面调查并研究的成果有待补充,以唐河方言语音情况作为中原官话南鲁片的代表,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方言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目前仍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选择位于唐河县境内中部偏北、同等半径范围内距离县城较近的古城乡为重点调查对象,以此获取其音系、基本词汇及其他共时层面的语音信息;同时,文章以《广韵》为中古音参照系,拿古城乡的音系与之对比,借以总结其“古-今”演变规律;此外,本文还将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唐河县古城乡方言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三字组连读变调、叠词、儿化等方面的共时语音特征。过渡地带的方言语音特征不排除因“接触”而具备混合性,因此本文另对县境南部、距离西南官话鄂北小片枣阳最近的苍台镇方言进行了田野调查,借以验证这方面的具体表现。经过调查可以看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在声、韵、调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不排除是枣阳方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不排除普通话的影响,但是深入讨论后可进一步确定: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内部语音不平行演变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系统性,苍台镇方言中的“又音现象”是零散的,表明苍台方言正处于变化之中,具有离散式音变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探索包括唐河方言在内的南鲁片中原官话与鄂北小片西南官话相接壤的地区之间有何语音方面的亲疏关系?当前对这一过渡地带的方言分区是否合理?本文又遵循选点均匀的原则,利用文献法将唐河方言与枣阳方言、以及距离唐河县较远、同属于鄂北小片的郧阳方言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唐河方言语音与枣阳、郧阳方言仍各具特色。虽然枣阳方言和郧阳方言相对而言受到中原官话南鲁片方言的影响更明显,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近于中原官话而远于西南官话的语音特征,但是其中与中原官话的“共通性”都是晚起的,不能作为重新划分方言区域的标准,所以唐河方言仍旧属于中原官话南鲁片,枣阳、郧阳方言也应该属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

魏宏佳[6](2020)在《《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研究》文中提出《清文启蒙》全名《满汉字清文启蒙》,是最早的一部满汉双语教材,成书于雍正八年(1730),比目前已知的白话文献《红楼梦》成书早约三十年。该书第二卷(又称《兼汉满洲套话》)为满汉双语对话,共51条,具有明显的北京话口语色彩,其中运用了较多的儿化词,对研究清代前期北京话儿化的特点及北京话儿化的形成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绪论部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汉语儿化研究、北京话儿化研究及《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研究的相关成果,介绍了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重点对《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中的儿化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并对儿化词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以探究清代前期北京话儿化的特点。首先对其中儿化词的总体使用情况作了说明;其次从儿化的结构、功能和意义三方面考察了儿化的特点,其中将儿化结构类型分成了整体儿化和部分儿化两大类,单纯语素儿化、复合语素儿化、后置语素儿化和前置语素儿化四小类。第二章从历时角度梳理了元、明及清代前中后几个历史时期北京话文献中儿化的使用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对北京话儿化发展演变情况做了动态考察,重点关注了以《清文启蒙》为代表的清代前期儿化的特点以及对清代北京话形成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第三章从共时角度,对清代前期北京话、清代前期山东方言和清代前期河南方言中的儿化进行了地域对比,全面考察了各自儿化的特点,总结了清代前期北方话儿化的共性和清代前期北京话儿化的地域特点。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清代北京话儿化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清代北京话中的儿化既是遵循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也受到了满汉语言接触的影响。

杨云龙[7](2020)在《“数名”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许多现代汉语语法着作都强调数词与名词搭配要加量词这一规律,而弱化了数词可以直接加名词的用法,且对该结构的研究也较为单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运用构式理论对“数名”结构进行分析,扩展对该结构研究的角度,希望对该结构进行系统而全面地描写,期望使该结构得到重视。本文认为,“数名”构式与“数量名”结构不同,从形式上来看,“数名”构式与“数量名”结构区别在量词上。但通过大量论证发现,“数名”构式在表示基本数量关系的同时,还侧重强调整体的完整性,弱化数词的功能。文章共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构式视角下的“数名”结构分析,主要是通过构式理论对“数名”结构进行判定。文章的主体为第二章到第四章,第二章对“数名”构式进行分析,对出现的假“数名”构式进行排除,并对能进入构式的数词、名词与量词进行讨论,从小到大,对构式进行结构分析及外部功能分析。第三章分别从语言历时演变的角度以及共时语音、语义、句法、语用、构式压制以及语义增值的角度对“数名”构式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数名”构式进行语用分析,探究其存在的使用环境及价值。文章最后,我们还对“数名”构式相关的“数大名”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其与“数名”构式之间的关系,并发现是对“数名”构式的修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增强了“数名”构式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语言结构的价值。

