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_情报学论文

中外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_情报学论文

中外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中外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中外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图书情报学领域都在极大地关注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虽然各个地域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有着诸多不同,但它的发展趋势却有着共同性。

1.1 信息技术的主导性

信息技术在情报学课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主要是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命脉,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逐步渗透,作为情报学研究主体的信息成为信息业发展的基础。情报学以信息为研究对象,而信息管理本身就需要信息技术的依托。社会上需要信息管理的高级人才,便于对信息管理学科进行更为深入更为全面的研究。

1.2 知识管理的倾向性

世界图书情报界的专业人士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知识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方面的论著相当多。这表明图书情报领域逐步认识到知识管理与知识导航是情报学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使命。国外很多研究生课程都新增了知识管理方面的内容,美国伊利诺多明尼哥大学还设置了知识管理研究中心,这些都反映了目前社会对情报学学科的一种需求。

1.3 实际应用的社会性

情报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反映,情报学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和应用性在网络时代更加明显。现代的图书情报学院都是更多地从信息管理角度来进行学科构建和课程设置。

1.4 研究发展的综合性

信息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有自然科学信息、社会科学信息、经济信息、医学信息等不胜枚举的类型,对于信息管理,设计技术处理问题和内容处理问题,其研究综合性趋势非常明显。从情报学课程建设可以发现,有的学校侧重于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与管理,如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等;有的侧重于宏观调控、咨询决策,如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等。

2 国外情报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2.1 美国

美国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发展起步较早,其发展模式也更趋于成熟,一直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对象。鉴于此,笔者对美国7所图书情报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发现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图书情报行业中的工作,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重点强调了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

(1)总体能力:掌握关于图书情报行业的机构、规划及其社会历史情况的知识;理解图书情报专业的性质,包括图书馆的类型、媒体中心、情报中心及其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它们在社会中的不同作用;理解行业规范、发展趋势、专职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各种职业要求;了解专职机构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

(2)情报组织能力:理解主题分析及表示法的经典理论和体系,理解信息组织、存储和检索;能够使用主题分析的各种工具、标准和方法,具有信息组织、存储和检索的技能。

(3)信息服务能力:理解服务于大众的专职人员的任务和职责,能够在各种机构和环境中以恰当合理的方式承担这一工作;能够了解各种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有效信息;既要了解适用于各种信息环境的标准参考来源信息又要熟悉具体用户群或专业领域来源信息;具有为特定领域或用户群查找、评估和选择适当信息源和资料的能力;有能力为特定用户群提供计划、设计、提交、评估以及作出相应决策的信息服务。

(4)管理能力:了解有关图书情报科学的基本管理哲学、方法和技术;认识管理的功能,例如:计划编制、人员配置、预算和监督等;有效地进行群体参与和领导。

(5)研究分析能力:理解研究步骤和方法;在图书情报学领域进行分析和精确评估研究,即智能用户研究;对图书情报学专业问题进行严密思考和分析。

(6)信息技术能力:理解各种有关信息主题分析、信息组织、存储、检索的技术;了解将技术应用于信息管理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现有信息系统,具有选择信息系统的能力;具有实施设计和评估信息系统的能力;了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状况。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美国大学的图书情报学院其课程设置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即除去很少几门核心课程之外,其余全为选修课。课程覆盖面广,实用性强,课程具有明显的模块化和体系化特点,为培养实用型、高能力人才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为自己量身制定出修业计划,相当灵活。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每门课程均附有说明,要求学生在修这门课之前应具有哪些基础知识或已经修完某门课程。例如:学生若想选修《高等情报源与情报服务》这门课,其前提是修完《情报检索》、《参考文献和情报服务》这两门课。这种形式有效避免了学生选课时的盲目性,而且有益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2.2 英国

开展模块化教育是英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模块化教学是依一定的标准划定几个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由不同的小专题和课题组成,一个单元即一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这种模块化教学可以根据具体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储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它可以使学校因材施教和从学生的爱好出发,选择不同教学模块组成各种教学大纲。

