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内容解读_中心地理论论文

“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内容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环境论文,单元论文,内容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地理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知识板块,在新教材必修2模块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首先,城市地理顺承人口地理的内容,因为城市是人们集中生存的聚落,目前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其次,城市与工农业生产与地域联系的关系密切,工业化与城市化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城市化会影响郊区农业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也会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再次,由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地球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便发生在城市,所以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也密不可分。

一、研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程标准,下同)对城市地理的内容标准大致分为四项,并提出了两项活动建议,如表1所示。

仔细推敲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发现高中地理课程将城市作为学生了解人文环境及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领域。城市是可以多角度研究的对象,从知识结构看,课程标准主要选择了城市地理中核心的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包括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地域文化等;从学习方法看,鼓励学生进行数据搜集与地理调查,以培养学生研究人文地理的基本技能;从地理观念看,城市作为人类改造最深刻的非自然环境,分析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则有利于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以上剖析,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义,可将城市地理的单元目标确定为以下几项:①阅读相关城市地图,说出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其空间结构特征;②结合实例,从经济、历史、社会政策等角度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③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的变化;④通过实例,了解中心地理论在分析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方面的应用;⑤理解城市化的内涵,并运用相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⑥运用相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初步提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⑦运用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关于本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还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列举实例”的分析方式,建议所举实例与家乡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体现乡土化特色,也可以结合世界不同城市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将课程标准提出的“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确立为“中心地理论”,因为关于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并不多,主要是中心地理论、廖士景观论、生长极理论、核心与边缘理论等,其中,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最具代表性,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城市地理学的基础理论,所以笔者将中心地理论确定为必须学习的理论。

二、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异同点比较

总体看,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四个版本的现行教材,关于城市地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大同小异,都基本遵从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编写,在具体分项内容的组织上则存在着详略等差异,有些教材进行了相关拓展,有些教材还存在内容缺失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各版本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角度分析内容选取的异同之处。

图1~4为四版本教材的单元知识结构框架,结合各教材的具体内容,可简要归纳出以下特点。

从内容结构的编写思路看 鲁教版教材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思路,首先分析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与城市化,然后对区域的城市体系进行分析,最后解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其他三个版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则相反,均是从城市内部结构着手分析,然后扩大范围到区域的城市布局体系,最后分析世界城市化的有关问题。

从知识内容的共同性看 四版本教材对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的特点与影响等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均有阐释,都共同选取了中心地理论作为解释城市地域结构的基础理论。但是,湘教版与中图版教材对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与城市体系、不同等级城市功能差异等重点知识的阐述过于简略,相关内容均放在同一节中编写;湘教版教材对城市化相关内容的介绍过于详细;中图版教材对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解析比较全面、详细,实际上此知识点不必作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从知识内容的拓展性看 鲁教版与中图版教材介绍了影响城市布局的区位因素,鲁教版教材还对城市的起源进行了简要讲解。这些知识点不必作为学习的重点,关于城市的区位选择是初中地理“聚落”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此只需作为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复习。

从知识内容的缺失性看 湘教版教材未涉及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但其在前一单元专门设置了一节内容讲述地域文化与人口的关系。人教版教材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也没有专门介绍,只是展示了一个案例“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在前一单元也未讲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缺漏。

图1 人教版“城市与城市化”单元知识结构

图2 鲁教版“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知识结构

图3 湘教版“城市与环境”单元知识结构

图4 中图版“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单元知识结构

三、教学重难点确立与突破

在全面比较四版本教材内容后,有必要重新认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便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的确立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要求,而不是依据教材;教学难点的确立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下面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梳理重点与难点,并提出教学的具体方案。

标准之一: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的空间形态。本条“标准”应该包括三个要求:一是学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二是会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的成因;三是会运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结合教材内容,可以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在分析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前,建议拓展介绍城市外部形态的常见类型,这样有利于按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可以采取列举实例的方式,用具体城市的平面分布图简要说明其几何形态特征,如成都的形态是团块状、重庆是分散组团式形态、兰州是条带状形态等。

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点知识是认识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功能分区特征。从教学方法看,建议充分利用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分布图,让学生说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然后引导学生归纳该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布特点,总结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类型与分布概况,并用列表比较的方式重点介绍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特点分布。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如果选取家乡所在城市的土地利用分布图作为情境资源,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引发地理学习兴趣。最后,还要向学生说明一点,城市的功能分区是相对的,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在同一功能区中也会夹杂着其他的功能用地。

