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对策_煤炭储量论文

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北地区论文,自然资源论文,对策论文,合理利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北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五省区。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边境漫长、资源丰饶,但经济落后、环境脆弱、开发度低,是我们急待发展和整治的区域之一。如何发挥西北地区自然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资源优势与开发现状

自然资源是西北地区经济腾飞与繁荣的基础,其资源利用优势与开发现状主要表现在:

1、土地辽阔,草场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 面积30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2%,人口7988万, 仅占全国总人口的7%,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6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广阔。但是,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资源具有耕地与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广的特点。目前全区耕地18362万亩, 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4.2%;有林地8133万亩,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4.5%; 全国著名的大沙漠,如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库姆塔尔格、柴达木盆地、巴丹吉林等沙漠都分布在本区,沙漠戈壁面积广达20亿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近 1/2,其中新疆沙漠戈壁要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些荒漠戈壁目前多难以利用,且改造治理任务艰巨。草场面积达15亿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3,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37%。丰富的草 场资源,完全有可能使西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但由于经营粗放,畜牧业远未发挥其优势。1992年全区畜牧业产值132亿元, 仅占全国5.4%,提供商品羊33万吨,仅占全国26.4%;商品牛25万吨, 仅占全国13.9%。旅游资源亦是我西北五省区的优势,除有旖旎、壮美的高原自然风光,还有闻名中外的西安秦陵兵马俑、古丝绸之路,驰名遐迩的拉卜楞寺和塔尔寺等。

2、气候干旱、光热风能条件优越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 除陕西东南部、甘肃东部、青海东北部、祁连山地、阿尔泰山地以及准噶尔西部山地气候较为湿润外,其余广大地区年降水量均不足200毫米, 塔里木、准噶尔以及柴达木盆地则不足25毫米。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多风沙灾害。但是,晴天多、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达2400—3200小时,年辐射总量多为每平方厘米140—160千卡,是我国仅次于西藏高原的第二个太阳能高值区。除高山区外,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达0—10℃;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6—-22℃, 寒冷程度远低于同纬度的东北地区;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多在18—26℃; 吐鲁番盆地达26—32℃,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日均温≥10 ℃的积温多在2200—4000℃,无霜期135—165天。优越的光热条件,加上较为稳定的冰雪融水和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使本区饲草及农作物以蛋白质含量高、糖份多、纤维长而著称,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甜菜、棉花、优质瓜果和优良畜种生产基地之一,盛产著名的库车香米、银川大米、关中黑米、新疆甜菜与长绒棉、哈密瓜、伊犁苹果、兰州冬果梨、白兰瓜以及伊犁马、河曲马、欧拉羊、阿勒泰肥尾羊、宁夏滩羊等。西北不少地区长年大风,其中青海、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和甘肃、 宁夏的部分地区每年≥6级风力的有130天,完全有条件利用风能。

3、矿产丰富、品种全储量大 西北地区特殊的区位, 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且品种多、储量大。尤其是以镍、铂为代表的多金属矿产,以石棉、云母为代表的非金属矿,以钾盐为代表的盐矿等资源,在全国独树一帜。其中新疆的云母、硝石储量居全国第一,云母储量占全国总量的45%,硝石储量达232万吨,铬矿储量仅次于西藏、 内蒙古居全国第三位;甘肃的镍、铂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镍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8%、铂占75%,铜储量仅次于江西、西藏、云南,居全国第四位;青海的钾盐、石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钾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7%、石棉占40%以上,门源红铜沟的铜矿品位高达3.5%,是国内罕见的富矿; 宁夏的石膏储量达100多亿吨,居全国首位; 陕西的镍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矿仅次于吉林、汞矿仅次于贵州,重晶石仅次于湖北分别居第二位,丰富的矿产资源理应使本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金、机械和化工基地,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1992年冶金、机械和化学工业的产值分别仅占全国的6.4%、7.1%和8.3%,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能源质优、开发前景广阔

西北地区是中国能源资源的“宝库”之一。水能资源蕴藏量8400万千瓦,占全国的12.5%,仅次于西南区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可开发水能资源装机容量419万千瓦,占全国的11 .08%,居第三位。尤其是黄河干流蜿蜒流经青海、甘肃、 宁夏和陕西四省区,流程达4000公里以上,沿河多优良坝址,距本区经济重心和邻近省区较近,是黄河流域梯级开发最理想地段,也是中国水力资源的“富矿”所在;煤炭远景储量20000亿吨,居全国首位,探明储量1600 多亿吨,占全国的21%,仅次于华北,居全国第二位,多为低灰、低磷、低硫的优质煤;石油远景储量达800亿吨,探明储量20多亿吨, 占全国的14%;天然气约3万亿立方米,尤其是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 有“第二个中东”之称,油气资源含硫低,多为优质油气田。丰富质优的能源资源,既为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生产基地,并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能源工业中心。