但是由于模块课程都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定的,更新速度快,所以模块课程每年都有所不同,这给学校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很多学院采用核心模块+选修模块的方式,在核心模块保持不变的同时,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以及专业发展趋势,不断变化选修模块的设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维持了模块化教学的稳定。

英国政府、教育部对图书情报学教育的政策倾向于工商管理,注意与经济、管理、技术、信息类的联系,从而脱离了以前片面拘泥于图书馆馆员教育,向多层次、多目标发展。图书情报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也逐步实现基础与专业的结合、技术应用与研究的协调、专业研究与方向课程的兼顾。

2.3 日本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开设的情报学研究生学院有5所,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爱知淑德大学和图书情报大学,前4所大学都设有博士课程,有从教育到研究一整套完备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方面依据大学基准协会指定的基准设置教学内容。如图书情报大学,它的专业设置可分5大类:(1)图书馆情报学的基础理论;(2)情报与社会的关系;(3)情报的内容、形态论;(4)情报组织、处理技术;(5)情报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一般来说,日本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相关科目很广,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到各种各样的应用科学,学生有从中选择兴趣科目的自由。

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情报教育呈高度普及和多样化趋势,日本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革新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关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会在一些公司企业任职,因此,日本的情报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注重加强经济商业情报知识和技术教育,这也逐步成为许多国家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3 我国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博士学位授予点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建立,高级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该学科师资力量薄弱。另外,我国研究生的生源状况不理想,研究生管理规范性差,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保障尚不尽如人意,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在研究生培养上,过分重视传授知识为核心的知识型教育而忽视创造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忽视了人文综合素质培养等等。虽然如此,现代环境和技术环境的突飞猛进又使得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具有较高的发展点,因而在发展中可以避免图书情报学专业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长期脱离的局面,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比较容易实现高层次上的有效整合。

4 我国尚存在的差距

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专业设置情况与发展趋势和国外知名院校图书情报学专业设置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我们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定差距:

(1)我国将研究生教育定位在培养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人才,而国外则侧重培养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应用型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不仅具有理论修养,而且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难以学以致用。

(2)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僵化,从学生入学基本就确定了要修的课程,而国外院校的课程设置非常灵活且模块化,学生的自主选择程度很大。变革不停留在学院名称或者院系名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停开过时科目,新增时效科目。只有崭新的教学内容才能赋予学科新的生命,才能达到最终的调整目的。

(3)我国院校在这一学科上的专业设置过杂,从而看出图书情报学在我国的发展还有很大距离。国外院校专业设置的概念并不是很强,学生偏重于哪一方面的研究完全可以从其修课情况反映出来。

(4)我国与国外院校相比师资力量也是非常悬殊的。例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由于我们师资力量有限而在某种程度上难以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

5 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深化与体系拓展的设想

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文化、经济状况不同,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过程及教育体制、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建立、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进行课程更新,适应社会大环境需求是我国从事情报学教育及研究的所有人员的共同职责和任务。

由于受到信息化环境的影响,现在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正逐步从面向情报业务部门和专业结构的模式向社会开发模式转化,原有的按照专业方向设置的学位课程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从国外借鉴的经验也表明,只有形成既重视基础教育又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情报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实现基础教育与专业的结合、技术应用与研究的协调、专业方向与课程方向的兼顾,这也是培养创新型应用研究人才的关键所在,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深化与拓展。课程体系的变化,要求将“工作环节”为基础的课程设置,转变为情报学基础、信息管理技术和管理研究为轴心的学科课程结构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深化学科基础、应用技术和管理研究方面的核心课程内容,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结构拓展。

由上述原则,对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课程作出如下设想:(1)基础理论与背景知识模块:情报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运筹学等;(2)信息技术模块: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开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3)信息管理、组织、方法模块:信息存贮与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政策与法规等;(4)实践模块:为学生提供在图书情报机构进行实际工作的机会,或者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4个模块的课程学分比例约为1∶2∶2∶5。各学校根据本专业的特色具体设置这4个模块的课程,允许学生从每个模块中选择一至两门课,形成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标签:;  ;  ;  ;  ;  

中外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