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在数学课堂中接受审美教育论文_吴开榕

让学生在在数学课堂中接受审美教育论文_吴开榕

(泸州市况场街道实验学校 四川 泸州 646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017-01

其实美并不是美术老师的上课的专利,数学老师也可以把审美教学带进数学课堂,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何让学生在在数学课堂中接受审美教育呢?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数学美虽是一种真实的美,但它是美的高级形式。因此,数学究竟美在何处,学生不可能轻易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直觉,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在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用多媒体放映生活记实片,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学生观察,捕捉到生活中的许许多多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定格在数学图形上,先让学生自己去画出这样美丽的平面组合图形,再让学生提出面积计算问题 ,并思考如何解决,小组合作操作,这样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利用多媒体手段,打破时空局限,激活创造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创造数学优美环境

数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数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 。

1.运用美育原则,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数学材料的静态集合转化成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教学的动态过程,造成一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数学与艺术交融,教师与学生共鸣的优美环境。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圆柱圆锥,我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具有类似图形的物体,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立体图形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启发学生怎么让这些美丽的立体图形表现在图画本上,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大家合作,共同动手,很快便饶有兴趣的画出了即美观又适合本课的圆柱圆锥图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实际演示、证实猜想。

我在上求圆锥体积时,上课伊始,我并没有急着给学生讲圆锥体积公式,而是拿出事先准备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把它们的容积近似地看成它们的体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课中,我让学生讨论:如果不等底等高,结论能成立吗? 我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把事先准备好的不是等地等高圆柱圆锥体个放在每个小组,再让学生通过在空心圆柱圆柱(不等底等高)里装沙子,看看结果怎么样,学生边操作边记录,通过动手学生学会归纳小结。

(三)善于发现鼓励美丽环节。

数学课堂中往往孩子们的精彩需要教师点拨,去发现,去激励,这样才能让数学教学绽放亮丽光彩。

一次我在上一堂行程问题课,其中举到了这样一道题:"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晓兰与均杰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晓兰算出的千米数比均杰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我当时却告诉孩子们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晓兰的答案加上均杰的答案才是全面的。当其他学生听到老师这么说,顿时恍然大悟,从中也受到了启发。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教师须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环节都作精心布局,使教学动态系统可控和谐,使教学过程层次分明,起伏跌宕。环环紧扣,师生情感得到充分交流,让学生在优美的教学环境中受到审美教育。

论文作者:吴开榕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  ;  ;  ;  ;  ;  ;  ;  

让学生在在数学课堂中接受审美教育论文_吴开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