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环境下的图书馆2.0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图书馆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Web2.0的概念诠释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由Webl.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Web2.0是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Tim O' Reilly用一些具体的例子绘制了一幅Web1.0到Web2.0的变化趋势表,如下:
Web 1.0→Web 2.0
DoubleClick→Google AdSense
Ofoto →Flickr
Akamai →BitTorrent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线 →Wikipedia
个人网站
→Blogging
Evite →Upcoming.org and EVDB
Screen scraping→Web services
出版
→参与
内容管理系统(CMS) →Wikis
目录(分类法)
→Tagging(“民间分类”)
黏性
→内容聚合
2 Web2.0环境下的图书馆
面对如火如荼的Web2.0浪潮,图书馆学情报学专家范并思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担心,“第二代互联网(即Web2.0)技术,将使信息提供者更加分散,更加‘草根’化,使信息服务更加小型化、个性化。可以预见,这些技术将比第一代互联网更加能够削弱图书馆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地位”。同时,也有图书馆学者指出,“Web2.0的精神是人人参与、多方互动的‘草根’精神,是开放技术与开放内容结合的产物。当技术的发展使‘易用性’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由‘普及’带来的创造力的爆发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Web2.0将更加使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如虎添翼,数字图书馆的春天即将到来”。笔者认为,Web2.0对于图书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图书馆界应该以此为契机,主动地去研究Web2.0的特点,融合Web2.0的应用,提供基于Web2.0环境下“以用户为中心”,面向用户信息需求的文献信息服务。
2.1 “图书馆2.0”概念的提出
当前,国外图书馆界的有识人士已经率先提出了“Library2.0”(即图书馆2.0)的概念。关于什么是图书馆2.0以及如何建设图书馆2.0,目前讨论得很热烈并且仍在继续。Ken和Paul在《图书馆2.0技术白皮书》一文中表述如下,“图书馆2.0是一个不同于现今图书馆用户期望的服务概念。简单地说,图书馆必须开始利用Web2.0技术以满足现在的用户期望,用户必须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图书馆的信息”。“实现Library2.0需要一个全面的进化过程,特别是对于业务覆盖范围、后台流程、观念方面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Talis(长尾)就是一个将Library2.0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的试验”。在国内关于图书馆2.0的讨论也逐渐流行起来,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刘炜教授在其个人学术博客中发贴指出,“图书馆2.0解决方案的核心应该就是内容管理+开放链接(异构系统互联)+个性化门户(真正的个性化门户是客户端的门户而不是服务器端门户)”;范并思教授撰文指出,“图书馆2.0是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或者说是Web2.0的思想对人们研究和改造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一种认识和思考”。
2.2 “图书馆2.0”的基本原则
范并思教授在《再谈图书馆2.0五定律》一文中列出了图书馆2.0五定律,也可视作图书馆2.0的五条基本原则。
第一定律:图书馆2.0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社区(Library 2.0 is a user-centered virtual community)。
第二定律:图书馆没有障碍(The library has no barriers)。
第三定律:图书馆无处不在(The library is everywhere)。
第四定律:无缝的用户体验(A seamless user experience)。
第五定律:永远的Beta版(The perpetual Beta)。
3 Web2.0技术在图书馆2.0中的应用实践
3.1 利用RSS开展信息推送服务