丁庸[8](2020)在《芳亨利的汉字教学观》文中认为《五千字字典》和《易混汉字》是美国传教士芳亨利主编的两本汉字教材,前者是一本针对汉语初学者所编写的常用字字典,后者则是更为稀少的专门讲解汉字易混字的教材,两本教材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可惜的是目前学界并没有对芳亨利及其着作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因此,本文选取《五千字字典》和《易混汉字》作为研究素材,在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芳亨利的汉字教学观,以期为今天的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研究现状等。研究现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关于传教士汉语教学史的考察,二是对传教士文献中涉及汉语本体要素研究的考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翻译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章:《五千字字典》与《易混汉字》简介。本章介绍了芳亨利的生平和成书背景,并从编排体例与主要内容这两个方面细致地介绍和分析了《五千字字典》和《易混汉字》。第三章:对《五千字字典》与《易混汉字》的评价。本章主要包括《五千字字典》与《易混汉字》的优点与不足,《五千字字典》与《易混汉字》体现出的汉字教学观和这些汉字教学观对现在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两本汉字着作的系统分析,笔者归纳出了芳亨利关于汉字教学的主要观点,分别是:定量分级进行汉字教学、注重部件教学和结构分析、注重形音义相结合、通过字形对比进行汉字教学。总之,本文以《五千字字典》和《易混汉字》作为研究素材,在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芳亨利的汉字教学观,并为今天的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但锐[9](2020)在《《字学正本》音系研究》文中认为《字学正本》为康熙八年河北高阳李京所着字书,书中除给所收诸字释义外,还通过标注反切、直音等方式进行释音,这些音注材料不但数量庞大,且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本文通过整理反切、直音字与被释字在声韵调地位上的异同,全面阐述《字学正本》正音、时音两套音系特征。通过对比《字学正本》与《洪武正韵》、《正音捃言》、《元韵谱》、《五方元音》、《拙庵韵悟》音系上的异同,得出《字学正本》正音音系是以明中后期官话为音系主体,同时充斥着大量时音成分的完整体系。除此之外,本文还结合现代方言材料,比较《字学正本》时音音系与今保定市方言音系的异同,在参考宋代以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百年来保定方言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探索分析,并依据现代语音学理论,对演变的动因和机制做合理性解释。

储珊[10](2020)在《表量结构“一+N(身体器官)”的多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体器官名词种类丰富,汉语系统以双音节词占据一定优势,本文尽量选取共性特征较为明显的单音节身体器官名词进入“一+N(身体器官)”结构,从系统性角度进行封闭性的批量考察,对这一双音节成分的语法功能、词汇化过程及演变趋向问题作进一步探究。第一章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对象,指出研究目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理论及方法,交代语料来源。第二章从结构的构成成分及语义两个层面进行探究:首先,对固定项“一”的常见义项展开分析,并以一定的标准规定可变项“N(身体器官)”的选择范围,再确定最终的研究对象;其次,对“一”表义多样性产生的机制、“一”与“N(身体器官)”共现的语义多样性、“一+N(身体器官)”的语义分布和语义选择、“一+N(身体器官)+X”的语义格类型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探寻其间的共性和差异。第三章从句法及语用层面展开研究:首先,采用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法对“一”与“N(身体器官)”的组配关系、“一+N(身体器官)”结构的句法功能及其隶属度等级进行探究;其次,讨论该结构的语用功能。第四章选取“一+N(身体器官)”结构中较为典型的“一心、一口、一头、一面、一手”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中“一心、一口”主要向描摹性副词演变,“一头、一面、一手”最终可以虚化为关联副词或具有虚化为关联副词的趋势,探寻最初表量结构“一+N(身体器官)”的固化发展路径及不同的演变趋向,并对具有词汇化趋势的“一脚、一眼、一脸”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探讨。第五章对这几个词由最初表量结构分别演变为不同词语的动因和机制展开探究,主要动因有语言因素的内部动因和语用动因,在演变机制上主要受到认知域转化形式、具身化的认知方式及范畴的动态性特征的影响,演变过程中主要包含演变路径的不一致性、虚化程度的差异性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等特征。第六章阐述本文的主要结论,交代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二、北京话“一+名”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话“一+名”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2)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官话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对日本明治时期的汉语教材研究
        1.2.2 关于《官话指南》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统计法
        1.4.3 历史研究法
        1.4.4 归纳总结法
第二章 《官话指南》概述
    2.1 《官话指南》编者及编纂背景
        2.1.1 编者介绍
        2.1.2 编纂背景
    2.2 《官话指南》的版本及编撰体例
        2.2.1 版本
        2.2.2 编撰体例
    2.3 《官话指南》的编纂原则
        2.3.1 针对性
        2.3.2 实用性
        2.3.3 科学性
        2.3.4 系统性
第三章 《官话指南》中教材内容的选取及编排特点
    3.1 语音系统
