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52619781202xxxx
摘要: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勘察设计人员不够重视常常忽视的一个问题。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岩石土体的性质以及地基甚至建筑物的稳定性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对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并且预先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或措施来加强监管、避免水文地质问题对基础和岩石土体的破坏,把控好施工安全。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原因;对策研究
引言
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相关人员而言,必须要重视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了解地区水文地质的特征,并判断其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影响,最终为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1.1工程地质勘察
在工程施工准备环节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实现对各种施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工程地质状况。包含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分析施工区域的地貌特点、分析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施工区域的特殊地质条件,建筑工程实践过程中,需要实现使用原材料的目的。
1.2工程地质勘察过程
规划勘察,工程地质勘察的规划时期就是要收集工程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信息,从而良好进行编制,实现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土质情况进行研究,对工程实施的可行性进行有效评估。(2)可行性研究勘察,这个时期具体是完成制定河流、河段的规划方案,为规划工作当中布置好坝型、枢纽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3)初步设计勘察,这个环节当中就是经过可行性的研究来论证选址以及枢纽的选择,给建设建筑物带来更加良好的地质参考资料。(4)技施设计勘察。这个环节里具体是勘察初步设计当中选择的建筑场地,优化初步设计勘察带来的资料,制定出场地建设的科学方案。
2水文地质产生危害的原因
在工程项目中,水文地质将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潜水位变化造成的危害
潜水位是水文地质计算中的重要数据,其变化情况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存在密切关系。研究证实,建筑物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潜水位之间存在的密切的关系:当潜水位升高之后,地下水与地基之间的距离将会被拉近,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会导致地下水持续作用在地基上,致使地基的硬度水平下降,最终无法承载建筑物。同时,土层的物理性能也会随着潜水位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随着潜水位上升,土层中的含水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正常的土层变成软弱土层,不仅增加了工程项目的难度,也会提高项目施工成本。
2.2地下水位波动所造成的危害
在正常条件下,地下水的压力很小,基本不会产生危害,但是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区季节变化(枯水期与雨季的交替变化)、水库水位变化等,这些都会成为地下水位波动的诱因,导致危害发生。地下水位波动所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地下水位的波动会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会持续的作用在土体结构上,导致土体的结构密度发生改变。(2)加快建筑物的腐蚀速度,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加快建筑物底层的石膏底层、钠盐层溶解,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出现位移;(4)随着地下水波动的加剧,岩土层出现波动、变形的概率进一步增加,致使建筑物周围出现不同水平的地质结构破坏,影响建筑物安全。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对策研究
3.1重视地质勘察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效果,提升各类工程实施的安全性,我们就要对地质勘察工作提起高度的重视并通过规范化的流程指导勘察人员进行勘察作业。按照地质勘察周期的分阶段形式来进行相应的地质勘察监理,保证其监理力度。
3.2保证地下水位、潜水位正常
在各类工程中,首先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和宣传来提升工作人员对潜水位和地下水位勘察的重视程度,强化监管给水管道、引水管道的力度,一经发现渗漏问题,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在项目施工中,若发现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就要立即上报,在采矿和地下水的抽取中要大力监督其违规现象的蛛丝马迹,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3.3加强对地下水位的控制
通过有效的控制地下水位的科学手段来保证建筑不受到水位波动和地下水位升降的影响。首先要强化检测引流系统、地下排水管道以及河流、湖泊的力度,实现对其水位的实时监控,对其水位的变化有全局的掌控,并能很好的预测水位上涨的情况,随时做好地下水位变化和波动的预警工作,有效的降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水文地质危害问题。
3.4加强对水理性质的研究工作
在地质勘察工作中,要不断深化对水理性质的研究,通过掌握其相关的知识来更好的应对水文地质危害问题。透水性、容水、持水是水理性质的三个层面。水理性质可以影响建筑工工程的稳定性,是因为岩土本身强度的变化会导致岩土的形变。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更好的实现其质量和安全施工,就要采取深入分析水理性质数据的测试的方法,获得水量和地下水位的变化数据,保证其数据的准确性,为实现良好的分析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3.5致力于水文地质勘查技术的优化和完善
在各类的工程中,要建筑单位要不断提升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水平,通过对整个勘察周期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完善,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案,来提升地质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以便于更加良好的掌握水文地质情况。此外,还要对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引进,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来进行技术的优化,不断提升我国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水平。
3.6强化对当地水文地质的评价工作
首先,要重点评价建筑物因为地下水位变化而带来的影响,针对岩土带来的可能性的危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其次,要充分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根据地质勘查的实际需求来获取相关的水文特性的相关资料。最后要从工程的整体情况出发,按照地下水位变化给工程带来的不同影响,对不同状况下重点对地质问题进行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定要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加以重视,尤其要针对其危害展开全面剖析与探究,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施用切之可行的对策,以此确保工程施工的速率和效果的提升,保障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易鉴江.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5):64-65.
[2]许大建.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7):91-93.
[3]李宗春,杨晋炜,马艳培.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8):77-78.
论文作者:刘红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