RSS(简易聚合)是个可以让用户使用浏览器或新闻阅读工具从内容发布者处接受信息的技术,该信息以易于处理的格式展现,可以使用户免受多余信息的骚扰并可以按需接收。在图书馆界已经有一些图书馆网站开始积极采用RSS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数字化服务水平。例如通过RSS可以将图书馆工作的最新消息推送给用户,可以将图书馆最新到馆的图书、期刊等信息按照学科类别以RSS Feed方式提供给用户,从而避免用户不断访问图书馆网站之累。在国外,最近纽约公共图书馆接连发布了7个RSS链接,把它需要在各个特殊门户中报道的动态性内容都作了主动发布,这样它的用户就不用担心“忘了”检查它的更新——只要有更新,就在订阅中可以体现出来了。此外,提供RSS Feed功能的国外图书馆网站比较典型的还有,南阿南巴马州大学图书馆LiBlog、休斯敦大学图书馆UH Libray Updates、乔治亚州大学图书馆Library News等等。在国内,2004年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对本校的“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及“交通运输工程信息门户”推出了RSS定制服务。后来又增加了RSS定制栏目订阅个性化推送频道的服务,使用户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就能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及时发现网站内容的更新和专题信息。此举不仅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界引起很大反响,纷纷尝试使用这一新的信息平台为教学、科研服务,同时也对宣传推广RSS信息推送服务起到了促进作用。总之,图书馆利用RSS开展信息推送服务,有利于把主动性、人性化服务做到实处,有利于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2 利用Blog营造与用户的双向交流空间
Blog简单来说是“Web log”的缩写,中文把Blog译为“网志”、把写Blog的“Blogger”译为“博客”。Blog是基于个人信息的发布平台,也自然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发布形式。每个Blog因为内容和目的不同从而蕴藏了大量的各种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网络社会关系”。由于Blog有两大重要的功能RSS和Yrackback,这使得Blog成为了社会性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图书馆为用户提供Blog托管服务在国外图书馆界已不鲜见。图书馆Blog社区聚集了用户各种零碎的思考,这些思考涉及到图书馆运行的方方面面:对图书馆管理者而言,他可以得到有关用户的心智模式、局部运行的真实状况还有各种建议的信息;对用户而言,他可以了解到图书馆的一些隐含规则(文化)、馆内新闻、图书馆现状等等。例如:Ann Arbor区图书馆的主页便是一个Blog,它集中了各部门博客最新发布的帖子。诸如采编、流通、信息技术等图书馆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Blog,这样图书馆员就能及时发布声音资料、影像资料、到馆新书目等等。另一方面,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文献资料,可在Blog上直接提交需求信息;用户对图书馆员的意见和建议在Blog上能够直接畅所欲言;图书馆对用户的超期提醒和催还也更加的及时方便;馆领导在Blog上了解用户对于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评价也更加直接。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服务举措,吸引了很多用户的眼球,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双向的良性互动也体现得很充分。
3.3 利用Podcast营造图书馆人性化形象
Podcast即播客,一种向互联网发布音、视频等媒体文件的方法,用户通过订阅RSS自动接收文件,并将媒体文件转到便携终端如iPod、手机等媒体播放器上收听、收看。播客与博客类似。博客是个人文字的发布,播客是个人视频/声频的发布,是语音视频博客。图书馆通过这些音频或者视频内容可以带领读者虚拟参观图书馆、介绍图书馆基本情况,如历史、地理位置和馆藏等。Library Success上罗列了14家提供播客服务的图书馆,通过苹果公司的iTunes发现图书馆相关的播客。(http://www.libsuccess.org/index.php?title=Podcasting)
Talis的“Talking with Talis”主要是关于图书馆领域,Web2.0和语义网话题的对话。图书馆利用Podcast可视可听的特点,可以充分营造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新形象。
3.4 利用Wiki创新图书馆业务活动和信息服务模式
Wiki(维基)指的是一种网上共同协作的超文本系统,可由多人共同对网站内容进行维护和更新。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同收集、创作某领域的知识,发布大家都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Wiki在图书馆的运用既能促进图书馆已有资源的使用,又能为图书馆增加新的资源,对图书馆传统的业务活动和服务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创新。2004年,厦门大学图书馆采编部建立了自己的维基版主页。在主页上设有本馆馆员的工作日志(Blog)的链接,此外还集成了部门概况、规章制度、工作量统计、常见问题等等。此举较好地解决了采编部规章制度的动态维护。近来,圣约瑟公共图书馆建立了专题指南维基,帮助用户了解专题信息,寻找图书馆资源和社区服务,发现阅读的乐趣,用户甚至可以进行反馈,提出想法和建议。2004年5月,OCLC的首席科学家Thomas B. Hickey在他的博客Outgoing上,向大家披露OCLC的WorldCat Wiki计划,即开放Wiki版联合目录,用Wiki——也就是众人的力量——完善WorldCat。用户可以给相关的书目记录加上评论、封面、注释等。吸引用户参与,增加服务的粘度,是Web 2.0时代最重要的因素了。以往的OPAC是单向的,由图书馆向用户提供书目信息。现在,用户也可以在书目信息中加上自己的看法、补充书目中缺少的信息、随时更正错误的信息。