        3.1.1 引入中古音韵学的概念
        3.1.2 早期汉语四呼的概念
        3.1.3 四声与变调
        3.1.4 轻重音与轻重念
        3.1.5 特殊音变现象
    3.2 词汇教学内容的选取及编排特点
        3.2.1 分析教材词汇选择的理论依据
        3.2.2 词汇选择的总体特点
        3.2.3 词汇系统的内部构成
    3.3 语法教学内容的选取及编排特点
        3.3.1 句类分析
        3.3.2 句式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官话指南》中的语言教学意识
    4.1 话题与交际功能相结合
    4.2 文化因素融入到语言教学中
        4.2.1 见面礼仪
        4.2.2 称谓语文化
        4.2.3 描述性敬语
        4.2.4 科举考试文化
    4.3 会话教学意识
        4.3.1 会话结构分析
        4.3.2 会话功能分析
        4.3.3 会话开头的类型分析
    4.4 语体教学意识
第五章 教材编写的时代特征与启发
    5.1 《官话指南》教材编写的时代特征
        5.1.1 缺乏拼音系统
        5.1.2 教材缺乏生词表
        5.1.3 教材缺乏练习
        5.1.4 缺少汉字教学
    5.2 《官话指南》教材编写的启发
        5.2.1 中外合作的教材编写模式
        5.2.2 选择真实自然的语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3)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世界语言中的韵律现象
        1.1.1 世界语言轻重韵律模式与规则
        1.1.2 东亚语言的韵律模式及其特殊性
        1.1.3 汉语韵律的历时变迁
    1.2 汉语词汇轻重音的研究备述
        1.2.1 重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1.2.2 轻声、轻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1.2.3 有关汉语词汇重音的争议
    1.3 汉语方言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1.3.1 连读变调概念及其成因
        1.3.2 连读变调中的轻重音线索
        1.3.3 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1.4 本文所用语料及符号
第2章 本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2.1 韵律的单位和层级
        2.1.1 韵素
        2.1.2 音节
        2.1.3 音步
        2.1.4 韵律词
    2.2 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
    2.3 轻重音和变调的关系
        2.3.1 韵律轻重和声调概念
        2.3.2 韵律轻重和声调的关系
        2.3.3 韵律轻重类型的变调表现
    2.4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3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末音节的轻音中和调
    3.1 什么是“轻音中和调”
    3.2 长沙话的轻音中和调
        3.2.1 长沙话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3.2.2 长沙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3.2.3 长沙话后缀的轻音中和调
    3.3 娄底话的轻音中和调
        3.3.1 娄底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3.3.2 娄底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3.3.3 娄底话的“轻声调”
    3.4 轻音与轻声的对比
第4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跨方言轻声现象
    4.1 跨方言角度下的轻声研究
    4.2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单字调与轻声变调
    4.3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比较
        4.3.1 北京话和银川话共同的轻声词汇
        4.3.2 北京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4.3.3 银川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4.4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的声学比较
        4.4.1 音节与TBU的时长比值
        4.4.2 轻声音节的音高
    4.5 小结
第5章 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
    5.1 声调延展与韵律轻重
    5.2 成都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5.2.1 左重方言成都话
        5.2.2 成都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5.2.3 成都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5.3 松江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5.3.1 松江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5.3.2 松江话的左重韵律结构
        5.3.3 松江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
    6.1 声调同化与右重韵律结构
    6.2 福州话的声调逆同化
        6.2.1 福州话的特点与右重韵律结构
        6.2.2 福州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6.2.3 福州话声调逆同化的案例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7.1 首音节的声调中和现象
    7.2 六甲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7.2.1 六甲话的单字调