2.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在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规律后,需要进一步分析这种规律的形成原因,这不仅是学习重点,也是学习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历史、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学中应结合具体实例加以说明,并要突出分析经济因素的影响。对城市学校,建议选取与市中心距离不等的一些商场、工厂等地点,让学生在课前对这些地点的地租价格进行调查,以证明离市中心越远,土地租金越低。可以利用表2中的资料,让学生动手绘制商业、住宅、工业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并注明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的范围,如图5所示。

3.城市空间结构的常见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属于理论研究的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可不作为教学重点。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模式图与相关文字材料,了解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中各功能区的分布特征。

标准之二:联系城市地域结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有规模大小、等级的划分,因此在不同的区域中就会形成一定的城市体系。本条“标准”主要是从城市体系的角度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即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城市的构成及其服务功能的差异。

1.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解释城市地域结构的著名理论,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建议对中心地理论的概念及中心地的含义作简要介绍,这属于课标不作要求的拓展性知识。中心地理论是一种从人们购物行为的角度寻求解释城、镇的相对规模和空间格局的地理学理论,它最初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提出。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根据中心地所执行职能的数量,可将中心地划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级。

教学过程中不必解释中心地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过程,而应该直接利用理想平原上不同等级城市的六边形服务范围嵌套图(如图6),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中心地有几个等级,找出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并分析不同等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关系。建议引用人教版教材中“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案例,说明中心地理论对城镇布局的实际指导意义。

2.城市体系及服务功能

城市体系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是学习的重点,但不是难点。应用中心地理论可以对具体区域的城市体系进行分析,教学中可结合实例,如利用“长三角”城市分布图或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分布图等资料,说明该区域的城市等级、数量差异等关系。

关于服务功能差异的教学,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购物的经验或大学、中学、小学的布局规律说明不同等级的城市存在着服务范围大小、种类多少等功能的差异,并说明较高等级的城市包含着较低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归纳、比较,得出定性结论: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远、服务范围较广、服务项目较多;相反,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近、服务范围较小、服务功能较少。建议利用表3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最后,可进行拓展性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设问“学习有关城市地域结构与服务功能差异的原理具有哪些实际指导意义”可引发学生热议,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也有积极意义。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说明其对城市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如任何城市的发展规划应符合其等级水平,要避免追求不切实际的规划建设目标。

标准之三: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本条“标准”要求学生会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要求能够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学习目标最终归结在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上。

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的概念是学习的基础知识,准确理解其内涵是学习城市化过程及特点的必要条件。此部分内容的学习需要讲明三点:一是城市化的定义,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二是城市化的表现,即城市总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三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城市发展实例加以分析,如可利用不同时代上海市或学生所在城市的平面形态图与人口统计数据,并结合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教师小结时可以承接城市地域结构的知识,向学生说明: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市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则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关于城市化概念的理解,还可向学生拓展介绍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与逆城市化这一组概念的区别,这是一个难点。郊区城市化即上文所指的城市化概念,是由于人口和经济要素在城市郊区集中导致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是指城市的人口、工业、商业先后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其典型标志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2.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

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借助量化的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推理。建议分三个知识点分别组织学习,一是了解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二是分析不同时期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三是比较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征的差异性。这三方面内容层层递进,深度逐渐递增。

关于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学习,首先可以提供表4的数据,让学生动手绘制世界城市人口与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图,并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特点: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趋势,城市化的水平不断上升。

在对世界城市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需要作进一步的规律探讨,建议提供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如图7)。一方面引导学生分别分析城市化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的主要特点,可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等角度比较各阶段的异同点;重点要说明加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易出现多种环境问题;而在后期阶段则往往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另一方面应说明当前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从全球看,世界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但发达国家已进入了后期阶段,即城市化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外,可进行拓展性讲解,当前城市化特征还表现为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得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在对世界城市化特点有了宏观认识后,可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建议利用图8中的信息,比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的差异性。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能够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基础上,还要会解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亦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可指导学生对此部分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开展课外调查,结合自己的生活感知,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并最终通过交流活动全面了解不合理的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初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这种学习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城市环境的意识以及正确的人地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标准之四: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聚集的特定文化现象。此“标准”不必作为全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城市景观与地域结构特色。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实例,如播放一些城市景观的录像或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特征,并分析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因素对建筑景观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标签:;  ;  ;  ;  ;  ;  ;  ;  

“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内容解读_中心地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