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一个新领域——变革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领域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在这种巨变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管理上进行变革,在战略、组织、技术、人事等某些方面甚至对企业整体进行彻底的变革,以达到企业预期的目的。因此,本文探讨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变革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步骤等,以期对处于改革大潮中的我国企业的管理工作有所启示。
一、引言
我们曾经历过的变革,如电、电话、飞机、汽车等的发明,都毫无例外的对企业的用人、技术的使用及经营方式等产生了革命化的影响。目前变革的速率、范围、影响等正在日益加速着。仅在技术方面,个人计算机的产生和广泛使用不仅仅使信息的及时处理首次成为可能,它还影响人们的行为、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简言之,单一的技术变革就已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及通讯的方式。若进一步综合考虑到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变革的复合作用,当今企业面临的变革,其变化之大,范围之广,节奏之快,影响之深实属空前。面对这种日益加速着的环境变革,现有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并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产生一门以变革为对象和内容的管理技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管理学者和企业家在管理学领域中推陈出新,提出了变革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我国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在我国,市场定价的商品在1992年己达80%上,部分沿海地区己达90%以上。资金、证券、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等市场将逐步完善和健全,企业的供产销、人财物都将要走向市场。这是企业环境的最大变革。
──企业管理组织的国际化,企业经营战略的全球化,企业国际合作的广泛化和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已成为今日世界企业不可遏止的国际化趋势。我国企业面临复关,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已势在必行。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巨变: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强化,北美、西欧、日本经济三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亚太经济逐渐崛起;东欧和独联体各国的变迁使得利用外资的竞争更加激烈。
……。
国际的、国内的、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等等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激化。我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变革较之他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变革而言,其节奏更是越来越快,范围更是越来越广,影响也更是越来越深。因此,我国企业是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变革时期和非常特殊的环境变革中,我国企业要想在这场巨变中生存和发展,研究变革管理就是非常必要的。
二、变革管理
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是以变革为对象和内容的管理方法,是对期望实现的变革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实施等的一系列活动。对企业系统而言,变革可以指外部环境的变革,也可以指企业内部的变革;只不过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革几乎是不可控的,而企业内部的变革基本上是可以控制的。
变革管理所涉及的变革仅仅是指企业内部局部的或整体的转变,是企业在理解环境变革的基础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主动采取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它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可以是微调式的,也可以是彻底的转变。比如说,扩大营销部门、人事制度的变革,企业之间的兼并等等。以下除非特别指明外,变革均指企业内部人为的变革。
1.变革管理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管理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满足管理客观需求的过程。随着企业的组织形式从手工作坊向现代化的公司的转变,管理从小业主的工作中独立为一门科学。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等现代管理科学和方法对当代以大批量生产为特点的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仍将发挥着巨大的积极的作用。那么,当今企业管理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不难看到,当今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大大不同于往日:迅速变化着的顾客的需求,新工艺、新资源、新产品、新的法规,竞争的全球化……,等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动荡化已是明显的特征之一。其次,西方经济近几年不景气,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变革已成为西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策略。因此,客观上要求产生一种能够在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主动进行变革以调整、适应并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变革管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由于变革管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其它管理方法不可替代的优点,目前变革管理理论和实践是西方管理界的一个热点;变革也已成为所有管理者职业生涯中的一件经常性工作,管理变革的技能是21世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