        7.2.2 六甲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7.3 开建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7.3.1 开建话的单字调
        7.3.2 开建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7.4 铺门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7.4.1 铺门话的单字调
        7.4.2 铺门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7.5 声调中和与调值低化
第8章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模式研究实例——以红土藏语和大坝土家语的双音节词为例
    8.1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之疑”
    8.2 红土藏语的音高与韵律
        8.2.1 红土藏语概况
        8.2.2 红土藏语单音节词的音高模式
        8.2.3 红土藏语双音节词的重音与音高
    8.3 大坝土家语的声调和韵律
        8.3.1 大坝土家语概况
        8.3.2 大坝土家语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8.3.3 大坝土家语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8.3.4 大坝土家语的其他韵律模式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方言轻重音调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汉语反问句概述
        1 反问句的概念
        2 反问句的研究概况
    (二) 《清文启蒙》概述
        1 《清文启蒙》及其作者
        2 《清文启蒙》的相关研究
    (三) 研究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1 研究的可行性
        2 研究的重要性
    (四)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理论依据
        3 研究方法
二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句法研究
    (一)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分类方法
        1 前人的分类方法
        2 本文的分类方法
    (二)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分类描写
        1 以疑问代词为主要成分的反问句
        2 以语气副词为主要成分的反问句
        3 以语气词为主要成分的反问句
        4 以连词为主要成分的反问句
    (三)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句法特点
        1 句法结构丰富多样
        2 各类反问结构分布不均衡
        3 各类词表达反问语气的自足性不平衡
        4 语气词使用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5 反问句连用现象突出
        6 整体呈现出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特点
三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语义研究
    (一)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语义分析
        1 否定指向与否定方式的界定
        2 否定指向与否定方式的分析
    (二)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语义特点
        1 否定指向和否定方式与句法结构关联性强
        2 否定指向和否定方式分布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3 唯反问结构反问句的否定方式比非唯反问结构反问句单一
四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语用研究
    (一)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语用分析
        1 语用功能的界定
        2 语用功能与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
    (二)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的语用特点
        1 表负面态度的语用功能占优势
        2 多用于问话人和受话人意见相左的语境
        3 反问句连用时语用功能基本一致
五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唯反问结构的对比研究
    (一) 唯反问结构对比研究的背景、思路和价值
        1 唯反问结构对比研究的背景
        2 唯反问结构对比研究的价值
        3 唯反问结构对比研究的思路
    (二)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唯反问结构的对比研究
        1 对比语料简介
        2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唯反问结构的整体对比分析
        3 《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典型唯反问结构的对比分析
六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一、主要引用文献
    二、专着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致谢

(5)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唐河县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人口概况
    1.2 唐河方言研究综述
    1.3 调查情况及发音人介绍
    1.4 调查材料说明
    1.5 中古音专业术语说明
第2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音系分析
    2.1 声母
    2.2 韵母
    2.3 声调
    2.4 声韵调拼合关系
    小结
第3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同音字汇
第4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历时音变
