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电厂在我国的电力能源供应中占据不少比重,通过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了其他能源消耗,对生态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都投入大力度进行水电站的建设工作。而在水电厂的运行过程中,机电设备对水电厂的运营至关重要,只有保证机电设备正常工作,水电厂才能稳定供电。然而,由于相关人员对机电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且缺乏完备的管理机制,导致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将结合这一现状,分析如何建立健全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机制。
关键词: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
水力资源作为大自然的馈赠,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既减少了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又对生态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自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便对这一资源的利用给予高度重视,并通过建设水电站,进行水力发电以供人类的生产生活。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与革新技术,如今水力发电已经占据全国总发电量的1/4以上,且仍有上升趋势。如今,水力发电早已成为我国电力资源供应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水电厂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做到了无污染、运营成本低、转化效率高等优势,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下减缓旱涝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对航运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水电厂建设成本中,机电设备的维护更新占据着很大比重,如果不采取合理的管理手段,不仅机电设备的安全工作环境难以维持,工作效率也颇受影响。下面将针对水电厂机电设备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维护措施,以保证水电站的高效运行。
一、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现状及意义
1.1 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现状
尽管水力发电在能源供应形式中占据很大比重,它的发展仍有很大空间。这归结于我国水力发电的起步较为缓慢,虽然在发展水力发电的技术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水电技术,但关于水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少漏洞,包括:水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体制不够严密、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工作压力大机电设备超负荷工作严重等,种种问题都制约了水电厂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对水电厂供电稳定性也产生严重危害。分析认为,出现这些现状,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机电设备在购买过程中存在性价比较低且数量较少的现象。在水电厂引进机电设备的时候,会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成本因素,这样一来不同水电厂的机电设备相差悬殊,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选用性价比更高的设备,长此以往会给运营带来严重阻碍,甚至影响发电的效率。第二,机电设备的工作条件较差。由于水电厂竞争关系日益激烈,为了减缓压力,机电设备都存在着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并且如果没有及时的维护,很容易影响后面的运营。另外,在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很多水电厂不愿意进行设备的更新,而是同型号的再次使用,由此带来了工作隐患。第三,水电厂管理人才匮乏。在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缺乏人才的引入,由于水电技术的发展处于起步状态,相关的设备维护人才和管理人才还很稀缺,这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也大为不利。
1.2 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水电厂的运营过程中,机电设备的投资是一次性的,围绕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作为水电厂的主要成本源头,添加机电设备的管理环节对于成本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定期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关措施以防止隐患的进一步扩大。这样一来,机电设备的维修成本大大降低,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机电设备的管理环节意义在于通过定期检测维护,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使机电设备能够在正常环境下运行,为水电厂省去不必要的运行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的相关对策
2.1 健全管理体系
经调查,很多水电厂都有革新优化机电设备的打算,却因为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尽管多次讨论,迟迟不能决定革新方案,这样的拖沓现象对水电厂的运营极其不利。为了让水电厂的机电设备有良好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第一,需要对机电设备有详细的了解。统计固有的机电设备,包括其性能、技术指标等方面,结合自身水电厂的运营需要,及时的更替机电设备以弥补不足。第二,需要按时进行机电设备的维护。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定期维护,会给水电厂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损害。
2.2 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让水电厂的机电设备能够稳定工作,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在工作的过程中严格落实这些规范,只有这样工作才做到有根有据。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完善:第一,管理制度的涵盖面要广。严密的管理制度至少需要包括:相关负责人的设定、管理方法和惩处措施,设备的革新淘汰标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只有涵盖广阔的管理制度,才能让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以减少手足无措、出现冲突的情况。第二,管理制度制定后的落实工作,需要积极展开调查研究。管理制度的考核只有通过实际才能验证其可行性,为此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日常视察,通过在基层调查,掌握更多的数据,才能衡量管理制度的好坏,以便进一步的完善管理制度。第三,需要完善相应的维护与检修管理制度。为了保证机电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平时就需要定期维护,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风险。另外,需要记录那些容易出现故障的关键性节点,对这些地方需要特别留意。
2.3 保证设备维修方式的多样性
为了应对在核查过程中水电厂机电设备容易出现的种种故障,需要采取适当的维修手段进行防治与维护,主要包括事后的维修和事前的预防工作。所谓事后的维修是指机电设备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故障,设备的工作性能严重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通过维修能够一定程度让机电设备恢复使用,长此以往会对水电站正常运营产生影响。而维修的另一途径更新设备的成本过于浩大,为此,需要避免事后维修。而另一方面是采取定期的检测维修工作。定期维修需要结合水电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周期。虽然这种方式能做到未雨绸缪,但如果不考虑设备的使用状态,只是机械的检测设备,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损耗。
三、总结
机电设备能否稳定运营会对水电厂的工作效率产生严重影响,更直接涉及到水电厂的经济效益。针对水电厂机电设备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水电厂应当尽快完善相应的完善对策,让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同时积极引进专业型人才。在对水电厂的机电设备维修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维修手段,实現维修成本的最低化,只有这样水力发电才能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宗将.论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161.
[2] 杜驰平.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修[J].时代农机,2017,4405:23-24.
[3] 莫运虎.现代水电厂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策略探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6,3911:65-66+78.
[4] 张杨,高磊,王玲花.西沟水电站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浅析[J].吉林水利,2016,09:55-57.
论文作者:丁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水电厂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工作论文; 水力发电论文; 水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