3.5 利用Flicker优化图书馆图像搜索服务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LA)在图书馆2.0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Picture Australia始于1998,原名ImageSearch,是一个联邦图片搜索服务,数据库中以历史资料为主,但2004年的一项调查却发现,43%的用户来此寻找当代图像。为增加当代图像的数量,并吸引新的用户,NLA开始了与Flickr合作的试验项目(The flickr Pilot Project)。选择Flickr的理由是:有大批澳大利亚追随者[用户];鼓励使用元数据帮助发现[内容];有编程界面,便于映射到都柏林核心,向Picture Australia贡献记录[元数据]。实现方法:用户上载自己的图像到Flickr,将其加入任何一个Picture Australia组中。图书馆每周收割一次元数据与小图标(thumbnail),加入Picture Australia数据库。看大图像一般链接到Flickr,NLA也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图片,联系创作者获取高精度图像加入数字档案。原本Flickr项目是为了当代图像,却意外地带来了值得进一步挖掘的丰富的传统图像领域。由于受费用限制,以往Picture Australia的政策是限制收录家族史资料,现在有Flickr作跳板,NLA就可以广邀大家上载这类作品。同样由于Flickr,Picture Australia也为更多人所知。近期对贡献者调查数据:39%以前未听说过Picture Australia,64%经由Flickr及其成员听说,69%前去看自己的图像。另一项针对非贡献者的调查,看他们是否在Picture Australia中查到了更多当代图像。元数据质量是个大问题,因为贡献者自然不会用标准叙词表,而且常常没有为图像提供有充分描述性的题名,或者提供足够多的标签。管理员会监测图像,与贡献者e-mail联系建议适当的标签,以改善元数据质量。
4 关于图书馆2.0的两点思考
4.1 图书馆2.0理念重于技术
Web2.0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还远不止这些,例如网摘服务、即时通讯、社会化书签、各种开源软件等等,这使得图书馆2.0已经初露端倪。可以说,没有Web2.0技术的应用,便没有图书馆2.0。但是,相对于技术而言,图书馆2.0更多的是一种理想,是一种超越于技术之上的观念。图书馆2.0的理念比技术本身显得更为重要。图书馆2.0所强调的是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从用户出发,从而创造丰富的用户体验、用服务,用内容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2.0的理念与图书馆1.0“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Web2.0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都应围绕着这样的宗旨,都应服从于这样的理念。只有基于这样的理念,才能把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即寻求Web2.0技术和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最佳结合点,让它在图书馆资源整合、服务整合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4.2 图书馆2.0以图书馆1.0为基础
图书馆2.0为图书馆带来了个性化和丰富性,但图书馆2.0并不是图书馆1.0的替代,而是一种补充。或者说,图书馆1.0是基础,图书馆2.0是升华。只有在办好图书馆1.0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建设图书馆2.0。当前,图书馆2.0正远远地向我们走来,但它更多地还停留在讨论和试验阶段。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图书馆2.0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许图书馆2.0的真正到来还要假以一段很长的时间。对于有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大型图书馆来说,固然可以抢先一步,跨入到建设图书馆2.0的行列中去。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图书馆来说,仍然将长期处于图书馆1.0阶段,这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因此,在来势汹汹的图书馆2.0浪潮中,图书馆界务必要正视自己的现实,保持理性而清醒的认识,即对于图书馆决策者而言,千万不能好大喜功,借图书馆2.0的名义盲目上项目,胡乱给自己贴上图书馆2.0的标签,从而忽视图书馆1.0数字化服务中最基础、最本质的一些元素;对于图书馆学者而言,千万不能一哄而上,醉心于图书馆2.0的概念研究。相对于概念而言,图书馆学者更应该关注蕴藏在图书馆2.0概念背后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技术模式,以及图书馆1.0所面临的种种理论与现实问题。总之,图书馆2.0也并非什么灵丹妙药,能够一下子使图书馆成为“天堂”。图书馆1.0的瑕疵照样能带到图书馆2.0时代,没有健康的图书馆1.0也不会有健康的图书馆2.0。
收稿日期:2006-11-19
标签:图书馆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主页论文; 公共空间论文; blog论文; rss论文; flickr论文; 博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