    4.1 声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4.2 韵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4.3 声调的古今演变规律
    4.4 特字举隅
    4.5 小结
第5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共时音变
    5.1 两字组连读变调
    5.2 三字组连读变调
    5.3 叠字组连读音变
        5.3.1 ABB型词语连读音变
        5.3.2 AAB型叠词连读音变
        5.3.3 AABB型叠词连读音变
        5.3.4 ABAB型叠词连读音变
    5.4 “的”尾词
    5.5 儿化
        5.5.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
        5.5.2 汉语方言的儿化音变与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闪音”
    5.6 合音现象
    5.7 分音现象
第6章 唐河县境内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6.1 苍台镇方言的音系
        6.1.1 声母
        6.1.2 韵母
        6.1.3 声调
    6.2 古城乡与苍台镇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6.2.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6.2.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6.2.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6.3 有关苍台镇方言古生、书、船、禅母今读[f]的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唐河县方言与枣阳、郧阳区方言比较与分析
    7.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7.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7.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附录
    表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声母演变表
    表2.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韵母演变表
    表3.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三字组连读变调表
    表4. 唐河(古城乡)方言词汇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痴及答辩情况表

(6)《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儿化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关于北京话儿化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关于《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的研究概况
        一、《清文启蒙》版本介绍及语料价值
        二、《清文启蒙》儿化的研究概况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语料及使用符号说明
第一章 《清文启蒙》儿化的使用情况及特点
    第一节 《清文启蒙》儿化的使用情况
    第二节 《清文启蒙》儿化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 《清文启蒙》儿化功能及意义的特点
第二章 《清文启蒙》与其他北京话文献中儿化的历时比较
    第一节 与清以前文献中儿化的比较
    第二节 与清代文献中儿化的比较
        一、清前期文献中的儿化
        二、清中期文献中的儿化
        三、清后期文献中的儿化
    第三节 历时比较的结果
第三章 《清文启蒙》与其他共时文献中儿化的地域对比
    第一节 清代河南方言背景文献中的儿化
    第二节 清代山东方言背景文献中的儿化
    第三节 地域对比的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数名”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语料来源
一、 构式视角下的“数名”结构分析
    (一) 构式的内涵
    (二) “数名”结构的构式界定
        1. “数名”结构形式与功能的配对
        2. “数名”结构表达独特的语法意义
        3. “数名”结构的不可预测性
        4. “数名”结构整体储存于人脑
        5. “数名”结构的学得
二、 “数名”构式的构件分析与句法功能
    (一) 真假“数名”结构
        1. “数名”与“数名(量)”
        2. “数名”组成的成语
        3. 北京话中的“一+名”
    (二) “数名”构式的构件成分
        1. “数名”构式中的数词
        2. “数名”构式中的名词
        3. “数名”构式中的量词
    (三) “数名”构式的句法功能
        1. “数名”构式的组合能力
        2. “数名”构式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三、 “数名”构式形成的原因
    (一) 历时原因
    (二) 共时原因
        1. 语音要求
        2. 语义要求
        3. 语法要求
        4. 语用要求
        5. 构式压制
四、 “数名”构式的语用分析
    (一) “数名”构式的表达需求
    (二) “数名”构式的使用环境
        1. 新闻标题
        2. 书刊名称
        3. 科技用语
        4. 书面用语
        5. 缩略用语
        6. 表达客观、中性的感情色彩
    (三) “数名”构式的主观性
        1. “数名”构式的主观量
        2. “数名”构式主观性的具体表现
    (四) “数名”构式的篇章功能
        1. “一名”构式的篇章功能
        2. “数(大于一)名”构式的篇章功能
五、 “数名”构式的相关结构研究
    (一) “数+大+名”结构的特点
        1. “数+大+名”中的数词
        2. “数+大+名”中的名词
        3. “数+大+名”中的“大”
    (二) “数+大+名”的类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芳亨利的汉字教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五千字字典》与《易混汉字》概况