5、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 盐碱重,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加之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后、信息闭塞,使其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1992年西北区国民生产总值1342亿元,仅占全国6.8%,只相当于山东省67.8%、广东省59.5%, 西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并不亚于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的落后,伴随着生态环境的脆弱,成为本区进一步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本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是植被旱生为主、覆盖度不高、生产量低、土质差、抗风水蚀能力弱(见表1)

表1 西北区生态环境特征

二、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的对策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具有草场资源丰富、矿产丰富且品种全储量大,光热风能条件优越、能源质优,开发前景广阔等优势,同时还伴有独具特色的西北高原自然风光,藏传佛教文化、古文化等旅游资源,理应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和水平。但由于西北五个省区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其工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仅占全国的5.8%和6.8%,和其资源优势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结合西北地区上述的客观实际,我们认为,当前应着重抓好西北地区开发的总体布局,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开发的布局框架,做到有烟工业布局与无烟工业布局并重,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并重等,使其资源切实得到开发利用,使其经济真正崛起。

1、实行大农业开发,重点发展畜牧业, 以发挥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受地形、海拔及纬度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地域。因此,农业的开发要借鉴美国工业西移时的“优先发展,优惠条件,全面开发,国家资助”的办法,做到农林牧副渔兼举,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开发带。除继续巩固好现有粮棉基地外,主要解决好游牧与囤牧、季节牧与长年牧、平原牧与山地牧的结合问题,要根据天山、祁连山和阿尔泰山不同植被情况,发展机械化牧场,推广优良畜种、林种。

西北地区草场面积广阔,全国五大牧区有三个位居本区,理论载畜量1.5亿个羊单位,年可供商品畜5000万只,商品肉10亿公斤, 均居全国第一位。因此,在大农业开发的同时,畜牧业是本区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畜牧业发展应根据各地草场特点,畜种多有侧重。在牧草丰茂的新疆北部、伊宁谷地、甘南高原草原牧场,应以山、绵羊为主;南北疆、柴达木盆地等荒漠地区,应以发展骆驼为主;青海高原高山草甸草原,则应以牦牛、绵羊为主。但是,纯牧区必须根据草场数量和质量,合理规划草场,严格控制载畜量,以防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并依据畜群特点,提高畜品出栏率。农牧混合区要合理安排农牧业用地,严禁滥垦草场,实行合理轮牧。农区可实行草田轮作制,在田边、草山草坡等空闲地可建立优质高产人工草场;林区应林牧结合,以牧促林、以林保牧。同时,结合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做好防沙固沙工作,使农业做到生态系统平衡,从而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2、进行纺织业开发, 以充分利用西北地区的毛纺原料和棉2纺原料

我国西部的三大纺织基地均位于本区,即形成了以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三大纺织基地。目前重点是解决纺织原料和纺织加工、生产的现代化。毛纺原料主要是提高山羊、绵羊产毛率和产毛质量;棉纺原料主要是在南疆地区、甘肃河西走廊、陕西秦川等地发展长绒棉生产,增加棉花单位产量;化纤原料生产主要结合兰州化学工业基地,把化纤生产用纺织业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纺织品质量,增加产品花色品种,扩大产品销路;另一方面加快纺织机械现代化,淘汰耗能高、污染重的纺织机械,以保护环境。

3、加快能源开发,发挥西北地区能源质优量大的优势

西北地区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便于开采和利用。能源工业发展的重点应以煤、石油、气为主,利用廉价水能,开发有色金属资源。目前应注意以下工作:①做好老油田开采和新油田的勘探与建设。一方面提高玉门、克拉玛依等老油田的产油量,一方面抓紧新发现的柴达木盆地油田的钻探工作。②做好天然气的开发。走综合利用的路子,解决好天然气的开采、灌装、储藏、输送一条龙服务,把工业用气与民用气结合起来。③做好水能的开发。目前,要做好黄河上游已修建的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的增大工作,同时,要提高综合效益,要与防洪、灌溉、养殖结合起来,并注意新建水电站的选址,使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4、因地制宜,开发“无烟产业”——旅游资源, 以发挥独具特色的旅游