目前,多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刊物如《哈佛商业评论》、《欧洲管理杂志》、《英国管理杂志》等经常刊登有关文章。仅在英国,近三、四年就出版有关专著40余种;从事变革管理咨询的公司有十余家;英国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NEDO”和国家经济发展办公室“NEDC”曾数次主持召开变革管理专题讨论会研究英国企业管理问题。变革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在西方具有广阔的前景。
2.变革管理的关键活动
实现预期的变革,包含着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独特的活动。变革管理既要应用现有的各种管理理论和立法,也有其独特的活动如领导参与,变革需求分析、宣传,变革规划、培训等。尽管这些活动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变革问题,但它将有助于进行系统的变革规划。
(1)变革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与指导
在任何一项实际的变革规划中,要确定企业目前的状况和期望的未来状况是什么,明确变革的必要性和必须采取的路线,这只有在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与指导下才是可能的。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主要包括:①勾划远景。远景是期望的未来状态的描述,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宗旨来表示。例如,“在我们选定的领域中通过强调满足顾客需求,采用先进技术,提供优异的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②上下沟通。远景一旦明确后,就要通过文章、会议等各种渠道在企业中进行广泛宣传和详细的解释,要使每个人都明白为什么要变革,要取得所有员工的支持和投入,否则将会一事无成。③持续投入。变革一旦开始后,管理者的责任不仅是明确宗旨和分工授权,还必须持续投入,要检查进度,给予指导和鼓励,并要规划下一步的工作。
(2)变革需求分析
变革需求分析的领域涉及竞争者与竞争情况、质量、组织结构与工艺技术、工作流程设计、计算机应用、能力分析和培训、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等等,主要目的是分析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以便设定变革目标和确定实现变革目标的步骤。例如通过分析竞争者的价格、质量和供货情况、分析竞争者的生产率和成本结构,然后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就可确定未来的活动目标。再比如说,对管理过程和组织结构的分析也很重要。西方许多进行过成功的变革的企业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经营业绩的改善与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方法的变革密切相关,而与复杂的工艺技术的应用关系不大。英国Lucas公司认为该公司生产率的提高,30%归功于技术因素,70%归功于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变革。其他进行过变革的西方公司也有类似的结论。因此,业绩的改善经常通过分权、减少管理层等措施来获得。
(3)变革必要性的宣传
据西方管理学者的研究,变革中人是决定性因素。变革中遇到的主要阻力基本上都与人有关。例如因害怕变革而加以抵制,自满,缺乏紧迫感,准备不足,沟通不够等等。因此,在变革前应当给予广泛的宣传和解释,应给予人们足够的时间理解变革的本质、原因、远景、战略、影响等,以便作好变革前的各种准备。
(4)变革规划
变革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一是要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变革管理必须将所有下属部门的活动综合为一个变革规划,不能各行其事,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变革的效果。必要时可通过一定的组织措施如矩阵管理等加以协调。其二是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另一方面要设法获得变革中需要而现在没有的资源,其三是要辨别早期成功的机会并加以实现。变革计划开始实施后,管理者应相对集中资源首先完成一部分项目,以此表明管理者实行变革计划的决心和信心,并表明变革规划的可行性。在变革管理中,成功说明一切。
(5)培训
变革会产生焦虑、不确定性、会遭到各种批评、也会受到一些人的抵制等等。要使变革规划能够顺利实施,就应当让人们作好心理上的准备。培训是解决该问题的办法。通过培训,一方面可以帮助各类人员在变革中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和长远的,可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以便形成一种欢迎变革,利用变革进一步发展的积极的内部环境。
3.变革的类型与影响
变革的类型可以分为四种:
(1)危机型
危机型的变革是企业在遇到危机,如长期管理不善、企业兼并等等时,立刻采取的一系列拯救活动。这类变革的基本特点是持续的时间较短。
(2)微调型
微调型的变革是企业在环境相对稳定、经营成功且不存在快速增长的机会时进行的较小规模的改良工作。
(3)转变型
转变型的变革是企业在环境有根本性变化且将持续较长时间时,对自己做什么、如何做等根本性问题的考虑、规划和实施活动。这类变革往往涉及战略性问题。例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远见的企业家会对企业的宗旨、战略、组织、资源等等因素综合考虑,主动采取彻底的变革,以期望能顺利地发展。因此,这类变革将引起企业目标、机构、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涉及面广,而且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培训以及大量的经济投入,难度很大。
(4)发展型
发展型变革是企业在环境相对稳定、经营有良好基础且存在明显的发展机会时,为了进一步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在这类变革中,员工可能需要学习新的技能,但企业的基本特点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这四种变革类型的基本特点可表示如下:
四种类型变革的特点
如果说变革是当代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的话,那么,变革对生产率和士气产生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呢?