    第一节 作者生平与成书背景
        一、芳亨利生平介绍
        二、《五千字字典》的成书背景
        三、《易混汉字》的成书背景
    第二节 《五千字字典》简介
        一、版本介绍
        二、编排情况
        三、主要内容
    第三节 《易混汉字》简介
        一、编排情况
        二、主要内容
第三章 对《五千字字典》《易混汉字》的评价
    第一节 《五千字字典》《易混汉字》中体现的汉字教学观
        一、定量分级进行汉字教学
        二、注重部件教学和结构分析
        三、注重形音义相结合
        四、通过字形对比进行汉字教学
    第二节 《五千字字典》的优点与不足
        一、《五千字字典》的优点
        二、《五千字字典》的不足
    第三节 《易混汉字》的优点与不足
        一、《易混汉字》的优点
        二、《易混汉字》的不足
    第四节 芳亨利汉字教学观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9)《字学正本》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字学正本》概述
        1.1.1 《字学正本》作者
        1.1.2 《字学正本》版本
        1.1.3 《字学正本》编撰目的
        1.1.4 《字学正本》内容
        1.1.5 《字学正本》体例
    1.2 选题来源和研究的意义
        1.2.1 选题来源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字学正本》研究综述
        1.3.2 《洪武正韵》研究综述
        1.3.3 《正音捃言》研究综述
        1.3.4 《元韵谱》研究综述
        1.3.5 《五方元音》研究综述
        1.3.6 《拙庵韵悟》研究综述
        1.3.7 河北方言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字学正本》正音音系
    2.1 声母系统
        2.1.1 全浊声母
        2.1.1.1 同组音注类
        2.1.1.2 跨组音注类
        2.1.1.3 小结
        2.1.2 全清、次清声母
        2.1.2.1 帮、滂二母
        2.1.2.2 非、敷二母
        2.1.2.3 端、透二母
        2.1.2.4 知、彻二母
        2.1.2.5 精、清、心三母
        2.1.2.6 庄、初、生二母
        2.1.2.7 章、昌、书三母
        2.1.2.8 见、溪二母
        2.1.2.9 影、晓二母
        2.1.2.10 小结
        2.1.3 次浊声母
        2.1.3.1 明母
        2.1.3.2 微母
        2.1.3.3 泥母
        2.1.3.4 娘母
        2.1.3.5 疑母
        2.1.3.6 云母
        2.1.3.7 以母
        2.1.3.8 来母
        2.1.3.9 日母
        2.1.3.10 小结
    2.2 韵母系统
        2.2.1 阴声韵
        2.2.1.1 支思韵部、微齐韵部、灰雷韵部、皆来韵部
        2.2.1.2 居鱼韵部、呼模韵部
        2.2.1.3 遮奢韵部、家麻韵部
        2.2.1.4 萧豪韵部
        2.2.1.5 歌戈韵部
        2.2.1.6 尤侯韵部
        2.2.2 阳声韵
        2.2.2.1 东钟韵部
        2.2.2.2 江阳韵部
        2.2.2.3 先咸韵部、覃寒韵部
        2.2.2.4 庚青韵部
        2.2.2.5 真文韵部
        2.2.3 入声韵
        2.2.3.1 屋物韵部
        2.2.3.2 质锡韵部、术律韵部、麦白韵部
        2.2.3.3 曷合韵部、黯洽韵部、屑叶韵部
        2.2.3.4 药觉韵部
        2.2.4 小结
    2.3 声调系统
        2.3.1 平声调
        2.3.2 上声调
        2.3.3 去声调
        2.3.4 入声调
        2.3.5 特殊互注
        2.3.6 小结
第3章 《字学正本》音系与他书比较
    3.1 《字学正本》与《洪武正韵》之比较
        3.1.1 体例之比较
        3.1.2 音系之比较
        3.1.2.1 声母比较
        3.1.2.2 韵母比较
        3.1.2.3 声调比较
        3.1.3 小结
    3.2 《字学正本》与《正音捃言》之比较(上)
        3.2.1 体例之比较
        3.2.2 音系之比较
        3.2.2.1 声母比较
        3.2.2.2 韵母比较
        3.2.2.3 声调比较
        3.2.3 小结
    3.3 《字学正本》与《元韵谱》之比较
        3.3.1 体例之比较
        3.3.2 音系之比较
        3.3.2.1 声母比较
        3.3.2.2 韵母比较
        3.3.2.3 声调比较
        3.3.3 小结
    3.4 《字学正本》与《正音捃言》之比较(下)
        3.4.1 体例之比较
        3.4.2 音系之比较
        3.4.2.1 声母比较
        3.4.2.2 韵母比较
        3.4.2.3 声调比较
        3.4.3 小结
    3.5 《字学正本》与《五方元音》之比较
        3.5.1 体例之比较
        3.5.2 音系之比较
        3.5.2.1 声母比较
        3.5.2.2 韵母比较
        3.5.2.3 声调比较
        3.5.3 小结
    3.6 《字学正本》与《拙庵韵悟》之比较
        3.6.1 体例之比较
        3.6.2 音系之比较
        3.6.2.1 声母比较
        3.6.2.2 韵母比较
        3.6.2.3 声调比较
        3.6.3 小结
    3.7 《字学正本》性质
第4章 清初以来保定语音的演变
    4.1 《字学正本》时音音系
        4.1.1 声母系统
        4.1.1.1 唇音
        4.1.1.2 舌头音
        4.1.1.3 舌上音、正齿音
        4.1.1.4 齿头音
        4.1.1.5 半舌音、半齿音
        4.1.1.6 牙音、喉音
        4.1.2 韵母系统
        4.1.2.1 阳声韵
        4.1.2.2 阴声韵
        4.1.2.3 入声韵
        4.1.3 声调系统
        4.1.3.1 平声
