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特殊学校
摘要:特殊学生是特殊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德育工作者们应当结合特殊学生的特点,把握德育原则,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育人技巧,融入爱心真心,创建“三全育人”新格局,为特殊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关键词:特殊学生 德育教育 健康成长
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特殊学生则是特殊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但由于特殊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封闭,再加上身体残疾,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健康成长。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当结合特殊学生的特点,把握德育教育的原则,帮助特殊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适应主流社会的能力。
一、生活性原则
“生活无小事,事事有德育”。德育工作应该结合生活实际,以日常礼仪、行为规范为切入点,从细节抓起,完善管理制度,实行量化评比,加强养成教育。德育生活化还要注重把握生活的整体性,将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尽可能地整合,保持学校内外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使特殊学生从一个“特殊人”进步为“自然人”,从封闭的“学校人”最后发展成开放的“社会人”。比如,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我校结合特殊学生的用餐纪律、住宿管理、课间活动、晚间自习、文明卫生和课堂纪律等内容,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文明班评比细则,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了量化评比,促进学生提高的自律意识。同时,我校还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开展各项亲子活动,或者联系爱心机构和普校,举行“大手牵小手”、“携手同龄伙伴”等活动,营造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生活育人氛围。
二、开放性原则
德育工作的态度要开放,要与社区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与社会生活无缝对接。学校要积极走进社区,与学校(家庭)所在的街道、社区及社会公益组织搭建融合共享的德育教育平台,实现“学校德育社区化”、“社区活动课堂化”,让特殊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更好融入主流社会。比如,我校分别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的金山河和红花谷生态园,开展了“中国梦•雷锋美•特校人在行动”的环保行走活动和植树节爱树护树活动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倡导了绿色环保理念。我校还邀请禁毒讲师、法制副校长、公益组织等前来作专题讲座或开展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三、渗透性原则
德育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要结合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或者利用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凸显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得到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结合母亲节,举行“我帮妈妈做家务”活动,渗透感恩教育;开展“最美宿舍”评比活动,渗透文明卫生、生活自理等方面的教育;结合雷锋活动月,开展“书写雷锋名言”写字比赛,渗透雷锋精神教育;结合国庆节,开展“爱我中华”手抄报比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举行“弯腰行动”,渗透环保意识。同时,还要丰富校园文化底蕴,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得到德育熏陶。
四、侧重性原则
在做好常规德育教育的基础上,要结合特殊孩子的身心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励志教育,培养他们的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促进残障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残疾。特殊学生因为身体、智力等方面的缺陷,使得他们在心理健康程度、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会差于普通学生,容易出现自卑、抑郁以及暴躁等情绪,经常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不利于自身成长,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学生至关重要。比如,为真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保驾护航作用,我校切实推进德育“导师制”,依托心理辅导室,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关注重点问题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判、预防、疏导、跟踪工作。二要重视励志教育,特殊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要坚持正面引导,搭建平台让学生多展示才艺和特长,挖掘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实际工作中,我校一直强调“自强不息,学有所成”的校训,充分体现励志教育,让学生树立信心,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体验每一天有进步和成功的快乐,呈现出朝气蓬勃,阳光自信的精神面貌。在“六一”或元旦文艺汇演时,我们要求学生全员参与,班主任也精心设计节目和安排角色,要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树立信心。
五、预防性原则
最好的教育是预防,而不是等到学生出现问题再进行批评教育。在德育工作中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情况,做好研判和预防,把不良行为和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中学生着重加强青春期教育,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加强日常规范教育,这是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事先做出的强调,有利于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和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有异常行为,要马上了解原因,进行疏导和预防,帮助学生解决产生情绪波动的问题,恢复良好的心态。比如,在高二年级有一名聋哑男生,平时学习表现都很好,但在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初,就出现厌学的苗头,班主任了解到,原来在春节期间,该学生发现同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穿着时髦,工资收入不低,就产生退学打工的念头。班主任知道这个学生性子倔强,苦口婆心的劝说起不到作用,就第一时间与家长达成共识,由家长带学生到工厂找了一份工作。该学生亲身体验了加班加点的劳累,和表面光鲜背后的辛苦,两个星期后就苦苦恳求返校读书。由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预防,妥善处理,虽然耽误了两个星期,但该学生返校后主动补习了漏学的知识,目前状态超好。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面对的是一群群鲜活的、独特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去呵护、关心和教育。德育工作者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创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关注生命的成长,帮助特殊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和阳光的心态,要用智慧、爱心和才情为特殊学生撑起一蔚蓝的天空,让孩子们在蓝天下自由飞翔,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子荣.基于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困境与突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
[2]杨大明.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管理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
[3]李晓军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管理,2013
论文作者:范海源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 原则论文; 我校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