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长走进教育家的大厅_教育论文

让校长走进教育家的大厅_教育论文

让校长走进教育家殿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家论文,殿堂论文,校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审视教育家的时代特征

审视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无疑可以证明,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教育总是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由此,教育家也毫无例外地具有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育家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痕。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必然地会受到当时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换言之,不同的时代需要的不同的教育家。因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教育家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痕。苏格拉底“助产婆式”的教学折射出古代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无疑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就连名称都和其时美国兴起的进步主义社会改造运动如此一致……今天,从我国一大批勇于探索和改革的校长身上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行为有着鲜明的改革开放这一时代特征。

其次,教育家总是在解决所处时代的教育问题中诞生与成长。每一个时代的教育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并且催生出时代所需要的教育家。也就是说,教育家总是在解决其所处时代的教育问题中诞生与成长的。如我国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其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教化”成为时代向教育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孔子正是在解决“教化”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主张,从而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事实上,无论是杜威、布鲁纳,还是凯洛夫、赞可夫,他们之所以成为教育家,都是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和问题。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时代也向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全民、大众、普及的教育发展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于他的真正优质的教育?如何让学生从单纯“应试”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有个性地发展,人尽其才地发展?如何让学生从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成长体,不仅有知识,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教育命题需要去面对,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教育困境需要去逾越。教育家正是在解决这些难题、直面这些困境中涌现出来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家是历史生成的。

第三,教育家往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一个教育工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家,则需要直面时代,勇于挑战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命题。可以说,这是从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的共性,他们总是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独特历史使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等一批教育家为代表,以“教育救国”为己任,通过平民教育运动、乡村教育运动,把教育推向了社会,解决老百姓“有书读”的问题。今天的教育家,则需要以“教育强国”为己任,通过优质教育的普及,解决老百姓“读好书”的问题;通过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的优秀人才,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二、解读教育家的生成路径

当我们对一个个教育家的成长过程进行理性解读时,便可以发现,尽管每一个教育家所处的时代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治学的方式和个性也不同,但约略分之,教育家的生成路径不外乎两大类。

其一,起于理论,在实践中修炼,成为教育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是一个典范。1914年,陶行知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作为集欧美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之大成者的杜威的“私淑弟子”,陶行知无疑具有极为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1917年,陶行知先生学成归国,他脱下西装,穿上长衫,先后创办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等。在长期的实践中,陶行知从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者”,逐渐成为结合中国实际对传统教育进行批判改造的“创造者”,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等一系列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改革都不乏指导价值。显然,陶行知先生从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家。

其二,起于实践,经理论提升,成为教育家。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是这一生成路径的一个典型,他17岁时成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他深感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不仅通过自学获得了中学教师证书,而且,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的23年中,他每天都是白天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晚上坚持学习和进行科研,对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潜心研究,提出了关于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显然,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不同,他是从一个教师,一个实践者,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家。

综上可见,尽管教育家有着不同的生成路径,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育家必定产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上。正是由于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敢于直面教育困境,扎根现实土壤,把教育理论与教育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长期艰苦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实践智慧,终于成为世人公认的教育家。在今天的教育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吉林在坚持这么做,魏书生在坚持这么做,他们也由此而成为当今时代的教育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影响着众多的教师投身于教育改革。

三、引领校长走进教育家殿堂

21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着更多领军人物的涌现,引领校长走进教育家的殿堂,让校长成为名家,无疑是时代的要求。

要让校长成为教育家,就需要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外部环境。不可否认,狭隘功利主义的羁绊,使得我们的教育出现了浮躁的风习,校长们静不下心来思考教育,学习理论,整天忙忙碌碌,不仅无暇去总结自己的实践,进行提升,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与思想。显然,在这种状态下,是无法引领校长成为教育家的。因此,行政管理部门、社会都要给校长多一分理解,让他们保持一种自己的思想和办学的个性;给校长多一分支持,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去思考;给校长多一分宽容,允许他们去探索,有失败。

让校长成为教育家,还需要校长的自觉行动。一味的被动等待,并不能使教育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为此,校长要主动出击,脚踏实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信念去感召和引领教师,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使课堂充满生气,校园洋溢生机,学生更具活力,教师更有智慧;并且用这样的教育文化去影响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校长也会一步步地向教育家走近。

要让校长成为教育家,更需要校长不断的自我修炼。教育家的成长是一种不断的自我觉醒、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超越。仰望星空,有着一份超然、一份宁静、一份执著;脚踏实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一步一个脚印,在“原生态”的草根研究中,让智慧随着问题破解而生成,让思想伴随生命灵动而孕育。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行走在这一道路上的校长们,重要的并不在于目标的到来与实现,而是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只要校长们向着理想教育的境界不断逼近,教育的这片蓝天定会群星璀璨!

标签:;  ;  

让校长走进教育家的大厅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