        4.1.3.2 上声
        4.1.3.3 去声
        4.1.3.4 入声
    4.2 保定方言数百年的演变
        4.2.1 声母系统的演变
        4.2.1.1 现代保定方言声母系统
        4.2.1.2 保定方言声母数百年的演变
        4.2.1.2.1 微、疑二母
        4.2.1.2.2 日母
        4.2.1.2.3 舌面前音及尖团问题
        4.2.2 韵母系统的演变
        4.2.2.1 现代保定方言韵母系统
        4.2.2.2 保定方言韵母数百年的演变
        4.2.2.2.1 舒声韵
        4.2.2.2.1.1 [(?)r]韵的产生
        4.2.2.2.1.2 果摄一等字
        4.2.2.2.1.3 蟹摄开口二等见系字
        4.2.2.2.1.4 蟹摄合口端组字
        4.2.2.2.1.5 [uau]韵母
        4.2.2.2.1.6 复合元音韵母单元音化
        4.2.2.2.2 促声韵
        4.2.2.2.2.1 屋类
        4.2.2.2.2.2 质类
        4.2.2.2.2.3 月类
        4.2.2.2.2.4 合类
        4.2.2.2.2.5 陌类
        4.2.2.2.2.6 觉类
        4.2.3 声调系统的演变
        4.2.3.1 现代保定方言声调系统
        4.2.3.2 保定方言声调数百年的演变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表量结构“一+N(身体器官)”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
        1.1.1 对“N_((身体器官))”的选定
        1.1.2 对“一+N_((身体器官))”的选定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量的相关研究
        1.2.2 数名结构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构成成分及语义分析
    2.1 “一+N_((身体器官))”结构中构成成分的考察
        2.1.1 固定项“一”的义项考察
        2.1.2 可变项“N_((身体器官))”的范围选择
    2.2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语义分析
        2.2.1 “一”表义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2.2.2 “一”与“N_((身体器官))”共现的语义多样性
        2.2.3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语义分布和语义选择
        2.2.4 “一+N_((身体器官))+X”结构的语义格类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句法及语用功能分析
    3.1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句法分析
        3.1.1 “一”与“N_((身体器官))”的组配关系
        3.1.2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句法功能
        3.1.3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隶属等级分析
    3.2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语用功能分析
        3.2.1 表量功能
        3.2.2 描摹功能
        3.2.3 关联功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N_((身体器官))”结构的演变路径研究
    4.1 表量结构“一+N_((身体器官))”到描摹性副词的演变
        4.1.1 “一心”
        4.1.2 “一口”
    4.2 表量结构“一+N_((身体器官))”到关联副词的演变
        4.2.1 “一头”
        4.2.2 “一面”
        4.2.3 “一手”
    4.3 表量结构“一+N_((身体器官))”具词汇化趋势的相关问题探讨
        4.3.1 “一脚”
        4.3.2 “一眼”
        4.3.3 “一脸”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N_((身体器官))”结构演变的动因机制和整体特征
    5.1 “一+N_((身体器官))”结构演变的动因
        5.1.1 语言因素的内部动因
        5.1.2 语用动因
    5.2 “一+N_((身体器官))”结构演变的机制
        5.2.1 认知域的转化形式
        5.2.2 具身化的认知方式
        5.2.3 范畴的动态性特征
    5.3 “一+N_((身体器官))”结构演变的整体特征
        5.3.1 演变路径的不一致性
        5.3.2 虚化程度的差异性
        5.3.3 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基本观点
    6.2 创新及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北京话“一+名”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官话指南》研究[D]. 赵靖懿.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D]. 郭承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 [4]《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反问句研究[D]. 周欣雨.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D]. 张丽. 山东大学, 2020(11)
  • [6]《清文启蒙·兼汉满洲套话》儿化研究[D]. 魏宏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数名”构式研究[D]. 杨云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芳亨利的汉字教学观[D]. 丁庸.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字学正本》音系研究[D]. 但锐. 南昌大学, 2020(01)
  • [10]表量结构“一+N(身体器官)”的多维研究[D]. 储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北京话“一+名”的结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