变革开始时,效率、效益与士气等将会降低,其原因有三条:其一是新系统、新过程、新方法等还需要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二是新系统一旦被起用后还需要调整;其三是明显的变革会对人们的精神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变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就会逐渐适应新的工作,效率、效益与士气等将会大大超出原来的水平,并稳定在新水平上。当然,失败的变革将会导致效益与士气进一步降低。
此外,一次变革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环境是动态的,变革也就应该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将它包含于企业的宗旨之中、战略之中、政策之中和过程之中。
三、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
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既带来了威胁,也带来了机遇。要在新的环境中继续生存和发展,企业就必须抓住时机,进行变革。
根据变革管理的理论,我国企业目前要进行的变革应属于转变型的变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最根本、最彻底和最深刻的环境变革。而且随着“复关”,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也势在必行;企业管理体制正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式管理逐步转向具有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制度。现在,企业做什么、如何做都要考虑市场需求,要由自己决定。近年来,企业虽说普遍加强了营销部门和营销管理,但企业内部缺乏长远规划、集中控制、机构重迭、机构臃肿等问题仍然存在。例如在1994年,为了了解有关企业战略、组织方面的问题,作者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在回收的问卷中,半数的企业没有明确的长远规划;在奉行多角化战略的企业中,半数的企业采用的却是职能制组织结构……。因此可以说,目前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仍未得到系统、彻底的改变,很难适应经营环境的新的变化。因此,为了继续生存和发展,企业应顺应改革大潮,抓住建立新的企业制度的机会进行适应性变革,进行有效的变革管理。
1.明确企业战略
长期以来,企业作为计划经济条件下以生产为主企业,几乎没有战略管理;现在仍有大量的企业缺乏长远的规划。但以后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下自主经营的实体,因此必须在对市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明确企业的宗旨和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机构,安排人员进行经营。这种变革讲起来容易,实际上实行起来却并非易事。但变革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企业家逐渐习惯于按照正确的方式去思维、管理。
2.调整组织机构
组织战略和结构一般是根据顾客需求、人力资源、供应商、销售渠道、生产技术、工艺等因素确定的。环境变化后,原来设计的组织就可能过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就有必要调整组织机构。我国企业的组织机构中职能直线制占多数。在当今经济和市场条件变化莫测的竞争环境中,这种多层次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已显得笨重、迟缓、缺乏灵活性;尤其是在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企业中,这种传统的机构已大大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与多元化战略不匹配的。目前,组织发展的方向将由传统的垂直层次结构向扁平、精简和紧凑的组织结构转变,向网络组织转变;由集中控制型向分权管理型转变;由独裁式领导方式向民主参与型变化。我国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变革传统的组织结构,以适应目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3.重视产品质量
日本管理学者安井恒则说过,作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武器来说,质量方面的改进更为重要……,利润的多少由成本的高低和销售量的多少来决定,在市场竞争中能销售多少,主要由质量来决定。就我国企业的产品而言,其综合质量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相差较大。在我国市场商品监督抽查中,样品合格率仅在55%~60%左右。说明我国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比较弱,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企业国际化经营已势在必行: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只有花大气力抓质量、按国际标准生产。市场的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高速发展,获得高的效益,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4.人员培训
在我国在业人口中,16.9%为文盲和半文盲,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3%。在国内一项涉及到10738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中发现,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5.99%,从事第一线技术开发的仅占3%;而国外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在10%以上。这些足以说明我国企业中科研力量是薄弱的;而科研力量的薄弱将会严重地影响产品的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消化能力。此外,我国企业中还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现代管理的人才。要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就首先要通过培训提高企业中各种人员的素质。在一个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繁荣的时代,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此外,培训的另一个目的是创造一种欢迎变革、积极变革、利用变革发展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