当今世界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无烟产业”。根据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目前可以开发的旅游带有:①以西(宁)——格(尔木)公路为基线的高原旅游带。沿这条旅游带,主要观赏高原自然风光和冰川雪峰及青海湖;②西(安)——新(疆)的西北古文化旅游带。这条旅游带沿着今天的欧亚大陆桥,从古城西安出发,踏着当年的“丝绸之路”,过河西走廊,沿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到乌鲁木齐,看大盆地风光和举世无双的敦煌石窟艺术及美丽的新疆天池;③以甘肃拉卜楞寺和青海塔尔寺为中心的旅游带。沿这条旅游带主要观光藏族佛教文化以及宗教文化艺术,领略当地藏族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这三条旅游带开发后,可以实行七日游、旬游、月游相结合的方式。目前据旅游部门推算,游前两条中的任意一条旅游带,一名国内游客要花数千元人民币。一名国外游客要花费千元美元。若以到西北地区一年旅游1万人次计算,旅游收入可达数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不仅宣传了西北地区的大好河山,而且还带来了新的信息,更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

5、积极开发西北地区的光热能和风能资源

我国西北地区年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40—160千卡。要充分利用西北地区太阳能这一优势,为生产、生活及其他事业的服务。如用太阳能发电、做饭、洗澡,建太阳能菜棚和太阳能医院。在新疆,还可以发挥日照时间长的特点,发展长绒棉生产。在甘肃、青海等地,还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良种选育。

风能是空中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西北不少地区长年大风,完全可以用风力发电、灌溉、进行粮食加工等。早在我国秦汉时期,兰州附近就出现过风力车。据专家测算,只要投资20万元,就可以建一座小型风力发电站。目前主要是建造不同功率、移动式风力的发电站,做到风尽其力、力尽其用。

6、建立西北地区的高技术开发区, 以充分利用农牧业资源和盐矿资源

西北地区既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又有一定的高技术工业基础,我们应当把军事高科技与民用高科技开发结合起来。可以设想,在西北可建立两处高技术开发区:

首先建立以青海湖为中心的盐化工业高科技开发区。青海湖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内陆盐湖,含盐量高,多种化工物质齐全。可以借助兰州化学工业的优势,把在沿海以盐化为主的化工工业搬到青海湖,既可以减少国家对盐化工业的重复布局,又可以带动西北盐化工业的发展。

其次,建立以新疆南疆和河西走廊为中心的农牧业高技术开发区,结合国家的“星火计划”,利用西部现有粮棉基地和相对地理优势,实行国家、集体、农户三结合投资,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农牧业区域带。

7、进行冶金业开发,以充分利用西北地区的多金属资源

西北地区矿产丰富,冶金工业前景宽广。目前西北地区的冶金工业要考虑以下因素:①资源因素,要开发品位高的矿藏;②消费因素,现代冶金工业要和机械制造业相联合,靠近钢铁消费区;③厂址因素,要综合考虑水源、能源、方便交通、方便生活;④提高现有冶金企业的深度开发,提高矿井的采炼能力和综合加工能力;⑤积极引进外资或东部沿海地区资金,实行东部出资金,西部出资源的办法,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开发西北地区的冶金工业资源。

8、加大交通运输开发的力度, 为开发西北地区的资源达到货流其畅

交通运输开发,这是搞好西北地区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西北地区交通运输一直是制约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瓶颈”,现仅有陇海、兰新、包兰、兰西、宝成等铁路连结沿线各地,铁路线长1.7万公里、 公路线长15万公里、内河运输里程0.1万公里,分别仅占全国的22.68%、16.38%和1.29%,运输能力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开发资源、 繁荣经济,必须把西北区建成一个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管道、民间运输为辅的交通网络。目前应着重对陇海、兰新、包兰等铁路进行改造,并扩建宝鸡—中卫、包头—西安—安康、格尔木—库尔勒、西宁—阳平关以及沟通新疆南北等铁路新线,同时完善公路网。要大力发展乡镇公路和草原公路,解决农牧产品的流通。发展民航客运和建设西北通向内地的油气管道,逐步缩短西北与东部沿海距离。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沿西部国境线,建一条周边铁路,北与欧亚大陆桥相接,西到喀什,南到日喀则。沟通区内外经济、技术联系,为加快西北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9、发挥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西北区资源的开发,应本着发挥优势、兴利避害、保护环境的原则,围绕城市这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核”,建立市场—资源—经济的开发模式,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经济区,带动整个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应着重建设西安、兰州、银川、张掖、乌鲁木齐、库尔勒、格尔木等经济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网络(见49页表2), 从而促进西北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迎接称之为“西北世纪”的21世纪。

总之,西北地区丰富的资源与落后的经济形成强烈的“反差”,但只要注重培植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交通,努力协调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西北区就一定能迎来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

表2 西北城市经济区概况

标签:;  ;  ;  ;  

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对策_煤炭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